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分享】中國古九州

您是本帖的第 7422 個閱讀者
平板 列印
標題:
【分享】中國古九州
yikinki123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黑俠
文章:613
積分:73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8月2日
 用支付寶給yikinki123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訪問yikinki123的首頁

發貼心情
【分享】中國古九州
古九州
青州

青州,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也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其範圍主要包括今天山東省除東南部以外的地區。

青州得名甚早,禹貢中就有記載:「海岱惟青州」。上古為東夷之地,至夏商間,先後為爽鳩氏、季則氏、逄伯陵氏所據。從周初封呂尚為齊侯,地始歸於齊。歷春秋戰國之世,均為齊國屬。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青州刺史部。東漢時青州刺史駐地為齊國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

http://zh.wikipedia.org/zh-hk/%E9%9D%92%E5%B7%9E_(%E5%8F%A4%E4%BB%A3)

青州是中國古代「絲綢之源」

2008-11-30

【大公網訊】正在山東省青州市參加「古青州與絲綢之路」研討會的專家學者認為,古青州不僅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之一,同時也應該是海上絲綢之路東線的重要源頭。

據中新社青州十一月三十日電,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會長耿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王震中以及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魯東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認為,古青州即古代的山東地區曾是絲綢的重要產地。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即古青州和現在山東省泰山以北的大部分地區)被譽為「衣履冠帶天下」,這說明山東當時曾在中國絲織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專家認為,養蠶業的源頭也是始于古青州(山東)。史料記載中,第一個發明養蠶的是黃帝的妻子嫘祖。傳說黃帝于坂泉大敗蚩尤(東夷族首領),占領其地(即古青州),並在當地發展生產,而養蠶業便在此時應運而生。作為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的絲綢,其原產地和重要產區之一的古青州,自然作為「絲路」的重要源頭而存在。

與會的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從山東地區出土的各個時期的文物之中,也可以為古青州作為絲路上的重要產地和源頭提供有力佐證。山東發現的許多商周青銅器上,都曾發現粘附著許多的絹、帛等絲織品的紋飾痕跡。這些專家學者據此得出結論:「到商周時代,山東桑蠶業空前發達,遙居全國之首。」近年來青州地區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中,也不乏絲織品、絲編織物的殘片。另外,青州西辛戰國墓出土的金銀器上帶有明顯的西域西亞波斯人生活用具的風格,也可以說是先秦時期青州與西域貿易的物證。由此可知,至少在先秦時期,古青州是作為遠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存在。

到南北朝時期,青州與西域的交流也空前的密切起來。青州發現的南北朝時期的佛教造像和石刻中,便有著描述青州與西域胡人往來貿易的畫面。如一件北齊盧舍那佛像身披的袈裟中,便繪有三個胡人像,便是胡人與青州往來的一大佐證。而現存于青州博物館中的九件石刻畫像中,其中六方都是表現的墓主人與胡人往來貿易的場景,還有馱著絲綢的駱駝隊的畫面,形象的描繪出了當時絲織貿易的場景。自漢到唐,是古代路上絲綢之路最為興盛的時期。青州大批文物的出土,有力的說明了在絲路貿易中青州的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如今的青州市,轄區內包含了三十五個民族成分,有專家推測這也與古青州與西域各國的貿易往來有著直接關係。

本次研討會共達成兩項共識,首先專家學者重新認定了古青州(山東)在古代是中國絲織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另外,專家一致認為古青州不僅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之一,同時也應該是海上絲綢之路東線的重要源頭。

山東省青州市一九八六年撤縣設市,人口九十萬,其中少數民族二點六萬人,是山東一個多民族聚集的縣級市。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11/30/_IN-997863.htm

兗州(音yǎn),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也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州治在昌邑縣(今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以北,而並非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兗州範圍大致是今天山東省西南部及河南省東部。

冀州,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也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治所在高邑縣(也稱鄗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三國時期,曹魏將州治東遷到信都縣(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冀州的範圍基本包括今天的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山東省西部以及河南省北部。

并州拼音bīng,中古拼音pjeng),古名。相傳治洪水,劃分域內為九州。據《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 并州為九州之一。其地約當今河北保定山西太原大同一帶地區。


