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轉貼】為什麼要依善導而不直接依蕅益印光?

您是本帖的第 256 個閱讀者
平板 列印
標題:
【轉貼】為什麼要依善導而不直接依蕅益印光?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淨土門的通關密碼
等級:版主
文章:12373
積分:11999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為什麼要依善導而不直接依蕅益印光?
❓❓❓蓮友問:

淨土宗有十三代祖師,為什麼要依善導和尚的?像蕅益大師、近代的印光大師也是淨土宗祖師,可不可以聽他們的教導?那些開示我們都在看,怎麼辦呢?

🏮🏮🏮宗杰法師答:

🍀一、淨祖譜系,推舉而成

這涉及一個歷史因緣,中國淨土宗的十三代祖師都是後人推舉的,從志磐的《佛祖統紀》和宗曉的《樂邦文類》推舉出七祖,到印光大師的時候已經推舉了十二祖,印光大師往生之後,門人弟子把他推舉為十三祖,這就形成了淨土宗十三祖。

🍀二、蕅益印光,推崇原因

大家接觸較多的,應該是印光大師和蕅益大師。當然現在接觸善導大師也比較多,這是因為最近一二十年,通過我們不斷地弘揚才接觸,以前大家只知道二祖善導這個人名。

🔸(一)德高時近,推崇印祖

很多人推崇印光大師因為時代離我們比較近。我在溫州見過一個居士,年紀很大了,她年輕的時候見過周孟由,周孟由是印光大師的第一個皈依弟子,印光大師有很多皈依弟子,到現在皈依弟子後面的再傳弟子還活著。

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化身,大家都非常推崇印光大師。我也多次朝禮靈岩山寺,包括塔院。

🔸(二)推崇蕅益,原因有二

大家推崇蕅益大師,基於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彌陀要解》比較容易理解。《阿彌陀經》的註解,一個是蓮池大師的《疏鈔》,《疏鈔》比較厚,是以華嚴十玄門的思想來解釋的,一般人看不懂。還有一個是幽溪傳燈大師的《圓中鈔》,《圓中鈔》純粹是天台的教理。蕅益大師在寫《要解》的時候就說「不敢與二翁競美,亦不必與二翁強同」。「二翁」就是指蓮池大師和幽溪大師,一個是淨土宗祖師,一個是天台宗祖師。他說「不敢」就把自己放得很謙虛,後面加了句「不必」。不必是什麼意思?我講的跟你們不一樣,不必跟你們比較。因為藕益大師突破了天台思想,突出了名號功德,天台思想要以「一心三觀,實相為體,心觀為宗」來解釋淨土,如果看智者大師的觀經疏和四明知禮的《妙宗鈔》就知道,天台思想要一心圓觀十三觀,然後往生。蕅益大師的《要解》跟之前的解釋阿彌陀經著作都不一樣,主要突出名號功德,所以後人非常推崇。

🔹第二,藕益大師是從明朝開始一直到民國時代,佛教第一人。第一人是什麼意思?就是沒有人超過他,他是個全才,無論教理水平、開悟水平、持戒水平還是念佛水平,都無人超越。印光大師就講,從明朝到民國他是第一人,即使放到隋唐高僧大德輩出的時代,他也毫不遜色。

🍀三、二人思想,不易把握

雖然大家最推崇兩位祖師,但是這兩個人的思想,一般人不太容易把握。

🔸(一)文鈔龐雜,掌握較難

印光大師看過善導大師的著作,《觀經四帖疏》從日本回流之後,他做過校訂。他也看過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還有看過道綽大師的《安樂集》。他也經常推崇善導和尚,甚至直接告訴你要「全仗佛力」。「眾生有何種力,只有無始劫來的業力,阿彌陀佛有願力,可以讓我們往生」,所以他經常講「乘佛願力,仗佛慈力」。他的思想比較偏重於善導和尚「靠佛力念佛往生」的思想。

但是他的思想也很圓融。第一,很多是用天台教理來解釋淨土。不過他也有自己的判教:特別法門和通途法門。其次,他非常推崇儒家思想,因為當時是民國時代,很多人簡直就是禽獸,軍閥混戰,殺人如麻,大師就主張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來教化眾生。所以,整個《文鈔》非常龐雜、駁雜。甚至有人說,「我學了二三十年的《文鈔》,差不多都能背下來」;但是印光大師的思想到底是什麼?總結不出來。就是因為太過龐雜、駁雜。

