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戰略高手軍事國防版(Life論壇) → 【轉貼】明朝曾經設想過遠征日本的"搗巢之役"

您是本帖的第 8320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明朝曾經設想過遠征日本的"搗巢之役"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599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明朝曾經設想過遠征日本的"搗巢之役"

明軍支援朝鮮抗擊日本侵略的朝鮮之役,是"萬曆三大征"之一,是中國與日本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戰爭.這場戰爭中,明朝的軍事力量佔上風,尤其是明朝的水軍,創造了"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壯舉,當時堪稱是"世界第一".可是朝鮮之役中,明朝軍隊明顯是採取防守反擊的態勢,日軍入侵朝鮮(明朝的屬國),朝鮮即將亡國的情況下,才出兵與日軍作戰.那麽,擁有軍事優勢,特別是水軍力量空前強大的明朝,難道就沒有想過"先發制人",就沒有想過率先對日本進行軍事打擊嗎?

從相關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其實可以發現,當時的明朝朝廷,曾經有人提出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只是這一戰略思想,當時的朝廷中沒有成爲主流,因此很快就被否決.

明朝"對日先發制人"的戰略,曾經有過三種設想:

(一)命令朝鮮軍隊先發制人,聯合暹羅、琉球國討伐日本.

日本對外的擴張的野心,其實早朝鮮之役發生的一年前,就已經暴露.而且,是日本人自己說出來的.朝鮮的《宣祖昭敬大王實錄》記載如下:

宣祖二十四年初,我使黃允吉往日本秀吉貽書我國使之整其軍兵與日本合動直犯上國,我國舉義斥絕。即於其年(宣祖二十四年萬曆十九年1591)四月因聖節使金應南之行具由奏聞。中朝先因許儀後亦聞倭謀令我國要結暹羅、琉球國合兵征剿。我國又因冬至使李裕仁之行再奏賊情曰:“倭奴凶悖之說小邦雖未委虛的事系上國不得不以時申聞故輒付陪臣節次陳達。欽蒙皇上不外之眷獎諭賞賚前後稠遝乃至責勉以剿賊之效。顧臣駑劣無以稱副感懼涕泣不知所報。臣竊念小邦與伊國雖曰並居東瀛之塹,茫無際畔,島嶼交錯,窟穴險遠,此乃天地所以區別醜種也。彼以舟楫爲家寇抄爲業,風飄忽往來無常。而小邦之人則短於柁櫓不習下洋。爲邊吏者惟守備是圖。小邦世被皇眷視同內服,而臣又遭際聖明沐浴殊恩,區區願忠固出常情。茲者麽麽小丑敢生逆天之計天朝曾不足以勤折棰之策而臣子之痛憤曷有其極!況以誣捏不測之言加之小邦傳播遠近。臣與舉國臣民扼腕切骨無食息之?忘。如賊之情得其則必?穿奔達;如賊之動所遇則必賈勇先登。臣將不命其承!況今重感恩諭益當率勵。苟事力所可及敢不殫竭愚慮以仰酬萬一而顧以賊遺父母之國乎?”


《宣祖實錄》的記載很明確.1591年,朝鮮使者黃允吉訪問日本,豐臣秀吉企圖拉攏朝鮮,聯合入侵明朝.由此可見,入侵朝鮮僅僅是跳板,豐臣秀吉的最終目標是入侵中國.而朝鮮對此拒絕,並派金應南爲使臣,將情況報告給了明朝朝廷.

