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前世英雄奸雄劉光世一把洛陽鏟鏟出南宋大將軍

您是本帖的第 2318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前世英雄奸雄劉光世一把洛陽鏟鏟出南宋大將軍
ppo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李小龍唯一傳人
等級:版主
文章:2045
積分:21864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10月9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ppo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前世英雄奸雄劉光世一把洛陽鏟鏟出南宋大將軍
專家初步斷定,在杭州劉文村八百年的南宋大墓中,沉睡著的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劉光世,根據史料記載,他與嶽飛的所作所為,反映了人性的兩極。於是,關於這次古墓的發掘,關於墓主人公的往事,構成了這一則考古新聞的前世和今生。
  浙江線上11月26日訊西元1142年,在兵權被罷,離開自己統帥的五萬軍隊之後,54歲的南宋名將劉光世抑鬱而死。他死後葬于何方,一直是讓歷史學家頭疼的問題。時光荏苒,800多年過去,一次偶然的發掘讓這個沉睡數百年的大墓重見天日。
  “我考古二十多年了,這是我挖過最大的墓。”日前,在杭州市文物考古所梁寶華的帶領下,記者開始爬皋亭山,十幾分鐘後來到這個南宋大墓前,它距半山鎮劉文村僅1.5公里。
  重大發現:
  洛陽鏟鏟出香糕磚粉末
  二十幾天前,為配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梁寶華和幾位農民工在半山鎮皋亭山一帶轉,看看這裏有沒有古跡可尋。“半山這個地方了不得,有很多古墓,離這裏不遠的石塘村就出土過戰國水晶杯。”梁寶華拿著洛陽鏟,在皋亭山四周探尋。在山腰以上的某個地方,他隨手一鏟,拿出洛陽鏟一看,上面沾著粉末狀顆粒,憑著多年的考古經驗,梁寶華判斷這是南宋“香糕磚”的粉末。
  這裏可能有個古墓!梁寶華十分激動。隨後,工作人員挖掉了數不清的毛竹根,搬運了十多天泥土,一座南宋大墓終於被揭露出來。
  梁寶華說,古時候選墓講究風水,這座大墓背靠水晶山,東西兩側分別為東狗耳山、西狗耳山,北朝石榴磯山,正對面還有小溪流過,坐南朝北,風景較好,一早就有太陽,是一個風水寶地。
  考古現場:
  東邊大墓出土了不少寶貝
  據考古人員介紹,大墓因早年被盜過,所以出土文物不多,但還有一些寶貝。大墓一共有兩個墓室,梁寶華說,古代一般以東為上,所以東邊可能是劉光世的墓,西邊是他夫人的。在劉光世墓中,出土了定窯白瓷片,景德鎮窯青白瓷碗殘片。有意思的是,在這個男性墓中,卻出土了粉盒和斷柄銅鏡。考古人員笑稱,愛美是人的天性,古人也不例外。
  現實相關:
  劉文村的村名源自這個大墓
  據《西湖文獻集成》等文獻記載,皋亭山下有劉墳,為宋鄜(音同富)王劉錡之墳。有關專家說,劉錡也是南宋初期的名將,但他從未被封為“鄜王”稱號,而且他死後,相傳歸葬于福建泉州。因此,這個墓地極有可能是劉光世的。
  有關專家表示,劉文村的村名即源於這個南宋大墓。劉文村是半山鎮的經濟強村,據說,原來這個村的村名叫劉墳村,在杭州話裏“文”、“墳”不分,叫劉墳村不雅,才改為劉文村。至於這個村名,是因為墓在這裏,還是當時有許多人在此守墓才叫劉墳村的,專家表示還不得而知。
  當天的發掘現場,兩位參與發掘的農民就是劉文村的。74歲的胡寶奎大伯說,劉文村幾百戶人家,沒有一戶姓劉的。”
  胡寶奎從小生活在劉文村,他說以前這裏又叫顯寧寺。“在抗美援朝前,顯寧寺範圍很大,橫跨兩個山頭。”
  據專家介紹,顯甯寺曾多次重建,當年劉光世造墓時,把顯寧寺遷到了山塢外,500年後,明末清初時,一位僧人又重建顯寧寺,在建寺過程中,劉光世的墓大半被毀。
  留下疑團:
  四隻鐵牛做什麼用的?
  在劉光世墓中,還出土了四隻小鐵牛,墓四角各放了一隻,大約十釐米長,已鏽跡斑斑,但還是可以看出當初的憨態可掬的模樣。在以往考古實踐中,墓中的鐵牛發現不多,且這四隻鐵牛,兩隻長,兩隻較短。“一對公的,一對母的。”四隻鐵牛做什麼用的?梁寶華表示這方面史料不多,難以確認,只能做些猜想。也許是劉光世的愛好,或者他屬牛。是否是古人的避邪壓勝物?梁寶華說,很少用牛來避邪的。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22 上午 07:14:36
ppo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李小龍唯一傳人
等級:版主
文章:2045
積分:21864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10月9日
2
