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驚人的真相:順治帝被鄭成功炮斃於廈門

您是本帖的第 6891 個閱讀者
平板 列印
標題:
【轉貼】驚人的真相:順治帝被鄭成功炮斃於廈門
小馬哥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遠離菸毒
等級:版主
文章:1552
積分:1695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18日
 用支付寶給小馬哥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驚人的真相:順治帝被鄭成功炮斃於廈門

順治愛新覺羅.福臨死因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懸案之一,清朝記載對此避而不言,民間一般采信五臺山出家之說,而不少學者傾向于史學家孟森提出的死於天花說。最近,一份新發現的史料為順治之死提供了又一種說法,而且是最聳人聽聞的說法:順治被鄭成功軍隊斃於廈門。


此前被正史廣泛認定的相關史實是,1660年5月,鄭成功在南京打了敗仗,退守廈門。

清朝趁機派大將軍達素集中廣東、福建、浙江三省兵力攻打廈門鄭成功的軍隊。經過激烈戰鬥,1661年2月,海門、高崎、鐘宅三路清軍都被鄭成功擊退。儘管沒有任何正史提及順治參與了此次軍事行動,但這份新發現的史料顯示,順治正是在這次戰役中被炮擊身亡。


這份史料是一本名為《延平王起義實錄》的手抄本,是泉州南安的鄭成功宗親鄭夢彪從鄭氏後人手中得來的。由於手抄本年代久遠,內容文字晦澀難懂,鄭夢彪將影本委託鄭成功研究專家、廈門鄭成功博物館原副館長張宗洽進行研究。張宗洽在研究過程中,意外發現了兩段直指順治死於廈門的驚世之言。


張宗洽先生用“石破天驚”來形容這兩段文字的發現。他認為,以往關於順治死因的種種說法均多可疑之處,因此其至今仍是懸案。此次新發現的史料到目前為止雖仍顯單薄,但肯定是為史學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因此意義極為重大。經過對幾種說法的比較,他本人覺得順治死因的這一新說更為可信,但要完全揭開其歷史真幕,還需要作大量研究工作,包括對新史料可信度的論證,對相關史實的考證,等等。他介紹說,他已經將這部分史料以及自己的初步研究結果寄給了北京的著名清史學者何齡修先生,希望相關的研究工作能得到國內史學界的共同參與。


順治被鄭成功炮斃於廈門?
在張宗洽家中,記者見到了這本手抄本的影本,與順治之死有關的兩段文字赫然在目。


其一為:“有人密啟藩主以高崎之戰偽帝順治實在思明港被炮擊沒,達素秘密而不敢宣,及京中查無下落,召達素回京,達虜懼罪自殺。至是太子即位,宣順治於正月崩者,偽虜之伎倆也。藩曰:余亦計之,但當時恍惚未敢再信”。譯為今文即:有人密報鄭成功,順治皇帝是在廈門思明港被炮轟而死的,大將軍達素不敢公佈這一消息,京城中查不到順治的下落,召達素回京,達素畏罪自殺,後太子即位,宣佈順治駕崩,這是朝廷掩蓋的手段,鄭成功說:“我也意識到了這點,但當時覺得恍恍惚惚,不敢相信”。


其二為:“初太師在京屢以書諭藩招撫。藩不肯,然虜順治亦不之罪也。至是順治崩,執政者與太師有隙,遂對虜太子諫以藩能擊崩主父,我皇豈不能殺害其父乎。虜太子納之,至是新即位而太師遂遇害。”文中所說太師即南明太師鄭芝龍降清後,初到北京時,屢次寫信勸鄭成功投降都以失敗告終,但順治只是將他軟禁,沒有治罪,順治死後,輔臣蘇克薩與鄭芝龍有仇,向太子建議:“鄭成功可以用炮擊死我們的先皇,皇上難道就不能處死他的父親嗎”?太子採納了他的意見,即位不久後,鄭芝龍就被處死。