歷代并州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9%B6%E5%B7%9E

幽州中國古地名,今河北北京天津北部。其南面是冀州(河北南部),西面是并州山西東部、北部),北面和東面則是長城以外,如遼東

幽州的中心是薊城(今北京中部和北部,或薊縣)。上古稱為「薊」,薊國的國都;春秋中期,燕國滅薊國,遷都於此,改名為「燕京」。

漢朝至西晉期間設有幽州刺史部,以春秋戰國的燕國國都薊縣(今北京市範圍)為中心。十六國隋朝唐朝,幽州的名稱、治所、範圍時有變化,但位置基本不變。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這裡建立地方政權,稱燕王,後被後唐消滅。後晉的建立者沙陀石敬瑭為了打敗後唐,投降契丹人,將幽雲十六州讓給契丹。後來宋太宗趙光義率軍北伐時,它的名字仍叫「幽州」。趙光義北伐失敗後,遼國於會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陪都,號南京幽都府,開泰元年改號析津府,後又改號燕京, 幽州這一名稱不再被使用。

此後朝代更替,它陸續又叫過「中都」(金國)、「大都」(元朝)、「北平」(民國)、「北京」(共和國)。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9%BD%E5%B7%9E

徐州,是《尚書·禹貢》中所列華夏九州之一,範圍大致在今天中國山東省東南和江蘇省長江以北的地區。漢朝時是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治所在東海郡郯縣(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三國時期曹魏將治所移到彭城(今天的江蘇省徐州市)。此後,徐州範圍多次被縮小,逐漸只限於今天徐州市附近。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E%90%E5%B7%9E_(%E5%8F%A4%E4%BB%A3)

揚州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地名,在公元589年以前的漫長時間裡以及620年626年並不是指現在的揚州市,而且兩者甚至沒有一點直接的關係。

古「九州」、「十二州」中的揚州和漢代以前的「揚州」

九州 (中國)蘇州歷史

相傳大禹治水後,分天下九州,揚州即其中之一。雖然關於九州有多種版本,但揚州在這些版本中都是九州之一。不過關於古「九州」中的揚州到底包括哪些地區的範圍也有3種[1]版本,都大同小異:

《尚書·禹貢篇第一》寫道:「淮、海惟揚州。」按孔安國《尚書傳》的解釋,這個「揚州」的範圍是「北據淮,南距海」。「惟」在現代漢語中的意思為「是」;「淮」即淮水,今淮河;「海」即大海,按《正義》應指今南中國海。「淮、海惟揚州」的意思即為「揚州是北到淮水、南到大海的一個州」。由此,《禹貢》把「揚州」的範圍限定為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廣大地域,即大約為今江蘇安徽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全部,湖北河南廣東的一部分。今天的揚州市也在這個範圍內。但是孔安國的《尚書傳》被後人證明是偽造的,所以其解釋的準確性大打折扣。

《禹貢》是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對後世有巨大影響,其「九州」的劃分方式也成為多種「九州」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種。

  • 爾雅·釋地》中的「揚州」

《爾雅·釋地篇第九》寫道:「江南揚州。」「江」即長江。按東晉郭璞的《爾雅注》,這個「揚州」的範圍是:「自江南至海」。即是說長江以南到南海以北是揚州,即大約今江蘇、安徽長江以南部分,上海、浙江、福建全部,江西、廣東的一部分。今天的揚州市顯然並不在這個範圍內,因為揚州市在長江以北。不過,宋代邢昺的《爾雅疏》則說:「此雲江南者,舉遠大而言也。」也就是說江南部分佔了揚州的大部分,但並不是說揚州只有江南部分。按照這個說法,今天的揚州市又有可能屬於「揚州」。但是,《爾雅疏》對此的解釋都來源於孔安國的《尚書傳》,而孔傳是偽書,以偽書的解釋來解釋,準確性也有疑問。

《周禮·夏官司馬篇第四·職方氏》寫道:「東南曰揚州。」在這個說法中,「揚州」的範圍更大,似乎整個中國的東南地區都屬於揚州,但具體範圍則比前兩種更模糊,今天的揚州市可能屬於「揚州」,也有可能不屬於。而且《周禮》被部分學者認為是偽造的[2],其準確性也存在問題。後來的《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寫道:「東南為揚州。」與《周禮》的說法大同小異。

至於「揚州」因何得名,則眾說紛紜。潘寶明認為大體有四說:

