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花木蘭:不要迷戀姐,姐只是個傳說

您是本帖的第 4748 個閱讀者
平板 列印
標題:
【轉貼】花木蘭:不要迷戀姐,姐只是個傳說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淨土門的通關密碼
等級:版主
文章:12363
積分:119884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花木蘭:不要迷戀姐,姐只是個傳說

當年我在初中學寫木蘭姐姐的詩時,怎麼看怎麼覺得不對勁,可不對勁在哪兒,說不上來。當時老師信誓旦旦,說書本沒錯。我看看書本,全是白紙黑字,好像費了很大的事才印出來,就想:人家會為了騙我一個中學生,出那麼大的勁麼?再看看上面的編者,一個都不認識,很陌生,不過就其沉默的樣子來看,好像很有尊嚴。當時我很單純,於是就信了。



如今的我,書已經看了好幾U盤,上當受騙已不下幾百次,久病成醫,終於練出了火眼金睛。回首往事,我不勝唏噓,再看《木蘭詩》,不對勁處,如見其肺肝然,歷歷在目。回想當年,我真想對老師、書本說:你們連孩子都騙,也太不講道德了吧?





一:花木蘭原來是我們的敵人



被人在報紙雜誌上、電影裡、電視中大吹特吹的我們漢人女大英雄花木蘭,原來不是漢人,而是一個標標準准的胡人。這裡說的胡人,正是岳飛所抗金人的同類,歷史上一直是我們漢人的死敵、大對頭。



要想知道木蘭姐姐的這一真實身份,就要到她的出生地——《木蘭詩》中去找。詩中有言:「可汗大點兵」,「可汗問所欲」。可汗,正是胡人首領的尊稱,我們漢人是稱之為天子、皇帝的。雖然歷史上也有漢人皇帝被胡人稱為「天可汗」,但漢家詩人以此稱呼入詩,一般不屑於稱「可汗」,都要把天加上去。要知道,老大的光榮,我們這些做小弟的也是能分點沾沾的。詩人們要是不屑於沾光,有關部門就會找他麻煩:你是替誰說話呢?我們還是敵人?由此可見,花木蘭為之賣命的,正是胡人的朝廷,而花木蘭,正是胡人士兵。



再看看《木蘭詩》的成詩時間。《木蘭詩》來自於宋人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郭編輯在集子裡已經明確說明,這是南北朝時北朝詩歌。據可信的考證,也確實是。說起南北朝,那是我們漢人的一大歷史隱痛。那個時期,胡人像滿清、日本鬼子那樣打進了中原,我們漢人差點兒遭受滅頂之災,史稱「永嘉之亂」,又稱「五胡亂中原」。老家被佔據了,一部分漢人只好從黃河邊往南跑,一直跑到長江邊,才算落住了腳。由於北邊有胡人的朝廷,南邊有漢人的朝廷,所以史稱「南北朝」。



《木蘭詩》既然是胡人的詩歌,那木蘭姐姐有可能是漢人嗎?抗日戰爭時,專門鼓舞士氣的日本文人會在自己的作品裡,把當時的某個偽軍樹為戰鬥英雄嗎?想通此節,你就不會再有懷疑。其實南北朝時,胡人對漢人一貫瞧不起,他們怎麼可能會讓漢人在這樣長的詩歌裡做主角?當然,北朝也有不少投降了胡人的漢奸文人,不過,即使他們在中間插了一槓子,也不會為漢人做宣傳,想讓人家犯政治錯誤?人家精著呢。所以說,木蘭姐姐只能是胡人。



花木蘭身份有了問題,她的英勇事跡也就有了大問題。



《木蘭詩》中有這樣一句:「旦辭黃河邊」,可見花木蘭在黃河邊行過軍、打過仗。而當時黃河邊住的,正是沒能逃掉的漢人。史書上記載,胡人佔據中原後,對待漢人,男的想殺就殺,女的想奸就奸,不要以為你長得像芙蓉姐姐,人家就會放過你,人家看你長得醜,沒來由地就會給你一刀,誰讓你不躲在家上網的?漢人不堪這樣的虐待,經常起義,胡人朝廷當然會派兵鎮壓,而派來的士兵中,就有花木蘭。實際上,當時漢人和胡人經常打仗,胡人主要的敵人,就是漢人。由此可見,花木蘭殺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漢人啊!



