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國民黨軍事力量的內戰失敗原因

您是本帖的第 10218 個閱讀者
平板 列印
標題:
【轉貼】國民黨軍事力量的內戰失敗原因
ppo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李小龍唯一傳人
等級:版主
文章:2045
積分:21864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10月9日
 用支付寶給ppo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國民黨軍事力量的內戰失敗原因

軍事力量的內戰失敗原因ZT

  以往各種著作中述及解放戰爭時,大多認為1946年夏擁有430萬軍隊。幾百架飛機、幾百艘艦艇的國民黨軍隊在軍事上佔有絕對的優勢。但筆者根據所掌握的資料及個人的研究,認為這種觀點是值得商討的。


  國民黨當時的確是有較為強大的人力物力、有美國的支持、有日軍的遺留裝備,但這只是戰爭的強力而不是直接的實力,國民黨軍事實力被遠遠高估。

  46年夏季的國民黨軍事實力遠不如人們想像的那樣強大,在從戰略思想到戰役戰術、從後勤補給到軍制訓練都有很多嚴重的問題,甚至在歷來被認為最佔優勢的武器裝備方面也並不適應這場戰爭的需要。可以這樣說——在1946年夏季內戰全面爆發時,國民黨方面沒有將其大部分戰爭潛力轉化為實際的作戰實力,其在軍事上的某些方面實際處於劣勢,而另一些方面未能發揮其優勢,國共雙方戰爭實力的天平一開始就傾向共產黨方面,戰爭的結局在開戰時就已經定論。

  一、力量的擁有

  軍事力量的擁有並非是指軍事人員和裝備的多少,更重要的還有人員的士氣與訓練程度,武器裝備對戰爭的適應性及部隊的後勤保障能力等等。

  先就戰爭的最基本條件“人”而言。國民黨方面雖然擁有430萬軍隊,但它包括了近百萬後方人員,一百多萬的作戰能力很差的非正規部隊,其實際可用於野戰的正規部隊不過二百余萬。抗戰結束後,國民黨既大肆裁軍(並不單指雜牌軍,也包括非同一系統的嫡系部隊),將大批有作戰經驗的軍官和士兵趕出軍隊。僅以第1戰區為例:在1945年末至1946年初,就將78軍裁撤,嫡系10軍與89軍編並為整3師,陝軍38軍與96軍合併成整38師等。同時有收編戰鬥力很差的偽軍,例如在山東收編偽軍吳化文部,裁減抗日有功的東北軍)。更為嚴重的是按派系、按實力、按關係裁減部隊,更加重了國民黨軍隊慣有的保存實力的風氣。不是將得到的補充人員和裝備編入缺編的老部隊,而是將其組成新的部隊(包括使用老的番號),就是五大主力中的整74師在孟良崮戰役時,僅步兵就缺員三千余,應有的36門美制山炮只有28門。結果有的老的有戰鬥力的部隊由於作戰而大量失血,戰鬥力迅速下降;而新編的或是重建的部隊由於缺少戰鬥經驗而被很快擊敗(比如新建的整3師、整66師)。對軍官的提升也不很合適。大批作戰有功的軍官大多被升為副職,而大批正職被老朽無能的軍官所佔據,而這些有功也有作戰能力軍官提升後所遺的位置,又被年青而沒有作戰經驗的軍官所佔據。結果形成惡性循環,使部隊的作戰指揮能力越打下降得越快。反觀共產黨方面在抗戰結束後迅速整編部隊,完成軍隊的正規化,使之適應于未來的戰爭。包括在數月中將零散的團營級單位組建成軍師乃至兵團一級的正規軍,勇於將老朽無能或是不適應近代化作戰的司令官調離實際指揮為止,提拔資歷不深的年青幹部指揮實戰;勇於裁減那些哪怕是齊裝滿員的作戰不力單位,補充只剩骨架子的有功部隊。如此相較,強者越戰越強,弱者屢戰屢敗。