  1. 有關。《春秋元命苞》云:「厥土下濕而多生楊柳,以為名」。沈括夢溪筆談》云:「揚州宜荊州宜荊」。李斗揚州畫舫錄》記:「揚州宜楊,在堤上者更大。……或五步一株,十步雙樹,三三兩兩,立園中」。在這種說法中,揚州常被寫成楊州
  2. 有關。《釋名》云:「揚州州界多水,水波揚也。」《詩經》釋文曰:「揚,如字,激揚也」。
  3. 與地氣人性有關。《爾雅注》云:「江南其氣躁勁,厥性輕揚,故曰楊。楊,揚也。」
  4. 「揚」由「」來。《周禮正義》云:「此州地苞百越,揚、越聲轉,義亦同,揚州當因揚越得名,猶荊州之與荊楚義亦相因矣」。

589年隋朝陳朝統一中國以前,「揚州」常作「楊州」,或古書「揚楊錯出」,兩者常常混用。

班固漢書·地理志》始以《職方》「九州」為制;三國曹魏孫炎注《爾雅》,始以《爾雅》「九州」為制;後世遂將它們與《禹貢》「九州」合稱「三代九州」。

此外,還有「十二州」的說法,它是傳說中時代的行政區劃制度,出自《尚書·堯典》:「肇十有二州。」谷永、班固都解釋為「堯遭洪水,天下分絕為十二州」,在禹分九州之前。馬融則解釋,舜帝在禹治水後,把禹所分的九州再分出三州,合為十二州,揚州也在其中。十二州之說為後世學者所採用,但近代學者人為這是漢代人影射武帝所置的十三刺史部而起,馬融所說的「十二州」是以《尚書》、《爾雅》和《周禮》三書的不同州名拼湊而成的。也就是說,在漢武帝之前根本沒有所謂的「九州」或「十二州」。

「九州」或「十二州」只是古書中對於古代中國的一種地域劃分,而且各種古書還不一致,它們並不是正式的行政區,而且很可能是後人的想象創造。在漢武帝以前,並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已出現「」一級的地區名稱,而「揚州」也和現在的揚州市沒有直接的聯繫。

漢代以前,這個若有若無的「揚州」的核心部分是今長江三角洲,最早出現的中心城市為(又稱姑蘇,今江蘇蘇州),吳最早為吳國首都,吳國被越國滅亡後成為越國首都,越國被楚國滅亡後仍為楚國東部(即東楚)的最大都會,曾為春申君封地秦朝統一全國後,正式把吳命名為吳縣,作為會稽郡治所(相當於省會首府),統轄着吳、越兩國的舊地,即大約今江蘇長江以南,上海、浙江全部。項羽也正是在吳縣舉起義旗,反抗秦朝統治的。此後儘管政區變動頻繁,但蘇州作為長三角地區的第一個中心城市,其地位維持了兩千多年,直到太平天國以後方為上海所取代。

【大公網訊】正在山東省青州市參加「古青州與絲綢之路」研討會的專家學者認為,古青州不僅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之一,同時也應該是海上絲綢之路東線的重要源頭。

據中新社青州十一月三十日電,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會長耿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王震中以及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魯東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認為,古青州即古代的山東地區曾是絲綢的重要產地。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即古青州和現在山東省泰山以北的大部分地區)被譽為「衣履冠帶天下」,這說明山東當時曾在中國絲織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專家認為,養蠶業的源頭也是始于古青州(山東)。史料記載中,第一個發明養蠶的是黃帝的妻子嫘祖。傳說黃帝于坂泉大敗蚩尤(東夷族首領),占領其地(即古青州),並在當地發展生產,而養蠶業便在此時應運而生。作為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的絲綢,其原產地和重要產區之一的古青州,自然作為「絲路」的重要源頭而存在。

與會的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從山東地區出土的各個時期的文物之中,也可以為古青州作為絲路上的重要產地和源頭提供有力佐證。山東發現的許多商周青銅器上,都曾發現粘附著許多的絹、帛等絲織品的紋飾痕跡。這些專家學者據此得出結論:「到商周時代,山東桑蠶業空前發達,遙居全國之首。」近年來青州地區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中,也不乏絲織品、絲編織物的殘片。另外,青州西辛戰國墓出土的金銀器上帶有明顯的西域西亞波斯人生活用具的風格,也可以說是先秦時期青州與西域貿易的物證。由此可知,至少在先秦時期,古青州是作為遠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存在。