 用支付寶給ppo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前世:英雄、狗熊、奸雄——劉光世
  不錯,出生於將門世家的劉光世(1089—1142),正是與岳飛、韓世忠、張俊並稱為“南宋中興四將”的一代名將。
  而事實上,劉光世早年的風頭,還在其他三人之上。在宋高宗即位(1127年)後他升領奉國軍節度使,是南宋建國後第一個建節的將領;不久在平定一系列內亂後又被升為太尉(1129年),掌兵無數,而那時候嶽飛的“岳家軍”都還沒有成立。
  按說這樣光輝奪目的名聲頭銜之下,理應是一名絕代武將。然而翻開正書野史,你會赫然發現這位位高權大,掌控了人數最多的部隊的“一代名將”卻是個治軍不嚴、奢靡貪財,以在戰鬥中逃跑、“逢金不勝”著稱的軟腳蝦。
  據說劉光世曾在宋高宗面前大言不慚地說“後世史學家必將劉光世的功績寫為第一才是!”皇帝聽了駁斥說“卿不可徒為空言,當見之行事!”
  就這樣一個人,卻能不斷加官進爵,和一代忠良齊名,受到皇上的恩寵,還能壽終正寢,奧秘何在?
  軍功:內戰英雄,外戰狗熊
  南宋開國時,天下烽煙四起,餓殍遍野,滿目瘡痍。劉光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率領部隊東征西討,連續擊潰李昱、張遇、李成等一系列流寇。
  但劉光世對金軍幾乎到了“恐金症”的地步。每逢奉詔移駐前線,大多不奉詔而設法退避。他從來沒有在常規戰中堂堂正正地擊敗過金兵,但卻有一次在接二連三的潰逃中取巧使出一招“銅錢離間計”而大獲全勝。
  西元1130年,南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國大軍攻破楚州,劉光世退守通、泰。在此前的一系列進攻面前,劉光世均不戰而退,或只派王德、酈瓊率輕兵襲擾金軍,極為窩囊。此時面對完顏昌已經進駐承、楚二州的遠征之師,劉光世忽然認識到,金國在橫掃整個北中國以後,其搶奪財富的根本意圖已經得到了充分體現,此時金兵個人最大的心願應當是滿載而歸,錦衣還鄉。
  於是劉光世派人鑄造了一大批金、銀、銅錢。所有錢幣上,統統印上了“招納信寶”字樣。每次俘獲了金兵,劉光世都不殺死,反而讓他們拿一些這種錢帶回去,告訴他們:有誰想開小差回家,到江邊,見了把守渡口的宋兵,只要拿出這種錢做憑證,宋兵見了,就會通通放過!
  被俘的金兵儘管將信將疑,不過抱著姑且一試的態度,還是爭著索要這種錢,拿著它跑回金營,暗暗收拾好包裹,偷偷回家。臨到滔滔江邊,當這群金兵取出了從宋營領到的特製錢幣,把守渡口的宋兵立刻笑道:“快快上船呀,我們送你們回家。”金兵欣喜若狂,互相扮著怪臉,紛紛跳上渡船,渡江回家。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脛而走。一時間,上宋營取錢後逃走的金兵絡繹不絕。
  至此,完顏昌手下兩支最精銳的部隊“奇兵”、“赤心”,軍心渙散,不戰而潰。
  1953年西湖疏浚時,就出土過幾枚當年退了金兵的銅幣,表面沒有任何紋飾,只有簡單的“招納信寶”四個字。現在還有一枚錢幣保存在杭州歷史博物館。
  為人:深諳人性醜惡面的奸雄
  劉光世的軍隊可以說臭名昭著。正因為他治軍不嚴,不少流寇、叛軍都樂於投附為部屬,於是他的部隊成為當時人數最多的軍隊之一。常虛報軍額,多占軍費,作戰時又多不親臨前線而是坐守後方,以便必要時逃跑。大臣們對他深為不滿,但宋高宗考慮到南宋政權基礎還不穩固,劉光世所部仍是不得不依靠的軍事力量之一,不僅設法滿足其後勤軍需的供應,還不斷對劉光世加官進爵,以防止其部屬潰散後複為流寇或投奔偽齊。
  而事實上,當他在紹興七年(1137年)被罷免了軍權後,便引發了淮西軍內諸將校的內部矛盾。最後為首的酈瓊、靳賽等人決定背叛南宋,裹脅隨軍老幼和部分當地居民,總數共達十萬以上,一同北去,歸附于偽齊政權之下。
  劉光世深諳為官之道,他摸准了歷代皇帝都畏懼武將的兵權這一點,早早地要求解除兵權,而不做“老驥伏櫪”狀,與時沉浮。於是“精忠報國”的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而“識時務”的劉光世最終未遭秦檜之類和皇帝所忌。(作者: 金毅 陳偉)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22 上午 07:15:06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8
積分:126064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3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各位對劉光世是怎麼看?

http://jinyong.ylib.com.tw/snowtalk/show.asp?ch=history&no=63098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22 上午 07:43:34

 3   3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