第 3 樓
每年藏曆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釋迦牟尼誕辰、成佛和圓寂的日子,規定在這一個月內禁止屠宰牲畜,放生在此期間也尤為盛行。就是那些讓人厭惡的蒼蠅也只能放飛,不能打死。這期間,各寺廟喇嘛要長淨,安居寺內,因為此時正是一切小生靈復蘇活動的時候,人的行動難免踩殺它們。幾十天的守規居戒後,他們紛紛出寺下山,逛林卡,品優酪乳,這是拉薩有名的「雪頓節」。
對於再細心的人來說,無意的殺生也是難免的。於是,人們就將它們的形象刻在瑪尼石的旁邊,或者用錢物贖回一塊相同內容的瑪尼石,供在神山、寺廟旁,以祈禱那些死於非命的幼小靈魂饒恕自己的罪孽。
藏族是一個虔信佛教的民族,人一旦有病,或遭遇危難時都要邀請喇嘛念經,喇嘛算出並告訴家人,除供若干個「擦擦」、「瑪尼石」外,還要贖一個或幾個生靈出來,家裏人就來到宰殺牲畜的地方,面對正準備下刀的羊或牛等動物,要求買下來,然後自家飼養。這種牛羊永遠不能宰殺。
人都有自己的本命年,在這一年裏也講究放生積德。在信教人心裏,拯救一個生命等於延長自己的生命。一些善良的老人也時常將一些受傷害,或無人看管的狗和其他小動物放生,再者自己收養起來,同吃同住,相依為命,認為這樣自己死後可升天轉世。凡這類放生贖命的動物一般都有人照管,每天隨主人一起漫步在轉經路上。筆者初到拉薩時,就常常看到轉經的人流中幾十隻小狗與步履維艱的老人們結伴而行的壯觀場面,天長日久,動物們也慢慢懂得主人的用心,多具幾分虔心,直至老死,方能了卻主人的善意。
在西藏放生的動物中,除牛、羊、魚外,還有一種放生的公雞,人稱「神雞」。據說過去藏族人不吃雞,那麼除了母雞下蛋,公雞就沒有用處,所以只好放生。歷史上拉薩布達拉宮西側的關帝廟、日喀則紮什倫布寺西側的山丘上都曾是專供養公雞的「神雞殿」,公雞最多時上千隻。奇怪的是,一般公雞在一起的時候都好鬥,這裏的公雞卻能和睦相處,據說再凶的公雞只要在其背上塗上「神雞殿」所處山丘上的土,它們自然就能和平相處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寺廟周圍的放生羊時間久了會為人摸頂祈食,被稱為靈羊。於是信徒們紛紛前來膜拜靈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