再從詩中看,「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策勳十二轉」,由此可見,花木蘭殺我們漢人,時間不可謂不長,人數不可謂不多,可有人還在這裡替她大吹法螺,稱她為我們的民族女英雄,你是在為誰做宣傳呢?明明是胡人殺漢人,你卻偏偏說是漢人殺胡人,看人家有能耐,就硬說人家是自己人,宣傳工作不是這麼做的!花木蘭女士泉下若是有知,看見這樣的事,也會大呼晦氣:怎麼碰上這樣的睜眼瞎?



當然,也不是說胡人的英雄不能宣傳,在戰場上殺敵原是士兵分內之事,再說,胡人也好,漢人也好,如今都是中國人,可你也不能不明真相,撲上去鼓起腮幫子就是一通猛吹啊!張冠李戴,一至於斯,可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二:花木蘭當兵原來是被逼的





其實無論是漢人還是胡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想幸福地過一輩子,誰也不想沒事幹天天去打仗。可木蘭姐姐所處的,是一個超級大亂世。樹欲靜而風不止,在這樣的亂世中,誰也過不上安樂的日子。



《木蘭詩》中說:昨夜見軍貼,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木蘭姐姐代父從軍,是因為她老子已經老得打不動仗。不然,她老子也不會讓女兒去。問題就出來了,既然她老子已經老成這樣,胡人的朝廷為什麼還要拉他去當兵打仗?並且還「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卷」字最權威的解釋,應是「次」,意思是徵兵的命令發下來十二次,每次都有她老子。



難道這是胡人朝廷徵兵工作中的失誤?要是失誤,她老子向政府申訴就行了,何必非要女兒替自己去送死?再說,失誤也不可能有這麼多次。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由於連年的戰爭,適合當兵的青壯年已經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只有老頭子、女人和像花木蘭弟弟這樣的小孩子。這也符合歷史記載。連老頭子都要拉去當兵,這是什麼樣的社會,大家去看看杜甫寫的《石壕吏》,就能更加瞭解。

征一次兵,要發十二次命令。從中也可看出當時胡人朝廷的威信是何等的低,也可看出胡人反戰的情緒是多麼得強烈。也不怪他們強烈,已經死得只剩下老人、小孩、女人了,還要「大點兵」,還要去打仗,這日子怎麼過?點點點,點你媽啊。



可不去打仗行嗎?據史記載,對不肯當兵的胡人,胡人朝廷的處罰十分殘酷,一不小心,全家玩完。在這樣的高壓之下,花木蘭的老子說不去,行嗎?他敢嗎?可這樣的老胳膊老腿,不要說上戰場,可能在半路上就死了,做女兒的實在看不下去了,只好冒充父親去從軍。做老子的沒有辦法,只好違心同意。由此可見,代父從軍,那是被逼無奈啊!媽的她被逼下海,那些王八蛋還天天替她吹噓,說她多麼自覺,多麼愛國,根本不去看人家正在往肚裡咽的淚水。這些吹牛皮拍馬屁的,良心真是大大地壞了。



詩中又說「東市買……,西市買……,南市買……,北市買…。」買一套戰具,居然要跑這麼多地方,可見當時的物資是多麼匱乏!去打仗,政府不提供戰具,還要自己買,也可看出,當時胡人朝廷財政是多麼地困難。



連年的戰爭,青壯年大批死亡,女子被逼去從軍,物資如此地匱乏,這是何等的亂世!可是那時的詩人,包括現在的王八蛋,卻都在樂呵呵地一唱三歎地讚揚女兒代父從軍的行為,不理會這完全是被逼,這是何等的沒有心肝!說他們不要臉連我自己都覺得輕。



三 花木蘭的前世今生



有人說《木蘭詩》是胡人民歌,這讓人十分懷疑。要知道胡人對文化從不在意,他們倒也有民歌,可都十分短,像這樣長的實在罕見。從詩中看,代父從軍是標準的孝道,這種思想是漢家的。當然,是人就愛父母,所以單從這一點上,分析不出真相來。不過詩中有言:「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這種政治上的隱退思想,那就真的是我們漢人文化中特有的了。


所以說,《木蘭詩》應該不是胡人民歌,而是當時漢奸文人或者是完全漢化了的胡人文人寫的。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寫這樣長的詩?



