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接受藍光照射,可增加患老年性黃斑病變的機會;紫外線也會對眼睛造成損傷
●使用電子產品時最好都將其亮度調節到感覺較舒適的程度,並提供一定的背景光
在電子產品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身邊的「電腦控」、「微博控」也日漸增多了起來。這種或是長時間對著電腦玩網遊,或是頻繁刷新微博的生活方式,在給人們帶來各種視覺享受、不斷更新信息的同時,也使我們的雙眼經常疲憊不堪。
長時間和電子產品進行「親密接觸」,可能對眼睛造成怎樣的影響?對於發育尚未成熟的兒童而言,五花八門的電子產品又可能給他們的視力帶來怎樣的危害?當電子產品成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時,我們又能做些什麼來呵護我們的眼睛呢?
戀上微博 眼睛「抗議」
20歲的大學生小王最近迷上了微博,無論是在公交車上、地鐵上、食堂裡甚至是衛生間內,她都要見縫插針地刷新一下自己的手機,看看有沒有更新的微博。然而,半個多月下來,小王的眼睛也開始「抗議」了:眼睛乾澀、脹痛、佈滿血絲、眼周脹痛甚至容易頭暈。
小王把自己的遭遇在微博上一公佈,立刻引來眾多「粉絲」的共鳴。原來,她的不少同學都有因為長時間使用手機或電腦而引起眼睛不適的經歷。記者近日從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眼科瞭解到,最近幾年來,因視疲勞前往該科就診的患者人數也是有增無減。
分析:手機拿太近 眼睛易疲勞
「如今許多電子產品內容都十分吸引人,不管是看手機還是玩 IPAD,很多人都容易不知不覺將電子產品拿得距離眼睛很近。」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眼科主任鄒玉平博士表示,美國一本眼科雜誌曾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在使用IPAD等電子產品時,閱讀距離往往要比看書時的閱讀距離更近,而閱讀距離的拉近會使眼睛聚焦時的角度增大,進而造成眼睛的睫狀肌收縮的幅度增大,時間一長,睫狀肌自然容易感到疲勞。
此外,電子產品與書本相比,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便是光線強。鄒玉平分析說:「在較暗的環境下,人的瞳孔應該是比較大的,但在使用電子產品時,進入眼睛的光線會增多,從而引起瞳孔的自動收縮,這也容易帶來瞳孔括約肌的疲勞和炫目等不舒服的感覺。」
光線:藍光可對眼底造成損傷
很多人都知道在太暗的環境下閱讀對眼睛不好,但事實上,太強的光線對眼睛也是不利的。「經常接受光線的照射,對晶狀體、眼底都可能造成一定損傷。」鄒玉平表示,從去年10月開始,他和他的同事開始致力於研究藍光對老年性黃斑病變的影響,結果發現,在藍光的照射下,視網膜感光細胞凋亡的比例會增大很多。
「雖然我們從電腦、手機上看到的主要是白光,但白光其實是由很多成分融合而成,當中包括了藍光。」他表示,長期接受強光照射,會增加患白內障的機會。此外,電子產品在發射可見光之外,也可能發射紫外線、紅外線等其他波段的光,而紫外線也已經被公認會對眼睛造成很大的危害。
危害:黃斑病變難治癒
與視疲勞相比,更讓眼科醫生擔憂的是黃斑病變的發生。鄒玉平解釋說,黃斑是視網膜上最重要的一個區域,由於它的感光細胞較多,對光線的感覺最為敏銳,一旦黃斑發生病變,不僅會影響視力,甚至連分辨顏色的能力也會受影響。
「雖然老年性黃斑病變的人群主要是55歲以上的老人,但近年來患者人群也有增加的趨勢。」他表示,這種疾病可使患者終身視力下降,甚至失明,而目前全世界對此都還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
護眼小貼士:
1.適當提供背景光
在使用電子產品時,首先不能使進入眼睛的光線太強,「有些孩子怕父母發現,躲在被窩裡看手機,在這樣對比太強烈的情況下,對眼睛的傷害更大。」
他建議,無論看電視還是電腦、手機,最好都將電子產品的亮度調節到感覺較舒適的程度,並為自己提供一定的背景光,「背景光可以相對電子產品的光稍弱一些,但背景光源不能直對著眼睛照,也不能直接對著電子產品屏幕,否則會引起光的反射,造成進入眼睛的光線更多。」
2.保持距離,控制時間
除了亮度之外,使用電子產品的距離和持續時間也對眼睛健康有重要影響。鄒玉平表示,一般來說,看書或手機時,33 至40釐米是比較合適的閱讀距離;使用電腦時眼睛距離屏幕60釐米比較合適,看電視時則最好距離3米以上。
在時間方面,他建議最好使用電子產品45分鐘(最多不超過1小時)就停下來,讓眼睛休息10至15分鐘,「可以看看5米外的遠方,也可以閉目養神。」
3.兒童:警惕強光損傷眼底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除了可能引起近視外,也可能增加孩子以後發生視網膜黃斑變性的機會。儘管目前在這方面的研究還不多,但他提醒說,不同波長的光對孩子眼底的損傷可能不一樣,對孩子近視的發生、發展也可能不一樣。
4. 老人:眼藥水別亂用
目前市面上消除疲勞的眼藥水大部分都含有散瞳劑,年紀大的人不能隨便使用,否則可能引起青光眼。此外,激素類眼藥水使用時也要謹慎,否則同樣也可能引起青光眼。(文/大洋網-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