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明末時大明和西方的海軍的戰鬥力對比

您是本帖的第 3938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明末時大明和西方的海軍的戰鬥力對比
ppo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李小龍唯一傳人
等級:版主
文章:2045
積分:21864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10月9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ppo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明末時大明和西方的海軍的戰鬥力對比

在明朝末期﹐陸戰中佛郎機(短砲)比紅夷砲(長砲)射速快﹐但射程不夠﹐是一種近防武器﹐但海戰的時候﹐作為短砲的佛郎機其實比紅夷砲更有優勢。對比一下1637年英國建成的“海上君王”號戰艦和同時期鄭成功的三桅砲船﹐我們會發現﹐短砲其實是一種非常不錯海戰的火砲。

  


  鄭成功“三桅砲船”屬於大型福船其“樹三桅﹐主桅高4丈﹐船長20丈﹐艙五層﹐船面設樓高如城﹐可容300人” ﹐並配紅夷砲8門﹐千斤佛郎機40門。當看到西方戰艦動輒就上百門火砲的時候可能認為火力十分強大,其實不然,因為這些火砲的總噸數就暴露了這些火砲的火力水平.


    


  英國的“海上君王”號是1636年1月開始設計﹐1月16日在伍利奇船廠建造﹐1637年10月下水﹐主設計師佩特本想該艦只需裝備90門大砲﹐但查理一世卻硬要把砲數增加到104門(共重153噸)﹐使之成為當時西方最大的戰艦﹐重1683噸﹐在低甲板及主甲板上架30門砲﹐在上甲板上架26門砲。在首樓上有12門砲﹐半甲板上有14個砲門﹐還有10門船首砲及若干尾砲……

    


  英國的這艘船是當時西方最大的﹐是英王要展現英國造船實力和戰力的作品﹐代表當時西方艦艇的最高水平。在分析這艘戰艦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個數字──“104門(共重153噸)”這是火砲的總噸數和門數﹐平均一門火砲才1.47噸﹐而當時英國的火砲重量如下﹕

    


  12磅砲1.5噸

  24磅砲2噸

  32磅砲2.5噸

    


  這平均才不到1.5噸的重量顯然就暴露其火砲火力的問題﹐104門裏必然是有許多低於12磅砲的火砲加入其中﹐才湊足了104門砲﹐而這些砲都非常小。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個104門火砲的組合一定比16世紀那西方其他國家的戰艦要厲害﹐因為這是17世紀西方最大的艦艇。


    


  不算這個若干尾砲一共才92門砲﹐若都是1.5噸的12磅砲﹐也得138噸﹐這剩下12門砲只有15噸的重量﹐連12磅砲都不如﹐可能是6磅砲及其以下的“火砲”。

    


  如果英國人想在這92門火砲加上更多的32磅砲和24磅砲﹐那他們得用更多的6磅砲或者更小的砲﹐這種小砲就幾乎濫竽充數了。

    


  鄭成功三桅砲船的“千斤佛郎機”是一種重砲﹐鄭成功曾根據在泉洲獲得了一門明朝嘉靖年間(1521年─1567年)製造的“發??”仿制了許多重砲﹐其“重千斤﹐彈重二十四斤﹐遠至四五裏”﹐從重量來看是“千斤佛郎機”無疑﹐英國火砲都是以彈丸的磅數來劃分的﹐因為這是砲戰中威力的顯現﹐而鄭成功的“千斤佛郎機”彈丸重24斤﹐0.9072斤=1磅﹐24斤=26.45磅﹐可見鄭成功的這種火砲比英國的24磅砲還要厲害。

    


  鄭成功的三桅砲船配備有40門千斤佛郎機﹐就是有40門26.45磅砲。而鄭成功的三桅砲船上還有8門明朝製造的紅夷砲﹐其火力要比千斤佛郎機強﹐算是32磅砲吧﹐英國人要持平這兩種火砲得付出100噸的代價。剩下56門砲53噸﹐顯然是6磅砲以下一類的“火砲”﹐實在拿不上臺面。

  


  這還不算悽慘的﹐因為我們只對比了火砲數量﹐還沒有在戰鬥中比拼射擊速度……

          


  英國海軍的24磅砲在100米距離上發射實心砲彈也能穿透5英尺厚的橡木﹐按照這個標準雙方對轟﹐英國人吃虧就大了﹐那些6磅砲顯然不能勝任這個任務。別看它火砲多﹐火力卻不怎麼樣﹐就是因為有許多濫竽充數的火砲﹐而即便如此英國人的射速度還很慢。


    


  佛郎機火砲是20秒三發﹐一門佛郎機一般配5-9發子銃﹐一分鐘5-6發的射速很普通﹐而英國的前裝火砲是每分鐘1-2發﹐兩軍對轟﹐雙方先各自向對手發射一發砲彈﹐然後等英國人裝砲彈的時候要挨上至少四五發砲彈﹐那還打什麼打﹖都成篩子了﹔)

    


  英軍軍規嚴格規定﹐不能遠於400碼開砲(365.76米)﹐所以兩艦對決的時候是近戰﹐別想躲便宜﹐12磅砲對26磅砲﹐100米外人家能打穿5英尺橡木﹐這12磅砲基本就是擺設了。

  


  而且更為嚴重的是佛郎機的射擊速度是紅夷砲的三到五倍﹐40門千斤佛郎機火砲在與英軍接陣的時候﹐由於射擊速度是其三到五倍﹐所以也就相當同樣射擊速度下120到200門26磅砲﹐英國人全部火砲才104門﹐這仗怎麼打﹖