明朝對此提出的建議是"令我國要結暹羅、琉球國合兵征剿"。要朝鮮先發制人,聯合泰國和琉球,將日本滅掉.這個設想,顯然是太不切合實際了.比較朝鮮和日本的軍事力量,歷來都是日本強而朝鮮弱,如果沒有中國幾次出兵支援,朝鮮歷史上可能要被日本滅掉n次了.自保都很困難,還能遠征日本?至於說聯合泰國(暹羅)和琉球,泰國遠在南亞,與日本沒有利益衝突,那裏是說聯合就能聯合的?就算是真的聯合作戰,朝鮮,泰國,琉球組成三國聯軍,能滅掉日本嗎?估計也很難說,冷兵器時代,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戰場上是很有力量的.朝鮮自己也很清楚與日本的差距,因此給明朝通風報信可以,要出兵遠征,朝鮮立即拒絕了:

臣竊念小邦與伊國雖曰並居東瀛之塹,茫無際畔,島嶼交錯,窟穴險遠,此乃天地所以區別醜種也。彼以舟楫爲家寇抄爲業,風飄忽往來無常。而小邦之人則短於柁櫓不習下洋。爲邊吏者惟守備是圖。

(二)利用佔據澳門的葡萄牙軍隊,滅掉日本.

這一設想是任兩廣總督的劉繼文提出的,《明神宗實錄》萬曆十九年(1591十一月壬午條記載如下“總督兩廣侍郎劉繼文備陳防倭條議。其議仍將倭奴入犯情節曉諭?夷令其擒斬關白入獻加賞賚尤銷患安邦之一策也。’著如議行。”

按《明神宗實錄》的記載,萬曆對劉繼文的這一提議是"著如議行",也就是"同意,照此執行"的意思.看來這一設想是得到批准了.可是後來的事情,就沒有下文了.也沒有發生葡萄牙軍隊遠征日本的戰事.估計是葡萄牙對遠征日本沒有興趣,此事沒有辦成,因此史書中也就再無記載了.

(三)明軍直接出兵遠征.

應該說,與前兩個設想相比,這是最具可行性的設想.明朝軍隊人多勢衆,而且擁有世界第一的水軍,明軍水師艦船遠航至日本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提出這一設想的人,是明朝的太仆寺少卿張文熙.

據<浙江通志>記載:張文熙,字念華臨桂人萬曆進士以御史按浙。壬午鄉試場無考官文熙兼董之得人爲盛。居官寬猛並濟撫安兵民,浙人服其英決建祠祀焉。曆官太仆寺卿。


萬曆二十年(1592朝鮮戰事爆發張文熙時任太仆寺少卿。當時“倭警岌岌”兵部尚書石星廣集衆思尋求對策。據載朝論雖“策倭患紛紛”卻多“無能出奇制勝者”。惟張文熙提出的“調四省兵往以搗巢”之計頗有“奇策”之譽。

張文熙提出的“調四省兵往以搗巢”之計,所謂"四省",是指浙、直、福、粵沿海四省,所謂"搗巢",就是以四省之兵乘船直接進攻日本本土.當時戰事已經發生,日軍已入侵朝鮮.張文熙此一主張在當時影響很大,被稱爲"奇策".

然而雖被稱爲"奇策",卻最終沒有被朝廷採納,因爲當時雖然也有人支援這一奇策,但是反對的人更多,站明朝朝廷的角度看,反對的人其實也很有道理,這其中反對最力的人,是南京刑科給事中徐桓,他專門上了一道《征倭當急搗巢非計乞詳以收勝算疏》的奏摺,提出了反對"搗巢"的五大理由:

(1)“日本與朝鮮隔絕大海,聲息不相聞而犬羊異類親屬不相顧,攻之未必救也。總傾其巢穴何能牽其東歸?”也就是說,朝鮮與日本相隔著大海,消息不通,進攻日本,未必能有效的牽制朝鮮的日軍,"圍魏"不一定能"救趙".應該說是有其道理的,那個時也沒有無線電通訊,明軍攻打日本本土,入侵朝鮮的日軍不可能立即知道,也就不可能撤兵回援,起不到"圍魏救趙"的效果.

(2)徐桓認爲日本“精銳尚多”且“以逸待勞”而明朝的遠征軍卻是“以勞攻逸如群羊攻猛虎”何況“風波洶湧”“萬不能濟”。這一理由,其實是把日軍的力量誇大了,而從朝鮮戰場的表現來看,當時明軍的戰鬥力還是略強於日軍的.