此外,除了這兩段直證順治死因的文字,還有一段相關文字,也為以往鄭成功研究資料中所未見。其文為:“報偽朝順治崩,太子即位,是為康熙。藩喜曰,偽朝大喪,且達素新敗,虜必無暇南顧矣,我當速取公夷為根本地,然後再圖北征。”張宗洽先生認為,這段文字解釋了鄭成功對攻台時機的選擇,具有相當高的史學價值。


順治之死的幾種舊說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八,大清帝國第一位入主中原的天子福臨告病身亡。其子玄燁即位,就是清聖祖康熙皇帝。然而不久,有關順治帝出家的消息就在民間廣為流傳,演繹頗多,給順治之死染上神秘色彩,成為迄今仍無法定案的歷史之謎。《清史稿》、《順治實錄》、《清實錄》等清官方的史冊中,關於順治之死僅有寥寥數字,語焉不詳,給人諱莫如深之感。


  

野史與民間傳說最廣的說法,是順治因一代名妓董小宛去世而遁入空門。而據史書記載,董鄂妃確有其人,卻並非董小宛。董鄂妃出身于滿洲世族之家,“年十八,以德選入掖廷”,備受寵愛。順治十四年,董鄂妃誕下皇四子。次年正月此子不幸夭折,董鄂氏傷心欲絕,染病不起,不久後病逝。


與傳說不同,一些非官方的史書則說順治因病而逝。清史學者孟森提出的“天花說”即以此為依據。《平圃雜記》對此亦有詳細記述:順治十七年底,福臨染上天花,禮部奉旨宣佈免去元旦大朝慶賀禮。正月初二,順治為祈求佛法庇佑,親自把最寵愛的太監吳良輔送到憫忠寺剃度,作為自己的替身。正月初四,朝廷正式向文武大臣宣佈皇帝患病。初五日,宮殿各門所懸的門神、對聯全部撤去。接著傳諭全國“毋炒豆,毋點燈,毋潑水”,並下令釋放所有在牢囚犯,以祈祝皇帝康復。初七日夜,福臨死於養心殿。


廈門市文史界專家初步考證後認為,這本《延平王起義實錄》的可信度相當高。


本書的抄錄者是鄭成功的九世孫鄭叔成,抄於1912年。鄭叔成在前言中注明,《延平王起義實錄》抄錄了四部原稿的內容,即《延平王戶官楊英從征實錄》、《海紀緝要》、《海外孤忠錄》和《鄭克土爽檔案》。後兩部都已失傳,至今未被發現。與順治死因相關的段落,均出自第一部原稿《延平王戶官楊英從征實錄>


據瞭解,《延平王戶官楊英從征實錄》一書其實並非首次發現。其一手抄本早前為鄭氏子孫世代秘密收藏,因年代久遠,已多處遭到蛀蝕。中華民國二十年(西元1931年)5月,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北京印刷出版了這本書。上世紀80年代,廈門鄭成功研究會第一任會長陳碧笙根據一些新發現的內容將之補充完整,並將該書改名為《先王實錄校注》,加入標點符號後另行出版,與《海紀緝要》、《海上見聞錄》同時成為現今研究鄭成功最重要的史料依據。


令人不解的是,這本在史學界流傳已久的《先王實錄校注》中對順治死因隻字未提,而我市的鄭成功研究者、浸淫該書二十多年的張宗洽先生經過認真對照後發現,這本新發現的神秘手抄本中,除多出了上文中提及的順治死因之說外,其餘內容均與《先王實錄校注》基本一致,而且更加詳細完整,恰到好處地補充了原先因殘缺而無法推斷的字句,即使多出的三段文字也言之鑿鑿,與上下文銜接貫暢。從文字上推敲,並未有作偽之嫌。他由此認為,手抄本《延平王起義實錄》具有相當的可信度,很有可能抄自最為原始的手稿。而《先王實錄校注》的前身《延平王戶官楊英從征實錄》同樣經傳抄而來,是否是早先的抄錄者出於某種目的,故意將順治皇帝的死因略去,以掩天下人耳目?


