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東芝的81式防空導彈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日本81式近程防空導彈系統
“東芝吧,東芝。”這是一句我們很熟悉的日本東芝公司在我國螢屏上推銷其彩電等電器的廣告詞。東芝不僅以造名牌電視機揚名,而且也是研製名牌武器的大軍火商。其中一個名牌就是81式近程防空導彈系統。前不久,日本媒體報導東芝公司將在81式近程防空導彈系統基礎上研發中程、中低空防空導彈系統,這使世人對81式防空導彈系統又重視起來。“東芝吧,東芝”,東芝的81式什麼樣?
“東芝吧,東芝”:東芝怎麼幹上了81式
早在1958年,日本陸上自衛隊對當時的日本野戰防空能力進行評析後,發現在近程防空方面,“霍克”地空導彈射程35公里,35毫米雙管高炮射程4公里,這兩者中間存在著一段防空火力空白。而日本的假想敵蘇聯空軍戰機已經裝備了射程超過15公里的空對地導彈,其在4000米高度上下的空域內完全可以不受威脅地突破日本防空網。為此,日本防衛廳官員們腦袋急出了汗。一時沒有能補這個空白的合適外購武器,日本防衛廳便讓有電子產品研發能力的東芝公司(電子株式會社)來填補這一空白。
1996年,東芝啟動了“近程薩姆”(TANSAM)研發計畫,目標是研製出一種射程在7-12公里的機動式防空武器系統。初期由於經費不足,項目進展緩慢。直到1971年,東芝公司才獲得了日本防衛廳投入的一筆巨額資金。東芝公司用這筆資金改造廠房、更新設備,連自己開發的數控機床專案也搭了“近程薩姆”項目的車。為這個項目開發的電子元件和生產工藝也都成功地提前運用到東芝的民品生產中。此舉大鼓了東芝公司錢袋。當年,東芝造出近程防空導彈樣彈,爾後是改改試試耗時8年,直至1979年才完成定型試驗。
就在這一年,日本防空網真的被假設敵飛機輕易突破了。不過,那是一個叫別連科的蘇聯飛行員駕一架米格二十五偵察機叛逃進日本函館機場,日本防空網竟然一點兒也沒有察覺。日本舉國震動驚愕,輿論對日本防衛廳的工作指責聲一片。而此時,英國、美國都上門推銷自己參與的近程防空武器“輕劍”和“羅蘭特”項目。面對著多種壓力,日本防衛廳決定組織“近程薩姆”與其他外國防空導彈進行選型競爭。結果,“近程薩姆”擊敗“羅蘭特”和“輕劍”中選。至此,“近程薩姆”才真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日本早稻田大學、日產汽車公司和日本精工公司先後參加到項目中來。
“近程薩姆”項目適應了以火炮為主轉變到以防空導彈為主的世界野戰防空發展的大趨勢。“近程薩姆”既可自主承擔野戰或要地的主要防空任務,又可與中遠端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和超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組網,以形成完整的防空體系,所以,它受到日本防衛廳力挺。1982年,“近程薩姆”完成最後定型。日本防衛廳將其正式命名為81式近程防空導彈系統。1983年,第一批81式近程防空導彈系統首先裝備到日本陸上自衛隊的中堅部隊,即駐北海道的陸上自衛隊第7裝甲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