到南北朝時期,青州與西域的交流也空前的密切起來。青州發現的南北朝時期的佛教造像和石刻中,便有著描述青州與西域胡人往來貿易的畫面。如一件北齊盧舍那佛像身披的袈裟中,便繪有三個胡人像,便是胡人與青州往來的一大佐證。而現存于青州博物館中的九件石刻畫像中,其中六方都是表現的墓主人與胡人往來貿易的場景,還有馱著絲綢的駱駝隊的畫面,形象的描繪出了當時絲織貿易的場景。自漢到唐,是古代路上絲綢之路最為興盛的時期。青州大批文物的出土,有力的說明了在絲路貿易中青州的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如今的青州市,轄區內包含了三十五個民族成分,有專家推測這也與古青州與西域各國的貿易往來有著直接關係。

本次研討會共達成兩項共識,首先專家學者重新認定了古青州(山東)在古代是中國絲織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另外,專家一致認為古青州不僅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之一,同時也應該是海上絲綢之路東線的重要源頭。

山東省青州市一九八六年撤縣設市,人口九十萬,其中少數民族二點六萬人,是山東一個多民族聚集的縣級市。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11/30/_IN-997863.htm

兗州(音yǎn),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也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州治在昌邑縣(今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以北,而並非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兗州範圍大致是今天山東省西南部及河南省東部。

冀州,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也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治所在高邑縣(也稱鄗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三國時期,曹魏將州治東遷到信都縣(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冀州的範圍基本包括今天的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山東省西部以及河南省北部。

并州拼音bīng,中古拼音pjeng),古名。相傳治洪水,劃分域內為九州。據《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 并州為九州之一。其地約當今河北保定山西太原大同一帶地區。


歷代并州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9%B6%E5%B7%9E

幽州中國古地名,今河北北京天津北部。其南面是冀州(河北南部),西面是并州山西東部、北部),北面和東面則是長城以外,如遼東

幽州的中心是薊城(今北京中部和北部,或薊縣)。上古稱為「薊」,薊國的國都;春秋中期,燕國滅薊國,遷都於此,改名為「燕京」。

漢朝至西晉期間設有幽州刺史部,以春秋戰國的燕國國都薊縣(今北京市範圍)為中心。十六國隋朝唐朝,幽州的名稱、治所、範圍時有變化,但位置基本不變。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這裡建立地方政權,稱燕王,後被後唐消滅。後晉的建立者沙陀石敬瑭為了打敗後唐,投降契丹人,將幽雲十六州讓給契丹。後來宋太宗趙光義率軍北伐時,它的名字仍叫「幽州」。趙光義北伐失敗後,遼國於會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陪都,號南京幽都府,開泰元年改號析津府,後又改號燕京, 幽州這一名稱不再被使用。

此後朝代更替,它陸續又叫過「中都」(金國)、「大都」(元朝)、「北平」(民國)、「北京」(共和國)。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9%BD%E5%B7%9E

徐州,是《尚書·禹貢》中所列華夏九州之一,範圍大致在今天中國山東省東南和江蘇省長江以北的地區。漢朝時是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治所在東海郡郯縣(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三國時期曹魏將治所移到彭城(今天的江蘇省徐州市)。此後,徐州範圍多次被縮小,逐漸只限於今天徐州市附近。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E%90%E5%B7%9E_(%E5%8F%A4%E4%BB%A3)

揚州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地名,在公元589年以前的漫長時間裡以及620年626年並不是指現在的揚州市,而且兩者甚至沒有一點直接的關係。

古「九州」、「十二州」中的揚州和漢代以前的「揚州」

九州 (中國)蘇州歷史

相傳大禹治水後,分天下九州,揚州即其中之一。雖然關於九州有多種版本,但揚州在這些版本中都是九州之一。不過關於古「九州」中的揚州到底包括哪些地區的範圍也有3種[1]版本,都大同小異:

《尚書·禹貢篇第一》寫道:「淮、海惟揚州。」按孔安國《尚書傳》的解釋,這個「揚州」的範圍是「北據淮,南距海」。「惟」在現代漢語中的意思為「是」;「淮」即淮水,今淮河;「海」即大海,按《正義》應指今南中國海。「淮、海惟揚州」的意思即為「揚州是北到淮水、南到大海的一個州」。由此,《禹貢》把「揚州」的範圍限定為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廣大地域,即大約為今江蘇安徽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全部,湖北河南廣東的一部分。今天的揚州市也在這個範圍內。但是孔安國的《尚書傳》被後人證明是偽造的,所以其解釋的準確性大打折扣。

《禹貢》是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對後世有巨大影響,其「九州」的劃分方式也成為多種「九州」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種。