(3)後勤保障困難,徐桓認爲“茫茫大海運道不通兵餉何能接濟?”

(4)徐桓認爲調四省之兵遠征日本乃“必死之役”沒有人會“舍生以勇往”“勢必騷動別生事端”結果會造成“外患未除內變先作”,也就是說,此戰是置於死地的“必死之役”沒人願意打這樣的仗,如此向四省徵兵,很可能“勢必騷動別生事端”引起四省的內亂.

(5)徐桓認爲閩、廣、浙、直“每省調(兵一萬五千”會造成沿海一帶“空壘而出”導致海防空虛使“防守者何資?”而交戰的對手是“人人能戰”的“倭奴”“以六萬之師搗之”顯然“衆寡不敵勝負易分”雖然冒險卻“未必獲利”。

綜上所述,徐桓所說的理由,顯然也有其相應的道理,張文熙的"搗巢理論"雖然是"奇策",但是非常激進,能否真取得實戰勝利,卻是不好說的.作爲反對者的徐桓,也有自己的"五大理由".明朝朝廷最終還是否定了張文熙的設想,沒有出兵遠征日本.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9/9/1 上午 11:19:53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8/11/24 上午 11:42:29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599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2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明朝攻打日本本土會影響中日朝鮮戰爭戰局嗎?

中日朝鮮戰爭的後期,假如明朝在日本登陸抗倭會成功麽?

對中日朝鮮戰爭有一定瞭解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在中日朝鮮戰場陷入膠著狀態的時候,明朝曾經計劃派水師登陸日本,開闢第二戰場,從根本上擊敗日本侵略者。

從史料上可以知道,雖然戰爭前期明朝中央官員對戰爭的態度一直十分消極,但因爲戰事曠日持久,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和物力,(最主要的還是兵力,因爲明朝後期全國動亂不斷,政府兵力一直吃緊)同時又因爲日本在文祿之戰後“出爾反爾”,不願意接受大明朝的冊封,(這中間有著一段可笑的外交經過,不過在這裏就不再展開了)再次出兵朝鮮,大大地激怒了明朝君臣。(其中尤以明神宗爲最,冊封被對方駁回是一件很羞家的事情,而且中國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從來都是把小日本當作是自己的附庸。在根深蒂固的思想的控制下,從一開始明朝就沒有把外交的雙方擺在同一個高度。受到這種小國的挑釁,明神宗自然更爲老羞成怒。)明朝方面已經爲這次遠征作好了充足的人員和物資的準備。在《明史》上有記載,在東征大軍入朝作戰的同時,曾由廣東總兵童元鎮率領一支龐大的軍隊集結在浙閩海域一帶,隨時準備直接殺向日本。

那爲什麽在戰爭的後期,這個戰略沒有實施呢?

首先,是因爲在慶長戰役後期,日本太閣豐臣秀吉病逝,早就沒有戰意的日本遠征軍樹倒猢猻散,在德川家康的指揮下倉促撤走,而且在露梁海一戰中大敗,日本重量級大名島津義弘的海軍被殲滅過半,(死傷估計上萬)使得日本侵略戰爭徹底破産。主戰場的迅速潰敗使得戰爭很快結束,登陸作戰的計劃也順理成章地胎死腹中。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當時明朝的國力已經不強。按照正常戰略,既然在戰爭初期就已經準備了渡海作戰,在東征中段的時候就應該發動渡海戰爭,開闢第二戰場。但明朝的海軍卻一直沒有行動,其原因一個是日軍敗得實在太快,也實在太突然,(失去太閣之後的日軍實在是不堪一擊,雖然有著厭戰的情緒在裏面,但也可以在另外一個側面看出當時豐臣秀吉在日本的影響力,可見這位一代梟雄實在不是浪得虛名)另外一個原因也是因爲明朝很難決定是否真的要渡海作戰。之所以有這種顧慮,當然是因爲當時明朝的國力已經轉衰,(雖然不久之前才死掉的張居正爲明朝賺回了一些元氣,但大明朝始終已經是大勢已去)未到萬不得已決不願意多用一兵一卒的緣故。