一種可能是徵兵宣傳用的。現在徵兵時,我們都能看到「一人當兵、全家光榮」、「保衛祖國、人人有責」之類的口號,古代自然也這樣。文宣工作歷來重要。這首詩的含義很明顯:人家女人都去打仗了,你們男人還躲在後方,像話嗎?



只是這首詩作為此類宣傳品,有一些致命的缺陷:沒看到人家是被逼的麼?所以這一可能不是很大。再說口號應該短小有力,太長反而不美,雖然人家已是漢奸,但也不會勤快到這種地步,都懶著呢,都是能應付就應付。



那麼第二種可能就大些。從這首詩一直在紙上保留到現在以及當時還被配上音樂來看,它應該是寫給當時的皇帝或者高級官員的。

老是打仗,兵又征不到,首長很著急,後果很嚴重,政治任務就被佈置下去了:要保證首長吃好玩好。北朝作協裡的文人們趕緊坐下來,開始集體創作。吃好那是御廚房的事,屬於低級的,我們文人,當然是滿足首長精神生活。於是大家都絞盡腦汁想點子。



嘿嘿,首長不是為男人不肯當兵煩心嗎?那我們就寫個女子當兵的事。你想啊,女子都去當兵了,這兵源還用擔心嗎?並且這女娃子還十分兇猛,男人都不是她對手,殺得南方那幫漢人屍橫遍地,功勞在冊子上都寫滿了。更妙的是,功勞雖多,可這孩子保持了普通勞動人民的淳樸本色,什麼官都不要,整個一傻帽,活脫脫一個工具,不,一個兵器,朝裡面那些天天吵著要陞官的武將簡直不能和她比。



詩成,譜曲,首長聽完後笑沒笑,我們不知道,不過詩就這樣出世了。南北朝時,南方文人普遍瞧不起北方的,認為他們沒有風骨。這幫應聲蟲還不服氣,為了爭一口氣,還喊著要得番邦的懦夫背耳獎,也不拿個鏡子照照。我呸!



以上言論,全屬猜測,如有暗合,只說明你心懷不軌。因為歷史久遠,誰也沒法說清《木蘭詩》究竟是怎麼來的了。但不管怎麼說,木蘭姐姐帶著最初的形象出現了。



隨著歷史的發展,從隋唐到宋朝,一些文人好了傷疤忘了疼,把南北朝時漢人的傷痛忘了個精光,當他們帶著獵奇的眼光看那個時代的作品時,忽然覺得《木蘭詩》挺不錯,題材新穎,還有孝道思想,於是將這首詩改編一番後,收進了詩集,這也是我們現在能在裡面看到「天子」、「明堂」等漢人物事的原因。這時木蘭姐姐的形象發生了第一次變化,但總的來說,並不是很大。



到了上個世紀中期,花木蘭的形象又發生了第二次變化,這次變化可謂翻天覆地。中國以前男女的分工是,男人在外工作,女人在家勞動。不知道是勞動力不夠用,還是有人覺得讓女人在家那是偷懶,於是一場和國外女權運動同工異曲、同床異夢的「婦女也頂半邊天」運動開始了。在這場中國式的女權運動中,木蘭姐姐搖身一變,唱著「劉大哥說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登場了,儼然成了代言人,讓一些婦女同志欣喜不已。這群傻老娘們,被人哄出去做苦力,還以為佔了大便宜。怪不得人家說女人頭髮長見識短,信夫!

又過去了不少年,忽然好萊塢的影視商人看中了這個題材。木蘭姐姐做完代言,又進軍影視業,形象又發生了第三次變化,成了東方文化的代表。



到了現在,在國內,她的形象已經開始大雜燴,裡面混合了孝道、隱退、獵奇、女權主義者、武功高深者等等元素。以後她會不會成為超級撒亞人,還真難說。



一千多年過去了,亂世人不如太平犬的歎息、亂世人的痛苦,被時間塵封得嚴嚴實實。今天,我掃去塵埃,將之一一考證列出。花木蘭的真實情況,以及她從軍時的痛苦與無奈,我也將之一一還原。木蘭姐姐泉下若是有知,也定會誇我慧眼如炬吧!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2/11 上午 10:58:52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