對我們來講,首先和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往生。如果不往生,就得去輪回,尤其年紀大的。年輕的可能還想著「今年死不了,明年還可以再學;明年死不了,後年還可以再學」,年紀大的就等不起了。善導大師的思想非常簡潔明快,「本願稱名,決定往生」,我們先把往生這個問題解決後,有餘力可以看《文鈔》。如果以善導大師的思想去看《文鈔》,會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我們知道,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示現,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示現,把阿彌陀佛的東西搞明白了,再看大勢至菩薩的東西,明不明白?就很明白了嘛,是不是?就像大學教授回頭學小學的東西,看兩眼就知道在講什麼。不然我們抓不住印光大師的思想,因為我們是凡夫。

🔸(二)蕅益全集,廣博圓融

那麼,可不可以學習蕅益大師呢?蕅益大師的更雜。四川的一個出版社出版過《蕅益大師全集》,將近二十本,一長溜非常厚。第一本叫《閱藏知津》,「閱藏知津」是蕅益大師從出家就開始閱《大藏經》,直到往生之前才看完。每看一本書,就告訴你這本書寫什麼,所以就寫了本書稱之為《閱藏知津》。他是明朝後唯一看完《大藏經》的。像印光大師,有人說他也看完了,但他自己很謙虛,就說沒有全看完,應該說大部分都看完了。

蕅益大師戒律的也寫,教下的也寫,天台的也寫,閱藏的也寫,包括門人成實法師給他編纂的《靈峰宗論》。《靈峰宗論》是蕅益大師的隨筆,主要講禪宗的內容,所以叫「宗論」。當然,淨土宗的他也有寫。那我們到底學什麼呢?他比印光大師的思想更龐大、更駁雜、更系統,所以被稱為明朝到現在的第一人,所以你也很難把握。

《要解》是他晚年的著作,是他思想的結晶。經歷過大病後他才回歸淨土。一生的持戒、學教、參禪全捨了,這才叫真正開悟了。終於開悟了,悟到了什麼?只有念佛。《要解》字數不多,他幾天就寫完了。

蕅益大師是個非常自負的人,自號「八不道人」,我不是天台子孫,也不是宗門子孫。當時他要找三個比丘成立個僧團一起如法持戒,結果沒搞成;他就學教,當初注釋《阿彌陀經》的時候,天台的不想用,唯識的也不想用,華嚴的還不想用,想自創一宗。然後就在佛前抓鬮,三次都抓到天台,所以才用天台教理去寫《彌陀要解》,不然的話就自創一宗了。

對於參禪,他說「雖然不敢說開悟,但是入手功夫是有的」。什麼叫入手功夫?那是謙虛,就是開悟了,要不然怎麼入?就這樣的人,最後大病一場,躺在床上不能動。這時候,還能參禪嗎?還能學教嗎?還能持戒嗎?鉢都托不動了,怎麼辦?他說「每日只有含淚念佛」。

🍀四、修學淨土,直依善導

我經常講,不是非學善導大師不可,無論是誰,只要能往生我都學。但是找來找去,如果生死心切,發現只有善導大師對淨土這樣的開顯才能讓我們百即百生、十即十生。我們學習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不是因為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也不是因為他開宗立教。雖然有這方面的考慮,更重要的是只有善導大師能明確告訴我們怎樣才能百分之百的往生。

🔸(一)一心專念,正定之業

法然上人「五閱大藏」,把《大藏經》看了五遍,只為解脫生死,最後看到《觀經疏》里有講,於是回頭又看《觀經疏》,總共看了七遍,看到「正定業之文」突然明白了。「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正定之業」就是決定可以往生。為什麼叫正定之業?為什麼念佛能往生?「順彼佛願故」,念佛隨順了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以才能往生。是彌陀願力讓我們往生的,不是我們自己。這時法然上人就痛哭流涕高聲念佛,為什麼?信心百分之百,往生決定百分之百,這也是我們學習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根本原因。

之所以講的時候會說他是彌陀化身,開宗立教,楷定古今,是為了讓大家能生起信心。現在有人閱藏嗎?沒有。如果有能力閱藏,哪怕不是善導大師,可能是張三大師、李四大師、王五大師,只要寫到「靠阿彌陀佛願力決定往生」,一樣要依止他。因為這才是和盤托出了阿彌陀佛的本願和釋迦牟尼佛的本懷,這才能讓我們決定能往生,決定能了脫生死。