順治新死因的幾點佐證
“順治被鄭軍炮斃於廈門”的新說,雖然尚無更多技術上的支持,但是從情理上推論,這種可能性並非不存在。在同以張宗洽先生為主的幾位史學研究者多次討論,並加上記者自己的推測後,我們在此提出幾點猜想,在此新說尚未定論際,與讀者一起把它作為歷史趣聞來分析分析。


其一,順治可能親征鄭成功嗎?
順治對鄭成功,一直是持拉攏態度,希望以招撫平亂。《先王實錄校注》記載,順治曾寫信給鄭成功,信中批評多爾袞把鄭芝龍扣押的行為,並向鄭成功道歉。此外,鄭成功在南京吃了敗仗後,曾派手下外交官蔡政到北京晉見順治,與朝廷就招撫之事談判。談判未果,順治並不為難,還遣其出京,建議他到江南和地方官員談談。


年輕的順治在朝中施政難以放開手腳,主要是受到以多爾袞為首的一干朝中老臣的壓力。在對待鄭成功的問題上,順治和多爾袞意見相左。順治曾在給鄭成功的信中批評多爾袞,而順治遣蔡政出京後,蔡政遭到朝中實權人士的追殺。順治是位有心作為的皇帝,可以想像他對此的不滿。隨大軍南下親征,一是可以離開朝廷,充分做主,二是董妃新喪,他借機散散心,都說得過去。史書之所以沒有記載,恐怕也是因為此舉太過草率,順治覺得正式提出,勢必遭到朝中要臣的反對,乾脆秘密從軍。滿人初入關內,許多皇室的規矩都未諳熟,順治此舉雖然在今天看來難以理解,但卻未必無此可能。


  

其二,清軍敗退,原因蹊蹺


順治此次隨軍征討鄭成功,兵力上是占絕對優勢的,而且清軍有全國的大後方,鄭軍僅據一大陸死角死守,勝負似乎一判即明,這也是順治敢於隨軍前往的前提。然而,清軍從1660年7月開始,至次年春敗退,連續數月未能拿下,幾乎有些不可思議。一方面由於鄭成功用兵有方,另一方面,或許是因為順治有政治方面的考慮。


以這樣懸殊的兵力對比,清軍在圍攻數月之後拿下鄭成功,從軍事上來講應該不算難事,但是何以卻讓鄭軍取得大捷,進而敗退?應該是由於清軍內部出現了重大變故所至。而這個重大變故,是不是就是順治之死呢?由於重要人物陣亡而退兵的情況,在中國歷史上曾多次重演。西元1256年,元兵圍攻合州釣魚城,圍城五月,城即破時,御駕親征的元憲宗蒙哥被流矢擊中身亡,元軍遂退。


此外,清正史對這場戰役的態度也非常耐人尋味。《清史稿·世祖本紀》中,對鄭成功的軍事行動一直記載詳盡。鄭成功部將每一次投降的行動都被記錄在冊,而順治十六年八月那場清軍得勝的江南之戰,竟然用了兩百餘字記錄。相比之下,後來戰役規模更大的廈門之戰除了開始“十七年秋七月,壬午,以羅為安南將軍,率師征鄭成功。”外,幾乎全無下文。


其三,順治為何突然淡出史冊?
翻查《清實錄》中有關順治的歷史,也可得到一些印證。自1660年10月份以後,順治就未曾被正面提及,只是偶爾幾筆帶過“上諭……”,即皇上手諭的內容。而到了12月,已三、四年深居慈甯宮,不再過問朝政的皇太后又重新出場了,“皇太后慈諭”開始多了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順治對董鄂妃的忌日無比重視,書中數次提及他親自派遣官員等前往祭祀,12月初皇太后還“譴公遏必隆祭端敬皇后”,不久後卻表示對此事不再過問了。另外,從10月之後,書中關於這次出兵廈門的情況和結果也再無隻言片語,不能不讓人起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8/4/20 上午 09:59:5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1563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