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淨化情慾版(Life論壇) → 【轉貼】我們很震撼:孩子身上的缺點是父母身上的缺點

您是本帖的第 1480 個閱讀者
平板 列印
標題:
【轉貼】我們很震撼:孩子身上的缺點是父母身上的缺點
linuxman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585
積分:3091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3年8月30日
 用支付寶給linuxman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我們很震撼:孩子身上的缺點是父母身上的缺點

◎孩子的這些身上的優點,他是源自於父母,比如說很謙虛、很節儉,這些都是源自於父母。但是他的缺點,說也源自於父母,我聽到這句話以後就感到很震撼。因為我們不認為孩子的缺點是源於自己的,認為孩子的缺點是源於社會、源於學校、源於同學的影響……

 

                       

 

很多的老師都提到,他們之所以願意到湯池來學習、來工作,願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聖賢教誨,這種學習、實踐和傳承,是因為看到我們尊敬的老教授,還有老教授的這些弟子們,楊老師、蔡老師他們這種捨身忘死奉獻的姿態和精神,所以他們才到這裡來。

 

在 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我們老師是怎麼教學的?並不是說打開個書本,把聖賢人的教誨就開始要求大家來背誦,然後我們查許多複雜的資料,來考證哪句話是從 哪裡來的,做這樣一種學術性的探討,並不是這樣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我們提到是「學一句做一句」,要真正每句話都能落實在自己的生活工作當中,每句話 都內化為自己的德行,每句話都變成自己的行為規範,每句話都變成自己起心動念檢查的標準。用這樣一種方法來每天反省自己,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反思自己的 起心動念,是不是和聖賢人的教誨相契合?是不是和一顆仁愛的心相契合?是這樣一種學習的方法。

 

這 樣一種學習的方法,我也有幸在生活中進行了嘗試,發現是非常有益處。因為在以往我們經常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向外來尋求我們的世界,幸福也要向外尋求。 當我們發現生活中遇到許多不順利的情況,也到外面去尋找原因,而不是反省自己,不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從自己的角度來檢查我們的言行舉止。

 

曾 經,我有個小孩子,是個女兒,她在九歲以前,我和我的夫人(太太)就非常的苦惱。有件事情非常的苦惱,就是這個孩子她不會叫人,她見到尊長她不會打招呼, 我們就很煩惱。然後見到長輩,我就講你去叫叔叔好、叫阿姨好、叫爺爺好、叫奶奶好;她不叫,而且還躲在我的後面,躲在我的衣服後面,揪著我的衣服,所以我 也不知道怎麼辦好。又是一個女孩子,我也不好意思來打她,如果是男孩,可能打兩個巴掌還可以,但是是個女孩,我也不好意思打她。

 

後 來在學習了《弟子規》,學習了傳統文化以後,我們就感到很震撼。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的老師提出來,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身上的優點是父母身上 的優點,孩子身上的缺點是父母身上的缺點。因為孩子從小,從生下來,甚至在胎中就開始受父母的影響。當他生出來以後,看著父母的言行舉止來長大,所以父母 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是他生命中一直的老師,一直到父母逝世為止,父母都在對孩子起著很大的作用。

 

孩 子的這些身上的優點,他是源自於父母,比如說很謙虛、很節儉,這些都是源自於父母。但是他的缺點,說也源自於父母,我聽到這句話以後就感到很震撼。因為我 們不認為孩子的缺點是源於自己的,認為孩子的缺點是源於社會、源於學校、源於同學的影響。但是我們漸漸的發現,原來確實是源於自己,因為我們進入社會以後 人變得很傲慢,覺得已經成為社會中的主要人物,已經成為社會中的中流砥柱,對人就失去了謙卑之心。所以,對待長者我們不去鞠躬、不去敬禮,不向長者來學 習,不向長者來表達我們這樣一分恭敬之心。因此孩子在跟我們在一起,從來就沒有看見我們做父母的、做長輩的如何去恭敬他人,如何向他人致敬,他沒有看見 過,沒有榜樣。所以孩子沒做好,原因不在孩子,而在於我們做成人的、做父母的沒有做好,這是真正的原因所在。

 

我 們明白這個道理,應該怎麼做?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從自己開始做起。當我們開始對父母、對親人去鞠恭敬禮,當我們對長輩開始去敬禮,孩子的眼睛開始亮 起來,她看到她父母從來沒有過的舉止,她覺得很奇怪。但是她在學習一個星期以後,有天我回到家裡,發現孩子跑過來,恭恭敬敬的給我鞠了一躬,這是從來沒有 過的事情。因為以往都是我回到家裡以後要去看孩子,孩子怎麼會出來看看父母?我們的教育,教育錯了。結果孩子恭恭敬敬的給我們敬個禮,當時這個感受身中一 片溫暖,心中一片溫暖。

 

突 然之間我就體會到一點,體會到了什麼?天下的父母都在希望自己的孩子回頭,天下的父母都在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哪怕有一點點的回報之 恩,父母心中都會有很深的感動,這是一個體會。通過這個體會,我們又瞭解到要想改變別人,實際上是很困難。你看看讓孩子變得很有禮貌這件事情,按理說是件 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因為孩子沒有榜樣,所以她就不會學習對他人如何恭敬。可是當我們從自身來開始改變,孩子很快就被改變,很快就會做到。中國老祖宗講,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也就是說一個有智慧的人,他是從自身來找原因;一個有智慧的人,他是從提升自己來影響這個世界、來改變這個世界。而沒有智慧 的人,把一切的原因都推到別人身上,向別人那裡去找原因,怨天尤人,怨氣衝天。

 

【摘自《傳統價值觀的教學與經驗》,李毅多先生講於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4/4/22 上午 02:54:23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468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