可以看出,豐臣秀吉的死確實是一個契機,既給日軍一個撤退的臺階,也給了騎虎難下的明朝一個抽身的機會。說白了,雖然明朝後期積極備戰,但其實不過是想早點脫身罷了。畢竟遼東和西南的戰事比這邊更爲重要。

那如果明朝真的發動登陸戰爭,後果會是如何呢?(由於一切都是猜想,這裏難免要關公戰秦瓊,胡亂說一番,請大家不要見怪)我們知道,早在元朝初期,忽必烈就曾經發動過對日的侵略戰爭,而且一連兩次都鎩羽而歸。綜合元朝兩次征倭之所以失敗,都是敗在了“颱風”和在用將上。但其實儘管忻都等人都十分草包,對陣日本人還是沒有問題的。忽必烈雄才大略,是不會胡亂地斷送自己的十萬兒郎的。只是他也沒有想到,那些所謂的“神風”竟然是如此的厲害……(如果出陣的是伯顔或者是阿術,又或者是劉整,那就~~~~哼哼~~~~)

扯遠了,現在再來說說明軍和蒙軍的不同。說到戰鬥力,如果只論騎兵,中國古代是沒有什麽軍隊可以打敗蒙古鐵騎的,明軍當然也是不行。不過說到火器,明軍入朝時用的火統和大炮就要比蒙軍厲害很多。(畢竟時代不同嘛)而且,雖然蒙軍的船隊不錯,(經歷了崖山之戰和東南沿海的戰爭,蒙古的戰船還是經得起考驗的)不過和明軍的戰船相比,實在是差了一點兒。(當時的明朝海軍還是世界上比較強大的)再加上朝鮮的船隊也十分厲害,(出了個奇才李舜臣)既然蒙古船隊可以做到,明朝軍隊要登陸日本應該不是一件難事。

登陸不是問題,那就來談談這個戰略的目的。開闢第二戰場,無非是爲了使日軍兩線吃緊,不得不撤出朝鮮。這樣一來,就出現問題了,剛開始戰鬥一定是勢如破竹,(畢竟明朝軍隊還是比日本軍隊強的)但假如日本人拼死反擊,把遠征軍拖在日本,和他們打遊擊戰,那遠在他鄉的遠征軍怎麽辦?在他鄉戰鬥最怕的就是對方化整爲零,和大部隊玩抓迷藏,抗日戰爭時期我們把日本人弄得雞犬不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明朝軍隊會陷入遊擊戰麽?如果豐臣秀吉按照歷史發展一早就翹掉的話,我想應該不會。畢竟德川那老頭子不會跟明朝死捏。但如果豐臣秀吉遲點死怎麽辦?朝鮮戰場相持不下,(這種情況是會出現的,畢竟德川和前田還想過親臨前線指揮作戰)日本戰場又進退維谷,只怕會是一件十分頭痛的事情。

這種跨海的登陸作戰,明朝是不可能支撐得太久的。(如果有能力的話早就登陸了)明軍在日本耽擱得越久就越危險。以日本人的個性,還有那獨特的大和精神,是不允許別人這樣攻佔自己的國土的,(他們不去惹人家就好了)他們的反抗必然不會停止。當時的明軍軍制已經十分臃腫,而且明朝中央重文輕武,意見不一,命令不能很快地下達,執行的效率也不高。這種軍隊進行陣地戰或許還行,但如果要進行遊擊戰~~~這種大國軍制是比不上日本的私兵制的。日本軍隊的優點就是以小軍團爲單位,特別適合在這種情況下打仗。

那如果不進行遊擊戰,明朝軍隊直搗黃龍,逼使日本軍隊正面迎戰,那結果如何?我想,即便明朝軍隊可以勝上一兩仗,也不可能長久的。這個時候,明朝已經沒有什麽真正能征善戰的人物了,(李家虎將們都不可能到第二戰場來,而且李如松之流也比不上戚繼光這樣的名將)雖然我不知道日本的名將和這些人交戰會是怎樣的光景,但我們總不能指望這時候的明朝軍隊中還有人可以抵擋得住日本人的多番強攻。而且從兵力上而言,派到日本的軍隊應該不可能超過十萬之數,日本人雖然在朝鮮戰爭中投入了重兵,但全民武裝起來也不見得打不贏。

