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健康人生版(Life論壇) → 【轉貼】素食者如何解決氣虛和體寒?

您是本帖的第 2128 個閱讀者
平板 列印
標題:
【轉貼】素食者如何解決氣虛和體寒?
老佛爺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左冷禪
文章:1507
積分:17159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2月17日
 用支付寶給老佛爺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素食者如何解決氣虛和體寒?

素食者約有七成左右體質偏寒;長期吃素,由於營養攝取容易失衡,體質往往偏虛;台灣的女孩子100%有氣虛的問題,看到這些字句,除了驚聳,但真的了解其中的意義嗎?

●何謂氣、血?
首先先談談,氣、血是什麼?氣血是中醫學的基礎,是人體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進行活動的物質基礎和能量來源。氣,是運動著的、看不見的精微物質,主要有推動、溫煦等作用,屬於陽。血,即血液;氣若不足,就叫氣虛,若進一層會怕冷,就是陽虛,俗稱的冷底。

血虛的進一步會陰虛,易生熱,俗稱的虛火。而氣虛與血虛簡單一點的理解,可以是一組症狀集合的症候群。像氣虛就有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語聲低微、自汗畏風(活動時諸症加據)、舌質淡白苔白,脈虛無力的現象。血虛的症狀有面色無華或萎黃、爪甲蒼白、頭昏眼花、心悸,舌質淡白略幹苔薄白略幹,脈細無力。

再者,上述這些虛、寒、氣虛,算是生病嗎?在西醫認知,也許不算疾病,但中醫認為,人體各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既對立又統一,它們不斷地產生矛盾、解決矛盾,這種動態平衡,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

●虛則補之,寒則熱之
當平衡狀態遭到破壞,而又不能立刻自行恢復時,就會發生疾病。所以以上中醫認為是病,而治病原則就只是讓不平衡的調整回歸平衡而已。也就是「虛則補之,寒則熱之」,有氣虛就補氣,血虛就補血。

然而,哪些會破壞人體相對平衡狀態,進而引起疾病呢?探討其原因就稱病因。

中醫將體質虛弱稱體虛,把慢性疾病的虛弱稱虛證,並將虛弱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類型,結合心、肝、脾、肺、腎五臟,則每一臟又有氣、血、陰、陽虛弱的類型,

如肺氣虛、脾陽虛、脾陽虛等等,中醫理論是講平衡的,只要人體氣血陰陽平衡,就是健康,不足的是虛弱,需補養,多餘的是病邪,要祛除,以其達到新的平衡,恢復身體健康。

體虛是機體某些功能有所減退,不一定患病,即西醫所稱之「亞健康」,如不及時補養、調節和調理、令進一步發展,對健康不利。

治療虛弱,根據中醫「虛則輔之,實則瀉之,熱則寒之,寒則熱之」的原則,需通過進補來調整虛實,進補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四個方面,並需依照各人的體質和病證中行辨證辨體進補,進補有藥補和食補,不論是採用藥補還是食補,均是為了補虛扶正,

●藥補不如食補
食補有時比藥補更為重要,因為食補不謹可補虛祛邪,並可扶正,達到補虛扶正的要求,使機體的氣血陰陽達到新的平衡,恢復健康,故有「藥補不如食補」之說。

進補是為了補虛扶正,若不虛而補、補之過度或不當的進補均可引起不良反應、如壯實的人服了人參等性溫的補氣血藥物,會出現食慾減退、噁心、飽脹、便秘、頭暈、咽痛、牙齦虛浮出血:又如怕冷、大便溏薄的陽虛者服了生地、麥冬等補陰藥食物,會更加怕冷、腹瀉、腹痛等,這些都是因進補不當,損傷了胃氣,違反了中醫辨證說辨體施補的原則。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0/3/21 下午 10:11:35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0/3/21 上午 10:10:55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