  


  所以到了1815年以後英國人醒悟了﹐把艦艇上的長砲全都改成了短砲﹐既降低了自身重量﹐又增加了同樣載重條件下火砲的總數量﹐但射擊速度由於不是明朝的後裝火砲﹐仍然不能與明朝海軍相提並論。

  

--------------------------------------------------------------------------------

2 回復﹕明末時大明和西方的海軍的戰鬥力對比

其實﹐在海上作戰﹐按照英軍自己的軍規都不能超過400碼開砲﹐才300多米﹐要那麼大的火砲射程有什麼用﹖把長砲改短砲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可惜這個選擇明朝又領先了。明朝《武備志》裏記載﹕“用火器與浪漕間﹐起伏蕩漾﹐未必能中賊。即使中矣﹐亦無幾何……”這是講射程稍遠的火砲在海戰中命中率低﹐又因為遠射勢必減小彈丸重量而導致命中後的效果降低﹐後來《武備志》中又提出﹕“發射佛朗機。是惟不中﹐中則無船不粉”就是要求以近戰強火力準確摧毀對方的觀念。從明朝海軍火砲配備來看﹐本身就是重佛郎機(短砲)而輕紅夷砲(長砲)的﹐這就說明明朝對火砲威力和近戰的要求體現得很充分頗具近代思維。

  


  不僅如此﹐明朝後期的海戰戰術戰法也極為先進﹐鄭成功獲得“龍??砲”後專門設計了一種砲船安置此砲﹐這種砲船後被稱為“龍??船”。在這種船上﹐前後各安置一門龍??砲﹐海戰時運用鄭氏水師獨步海疆的“五五制”戰艦隊形和指揮系統﹐即利用“五點梅花陣法”將對方“線形隊列”分成幾段﹐形成局部圍攻以後﹐用輕巧的快船架設重砲進行艉射(Raking Fire)﹐此戰法比英國海軍稱霸全球的“納爾遜戰法”(Nelson touch)早出現了一百多年……

  


  可等到了1793年﹐英國的馬嘎爾尼使團訪問清朝﹐此時距離鄭和寶船出海已近400年(1405年-1433年)﹐距離萬歷年間明軍500艘艦艇殲滅日本海軍450艘戰船於露樑海戰195年﹐距離明朝水師五度擊敗荷蘭海上馬車夫確立日本到南海的全部東亞制海權154年﹐中國航海已經衰落到被人看不起﹐並加以恥笑的地步了……

  


  當時英國使團“驚奇的發現中國的帆船很不結實﹐由於船只吃水淺﹐無法抵禦大風的襲擊”﹐他們由此得出的判斷是“中國船的構造根本不適應航海”﹐馬嘎爾尼發出過這樣的感嘆“中國人首次看見歐洲的船只﹐至今已經有250年了﹐他們毫不掩飾對我們航海技術的讚賞﹐然而他們從未模仿過我們的造船工藝或航海技術。他們頑固的沿用他們無知祖先的笨拙方法﹐由於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比中國更需要航海技術﹐因而中國人這種惰性更加令人難以置信”。(以上引自《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佩雷菲特 著)

  


  通過英國使臣的敘述﹐可見明帝國曾經作為海上軍事和貿易強國的輝煌與榮耀已經被這群野蠻﹑愚昧的滿清韃虜糟蹋成什麼樣子了~﹗而可嘆的是那時候英國海軍稱霸全球的“納爾遜戰法”(Nelson touch)還沒有出現……


  


  若中華文明未遭受蠻族的入侵﹐憑借成熟的海戰戰術﹑強大的貿易能力(西方評價中國為一個銀泵)﹑雄厚的工業基礎(鐵產量已是萬噸之國)﹑地理知識豐富(《輿地山海全圖》﹑《輿地圖》﹑《山海輿地全圖》﹑《纏度圖》以及利瑪竇在中國所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西學研究深入(明末是翻譯西方著作的高潮﹐共有七千種西方圖書進入中國)﹐完全有理由相信﹐中華文明將極有可能率先成為資本主義強國。

  


  說到這裏有些偏題﹐其實即便資本主義發展不理想﹐但火器的發展到明朝達到鼎盛時期﹐明末的兵書如《兵錄》﹑《神器譜》﹑《武備志》﹑《西法神機》﹑《火攻摯要》﹑《籌海圖編》﹑《軍器圖說》﹑《火龍神器陣法》等更是詳細地記錄了明軍裝備火器的制法﹑圖譜以及火器部隊的編制和戰法﹐蠻族統治者在初期也飽嘗這種先進武器的好處﹐不僅在中原及南方地區先進的火器是清軍的利器﹐在對新疆這些一樣具備騎射優勢又有火槍的對手之征討中﹐一樣是因為有了先進的火砲而讓清軍有了優勢﹐獲得了勝利﹐擊噶爾丹一役﹐即是用火砲摧毀了噶爾丹的駱駝陣﹐可為什麼後來就衰落得到了無知的程度呢﹖說到底還是蠻族統治者因為害怕火器的厲害﹐一味對火器技術進行保密﹐生產進行壓制﹐並限制軍隊使用﹐對火器發展不思進取﹐導致了大倒退。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8/25 上午 01:45:30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907
積分:12657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2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明朝海軍爲何未能稱雄海上?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5&ID=13127&page=1

漫 談 明 末 的 火 器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5&ID=9892&page=4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9/8/25 下午 02:12:45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8/25 上午 02:09:04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6250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