(註:豐臣秀吉的日本本土防衛計畫:

依豐臣秀吉的計劃, 九州兵是朝鮮作戰主力部隊。 中國地區(日本西部) 和 四國島 的部隊繼之。至於中部地區的諸路大名, 如 德川家康, 上杉景勝 等, 都被要求引軍至 名護屋城 駐紮, 防備 朝鮮 和 大明 軍隊的反撲。 更東北的 伊達政宗, 蒲生氏鄉 等則西進至 京都 一帶, 警戒防衛空虛的國家心臟。)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1590年  秀吉時代大名配置圖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登陸大軍吃飯的問題。關於補給,由於遠在海外,運輸當然十分不方便,而且還有著翻船的危險。(以日本海域颱風的多變,這種情況也必須考慮)同時,還要提防日本海賊的襲擊,(這也是可能的,畢竟日本人本來就有襲擊我國沿岸的前科)這條補給線的安全實在是不容樂觀。

沒有了天時,(要堤防可怕的颱風)沒有了地利,(廢話,這裏是人家的國土)沒有了人和,(沒有好的大將呀)而且還要擔心補給線,登陸軍隊如果陷入了長時間的作戰,只怕勝算不大。勝算既然不大,那撤退也該可以了吧?但我想明朝是丟不起這個面子的。要不就是耗下去,要不就是找一個好點的藉口。嗯,所以我認爲,如果真的耗在日本本土,就務必作好付出不少傷亡的心理準備。

豐臣秀吉的死,對於日本來說固然是避過了一劫,但對於大明朝來說,是否也是一個下臺階?正如上面所說的,登陸戰初期有可能獲勝出,但如何保持戰果,能否保持戰果,才是最主要的問題。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9/11/7 上午 08:19:03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8/12/4 上午 03:40:20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599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3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貼圖】豐臣秀臣攻打朝鮮的前線基地-肥前名護屋

日本古肥前國松浦郡名護屋(今佐賀縣唐津市鎮西町名護屋)之城。豐臣秀吉於萬曆朝鮮戰爭時開築此城。日本國家指定特別史跡。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描繪名護屋城的日本屏風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名護屋古城遺跡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0/10/4 下午 12:00:18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8/12/6 上午 05:34:47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599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4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名護屋(唐津市)古今對照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點一下可得放大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點一下可得放大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9/11/8 下午 07:33:24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8/12/6 上午 05:37:26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599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5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個人看法:

自日本開國2600多年以來,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從未有一個外來勢力成功征服過日本。太平洋戰爭,美國不管在兵力、武器、後勤補給各方面都佔盡壓倒性優勢,卻仍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最後還是靠兩顆原子彈才瓦解日本的鬥志,否則一旦進行日本本土決戰不知還要犠牲多少美軍士兵的性命(為此美國和蘇俄簽下雅爾達密約出賣中國的權益。)更何況400多年前的明朝在各方面都不具絶對優勢,而且外還有女真、蒙古、緬甸侵擾,內有層出不窮的農民起義,朝中有萬曆昏君貪官污吏(這一點最要命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如果硬要攻打日本本土,恐怕重蹈當年隋煬帝三征高麗的覆轍:戰爭還沒結束,明朝已經先垮了。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9/8/23 上午 05:29:19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6/23 上午 10:27:41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599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6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本欄位提供給僅會員閱讀,非本站會員無權檢視精華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5/18 上午 09:09:22
老佛爺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左冷禪
文章:1507
積分:17159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2月17日
7
 用支付寶給老佛爺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2/24 下午 12:40:15
qqw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1964
積分:2075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日
8
 用支付寶給qqw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7/2/11 上午 07:23:55

 8   8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7813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