🔸(二)抓住要點,仗佛慈力

印光大師的也好,蕅益大師也好,可以這麼說,除非有很深的宿世善根,有很深的教理基礎,不然的話抓不住要點。他們有沒有這個點?有。比如印光大師講「仗佛慈力」,講「眾生只有業力」,講「念阿彌陀佛決定可以往生」,只是很多人抓不住。

曾有人拜見印光大師的時候說:「上次雖然差點得病死了,但我也不慌張,就是念阿彌陀佛,心也比較清明,唯一遺憾的是覺得佛沒念好。」印光大師就說:「佛有什麼念好念不好的?十念當得往生。」如果你這聽到這些話,有沒有信心?有。但是很多時候他也講,「念佛要精進,念佛要努力」,是不是?所以,不是說印光大師沒有講到,而是你不會看。關鍵點就那一個,圓融點太多,所以你就看不透。

很多法師講法也是這個問題,像踢球一樣,眼看就臨門一腳了,卻又傳回去了,就是不射門。昨天我們聊天還說到,某些法師講念佛往生就像機槍打靶,「突突突——」,一看靶子,上面都是七八九環,就是沒有一槍打在十環上的。你說他講的不對吧,也對,因為沒有一槍脫靶。你說他講的真對嗎?也不是,因為沒有一槍打在十環上。

🔸(三)學習教理,應契根機

《要解》是突破了天台教理的,如果以天台一心三觀的圓觀,往生可以具足上三土的功德,但是要有圓人根機才可以。蕅益大師不這樣講,他說,念佛就可以往生凡聖同居土,直接具足上三土的力用,「若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何能臻此」。他告訴你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告訴你持名就有這樣的功德,因為名號本身的功德是萬德洪名;但是他又告訴你這是心性的極致,為什麼?他是站在天台宗的角度講淨土。因為他已經突破了天台,所以會告訴你名號功德;但是又離不開天台,所以又要講心性,這你能理解嗎?能理解就可以往生。

可以這麼說,雖然蕅益大師講的沒問題,但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對一般人來講,心性是空,名號是有,願力是有,空有不二凡夫怎麼理解?因為蕅益大師已經開悟了,他這樣講沒問題。你呢?兩眼一抹黑,要麼空要麼有,對不對?所以你沒辦法理解,不是說他講的不好。印光大師就說「即使古佛再來註解《阿彌陀經》,也不會超過蕅益大師」,就是這個原因。不是他講得不對,而是以凡夫為立足點來說,講得太高了。對於我們的根機來說,理解不了。

當然,如果講《要解》只講名號功德那部分,信眾聽了也能受益,但是這樣的法師很少,為什麼?不學善導和尚的思想,很難有機深信;沒有機深信,雖然也講名號功德,但講著講著就開始講心性,以凸顯自己的修證水平很高。這時候,他講得纏繞,因為沒開悟;你聽得也纏繞,因為是凡夫。

🔸(四)若有餘力,對比學他

學完善導大師的思想,回頭再看蕅益大師或者印光大師,更能明白他們在講什麼。如果佛中之王、光中極尊的化身善導大師的思想學明白了,大勢至菩薩化身、觀音菩薩化身,其他菩薩化身講的,怎麼可能看不明白呢?一定能看明白,除非沒學好善導大師的。這樣去看就能明白十三祖的思想是怎樣的。

所以,我們提倡先學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有餘力再看兩位祖師的;如果沒餘力,不看也沒關係。因為學來學去只有往生一個目的,對不對?往生成佛後,你寫的不比蕅益大師和印光大師寫的好嗎?甚至不用寫,張嘴就是經,是不是啊?佛都是出口成經。要明白這個道理。

當然,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善導大師都過去一千多年了,你怎麼知道他的著作流傳到現在還是不是原文?他的思想是古代的,跟現代人合不合適?」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所以要從源頭到流派都搞清楚,這樣才有把握。就像剛才講的,往生不是99.99%,只是100%和0%。

  【淨土宗林口分會】

🟣  FB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Buddha.Linkou/
 🟣  IG網址
https://instagram.com/buddha.linkou?igshid=123v46w9nu1qv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3/3/21 上午 08:23:29編輯過]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3/1/14 上午 10:47:28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634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