  其次就軍隊的主要武器裝備來說。在中國軍隊與日軍作戰中,日軍傷亡大多是因迫擊炮造成的,而據戰後統計在華戰死的日軍將領也絕大多數死於迫擊炮彈,足見國共雙方對迫擊炮的運用均佳。而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隊不但未能繼續發揮這方面的特長,還打量削減部隊迫擊炮的配備,首先將重迫擊炮從軍師兩級裁掉(少數雜牌軍除外),代之以美制山榴炮或日制山野炮。後又減少團以下單位的中輕型迫擊炮數量,代之美制無後坐力炮、戰防槍、火箭筒等。共產黨方面又沒有坦克和裝甲車,也少有碉堡來當靶子,這些新式卻沒有目標的武器給解放軍繳獲後,卻正好用來打國民黨軍的碉堡和坦克。共產黨方面不但使用繳獲的各種輕重迫擊炮,還自製中輕型迫擊炮加強火力;而國民黨方面卻以裝備少量山野榴炮為滿足。其實國民黨軍就是美械主力師或整編旅也只轄8-12門75mm山炮,軍或整編師轄8-12門75mm野炮或12門105mm榴彈炮,都難以支援軍或師的整個攻擊正面。這樣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陸軍的裝備對面攻擊能力是加強了,對點目標的能力則明顯下降。換句話說,新的裝備更適合對已經投降的日軍作戰,而對共軍作戰是獅子打蚊子,是根本找不到作戰目標的武器。


  從1944年起,國民黨主力部隊開始裝備美式武器,在抗戰結束後又裝備日制武器。軍方由於得到新式美械裝備,遂將原有裝備從主力部隊中淘汰。但是除駐印軍等少數部隊外又沒有進行系統的訓練及實踐,部隊對美械裝備的熟悉程度遠未達到標準,甚至五大主力的5軍、18軍、74軍也僅對部分軍官與軍事做了2-4周的武器訓練,在絕大部分官兵基本上沒有瞭解新式裝備的情況下就投入實戰;而且美械裝備由於強調火力的迅猛,彈藥消耗很快,對野外後勤補給的要求很高,這恰恰是國軍後勤的主要缺點,結果在實戰重美械部隊經常發生彈藥不足的情況,嚴重影響了部隊的作戰能力,在戰爭後期還出現了部隊被迫將部分美械武器又換成國械以提高戰鬥力的情況。例如魯南酣戰,整編26師附第1快速縱隊只打了一夜就用光了彈藥被迫突圍被殲;魯中作戰,整74師被圍一日,就請求空投補充,最後糧彈無著被殲。而這兩支部隊分別擁有汽車團和輜重團,是國軍野外補給能力最強的部隊。淮海戰役前,甚至嫡系主力第5軍也重新裝備國產步槍、迫擊炮等以解決彈藥補充問題。

  陸軍發生的問題自然延及空軍方面,國民黨空軍在抗戰中後期重新裝備,但得到的美制飛機卻很成問題。重型轟炸機B-24/25是用來對面目標進行轟炸的,是對敵大城市、大工業進行戰略轟炸的;而共產黨方面只有少數城市,根本沒有大型工業設施或軍事基地,於是這些重型轟炸機只好去炸那些還不夠炸彈錢的目標。輕型戰鬥機P-40,P-47,F-51等是用來與敵方戰鬥機空戰,攻擊敵轟炸機奪取制空權的,而事實上南京政府的戰鬥機飛行員的確在練習空戰,好像延安方面也有支強大的空軍。新式偵察機本來是很有用的武器,可以對敵方的戰線與縱深、前方和後方進行廣泛的偵察活動,但美方並沒有將怎樣使用這些新式技術裝備教會國民黨方面,沒有高性能雷達、沒有快速攝影機、更沒有照片辯讀員,偵察機飛行員只要用老式的目視觀察,而這僅有的偵察能力,空軍也未好好利用,將偵察機派去執行其他使命,比如當輕型轟炸機、聯絡機、運輸機、教練機等,結果國民黨軍在戰爭中依舊象瞎子、聾子到處碰壁。而對共產黨的戰爭中最需要的對地攻擊機(俯衝轟炸機)卻一架也沒有,國民黨空軍在實戰中勉強用戰鬥機代替,但因飛行員從未學過俯衝轟炸,更沒有對地集束火箭、凝固汽油彈,哪里談得上命中精度和攻擊效果。所以擁有幾百架作戰飛機的國民黨空軍在戰爭中除了空運外根本沒有值得一提的記錄。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8/3/12 上午 11:12:58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1563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