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阿毗達磨俱舍論頌講記》蘊界處次第確定之理 ─ 索達吉堪布 譯講

您是本帖的第 3044 個閱讀者
平板 列印
標題:
《阿毗達磨俱舍論頌講記》蘊界處次第確定之理 ─ 索達吉堪布 譯講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阿毗達磨俱舍論頌講記》蘊界處次第確定之理 ─ 索達吉堪布 譯講

敬錄自《阿毗達磨俱舍論頌講記》  世親論師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apdmjslsjj/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0.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1.pdf

丙四、蘊界處次第確定之理:

次第隨粗諸煩惱,器等義界如是立。

五蘊的次第是隨著粗細不同、煩惱產生的順序、器皿喻以及界別不同之四義而如是安立的。

《經莊嚴論》中說:佛教講每一個法,並不是隨心所欲安立,而是有一定的密意和必要以及一定次第的,只是眾生並不了知。所以,蘊處界的安立也是有一定順序的,這裡首先講安立五蘊之次第的理由,有四個原因:

一、按照粗細的方式而宣說:大多數色法(十一種色中,除無表色以外其他色法)都有阻礙(即有對)並且粗大,如柱子就有一定的阻礙,人們不能穿越它,有阻礙亦是色蘊的一種體相,因此最先說;從非色(指受、想、行、識)來說,苦樂的感受比較明顯,說明受是粗大的,因而次說受蘊;執事物的差別相而有粗想,故想為第三;有了粗大的想法之後,希望獲得安樂而不想痛苦,由此產生粗行;識覺知事物的本體,行相最細微,所以排在最後。不管大乘、小乘或密乘,所謂心的奧秘,除佛陀的追隨者──大乘聖者之外,其他人根本無法研究、挖掘出它的真正內涵,而佛陀非常慈悲地宣講了色蘊,然後根據次第逐漸宣講後四蘊,使人們領悟心之本性。

二、依照產生煩惱的次第而宣說:人們無始以來由於喜愛顯形色而首先看色;對此顯形色的美與醜而產生樂受與苦受;從苦樂感受中產生顛倒的“常、樂、我、淨”想;由想而產生貪嗔之行;而各種煩惱皆依識而生。所以,眾生從無始以來,因為未懂得心的奧秘,就對外境開始執著,逐漸逐漸五蘊在一個執著之中全部圓滿。

三、以器皿諸喻依次說明意義:色喻為器皿,就如同所買之菜要放在籃子裡,這是所依;人們的受相當於食物,好的食物如樂受,劣的食物如苦受;苦樂的感受如果不去想、不去執著,實際上也無有任何實義,就像在器皿中裝滿食物,而無有廚師去烹調,則起不了任何作用,若具備廚師則下面的工序皆可進行,所以將想比喻成廚師;行蘊之中有業和煩惱,能夠使異熟之果成熟,就像廚師運用各種技巧烹飪食物(如同以貪心、嫉妒心以及各種心所作取捨後,隨之造業);識蘊感受果報,無異於食用者去享受食物。

四、按照三界的順序來說:欲界以身體、聲音等色為主;色界以喜樂之受最為顯明;前三無色界(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以想為主;有頂(無色界最高的一處,即非想非非想處)以行為主;識蘊則在三界中都存在。

以上講法均是根據流轉生死方面來宣說的五蘊次第,在演培法師的《俱舍論頌講記》中依據《雜心論》、《正理論》從逆轉生死的還滅門也講到了五蘊的安立次第:在佛法中有兩個主要的修法──不淨觀與呼吸觀,其中不淨觀所修的是所造色,而呼吸觀所觀修的則是四大種,它們都是色法,因此首先講到色蘊;觀修的力量增強,漸漸地獲得輕安,內心生起樂受,所以緊接色蘊之後宣說了受蘊;苦樂之受或有損於肉體,或有益於肉體,但此肉體並非是“我”,於是滅除人我想,而法我想則會生起,故又說想蘊;當觀修成熟時,煩惱不再現行,此即行蘊;煩惱息滅,心亦調柔堪能,所以識蘊在最後宣說。而且,從五蘊逆的次第來講,也可以安立五蘊:一般我們觀修時,主要應放在觀察自心識上(識蘊),如此觀修之後依心而起之煩惱漸漸減輕(行蘊),執“我”的想法逐漸淡忘(想蘊),由我所生之受不再生起(受蘊),但要使感受真正不再生起,就需要觀察外境之色(色蘊),色受想行識五蘊之次第如是得以安立。

按照米滂仁波切的科判,下面是講處和界的次第。

取現境故先五根,取大所生故四根,

他中最遠速執故,或依位置之次第。

六根中先說前五根,因其唯取現在之境;前四根取四大所生之境,故在前;眼耳二根比鼻舌二根取境遠,而眼鼻二根較耳舌二根作用遠且迅速,故依次宣說。或依六根的位置次第進行宣說。

這一頌主要講述了處界的次第安立,雖然頌詞中只是講到六根,但就如同六位國王的順序已經安立,那麼六位王妃和六位王子的順序也可以確定一樣;六根的次第成立之後,則六境與六識的次序也可成立,由此處與界的次第皆可安立。

六根的安立方法有兩種,先說第一種:六根中最先宣說五根,因為五根是如理如實執著或取自之對境中現在外境的有境。《量理寶藏論》中講到,色根能執著現在的外境,分別念所執著的是過去、未來的對境。後說意根,因為它是取三時的有境,而且緣無為法,最細微且難以通達。其次,眼、耳、鼻、舌、身中的前四根取四大所生的外境,所以首先宣說;身根取四大與四大所生兩種對境,也即因所觸(地、水、火、風)及果所觸(柔軟、粗糙、輕、重、冷、饑、渴)都是身根的對境,因此放在後面講。再次,四根中先講眼、耳根是因為此二者可以取遙遠的對境,而鼻、舌二根則只取較近的對境;眼、耳二根中眼根所取的對境最遠,如一般人們見到遠處的河流但卻聽不到水流聲,故以遠近差別而如是安立;鼻、舌二根中鼻根可很快地執取對境,如舌根尚未品嘗到味道時,鼻根已聞到氣味,因此以快慢的差別安立其前後順序。

六根的第二種安立方法是依照根所處的位置順序而安立了眼、耳、鼻、舌、身(大多數的身根位於舌根以下)、意。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4/5/15 上午 05:45:48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