  • 爾雅·釋地》中的「揚州」

《爾雅·釋地篇第九》寫道:「江南揚州。」「江」即長江。按東晉郭璞的《爾雅注》,這個「揚州」的範圍是:「自江南至海」。即是說長江以南到南海以北是揚州,即大約今江蘇、安徽長江以南部分,上海、浙江、福建全部,江西、廣東的一部分。今天的揚州市顯然並不在這個範圍內,因為揚州市在長江以北。不過,宋代邢昺的《爾雅疏》則說:「此雲江南者,舉遠大而言也。」也就是說江南部分佔了揚州的大部分,但並不是說揚州只有江南部分。按照這個說法,今天的揚州市又有可能屬於「揚州」。但是,《爾雅疏》對此的解釋都來源於孔安國的《尚書傳》,而孔傳是偽書,以偽書的解釋來解釋,準確性也有疑問。

《周禮·夏官司馬篇第四·職方氏》寫道:「東南曰揚州。」在這個說法中,「揚州」的範圍更大,似乎整個中國的東南地區都屬於揚州,但具體範圍則比前兩種更模糊,今天的揚州市可能屬於「揚州」,也有可能不屬於。而且《周禮》被部分學者認為是偽造的[2],其準確性也存在問題。後來的《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寫道:「東南為揚州。」與《周禮》的說法大同小異。

至於「揚州」因何得名,則眾說紛紜。潘寶明認為大體有四說:

  1. 有關。《春秋元命苞》云:「厥土下濕而多生楊柳,以為名」。沈括夢溪筆談》云:「揚州宜荊州宜荊」。李斗揚州畫舫錄》記:「揚州宜楊,在堤上者更大。……或五步一株,十步雙樹,三三兩兩,立園中」。在這種說法中,揚州常被寫成楊州
  2. 有關。《釋名》云:「揚州州界多水,水波揚也。」《詩經》釋文曰:「揚,如字,激揚也」。
  3. 與地氣人性有關。《爾雅注》云:「江南其氣躁勁,厥性輕揚,故曰楊。楊,揚也。」
  4. 「揚」由「」來。《周禮正義》云:「此州地苞百越,揚、越聲轉,義亦同,揚州當因揚越得名,猶荊州之與荊楚義亦相因矣」。

589年隋朝陳朝統一中國以前,「揚州」常作「楊州」,或古書「揚楊錯出」,兩者常常混用。

班固漢書·地理志》始以《職方》「九州」為制;三國曹魏孫炎注《爾雅》,始以《爾雅》「九州」為制;後世遂將它們與《禹貢》「九州」合稱「三代九州」。

此外,還有「十二州」的說法,它是傳說中時代的行政區劃制度,出自《尚書·堯典》:「肇十有二州。」谷永、班固都解釋為「堯遭洪水,天下分絕為十二州」,在禹分九州之前。馬融則解釋,舜帝在禹治水後,把禹所分的九州再分出三州,合為十二州,揚州也在其中。十二州之說為後世學者所採用,但近代學者人為這是漢代人影射武帝所置的十三刺史部而起,馬融所說的「十二州」是以《尚書》、《爾雅》和《周禮》三書的不同州名拼湊而成的。也就是說,在漢武帝之前根本沒有所謂的「九州」或「十二州」。

「九州」或「十二州」只是古書中對於古代中國的一種地域劃分,而且各種古書還不一致,它們並不是正式的行政區,而且很可能是後人的想象創造。在漢武帝以前,並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已出現「」一級的地區名稱,而「揚州」也和現在的揚州市沒有直接的聯繫。

漢代以前,這個若有若無的「揚州」的核心部分是今長江三角洲,最早出現的中心城市為(又稱姑蘇,今江蘇蘇州),吳最早為吳國首都,吳國被越國滅亡後成為越國首都,越國被楚國滅亡後仍為楚國東部(即東楚)的最大都會,曾為春申君封地秦朝統一全國後,正式把吳命名為吳縣,作為會稽郡治所(相當於省會首府),統轄着吳、越兩國的舊地,即大約今江蘇長江以南,上海、浙江全部。項羽也正是在吳縣舉起義旗,反抗秦朝統治的。此後儘管政區變動頻繁,但蘇州作為長三角地區的第一個中心城市,其地位維持了兩千多年,直到太平天國以後方為上海所取代。


森蘭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5/14 上午 11:43:45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34277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