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觀賞。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討論版電子書(Life論壇) → 靜涵老師文集_禪宗音聲修行法門初探

您是本帖的第 4572 個閱讀者
平板 列印
標題:
靜涵老師文集_禪宗音聲修行法門初探
小師兄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3197
積分:4024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13日
 用支付寶給小師兄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靜涵老師文集_禪宗音聲修行法門初探

禪宗音聲修行法門初探

               作者--賴靜涵
   

前言

 

漢傳佛教除了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是一大特色外,另一個重要特色就是音聲法門,舉凡持咒,誦經,科儀,念佛等等都是。筆者在撰《梵唄史談》之餘,發現漢傳佛教包含禪宗在內,幾乎八個宗派都有音聲法門,更重要的是,祖師們運用音聲法門來作本宗主要修行法門的助緣是以發心想將以各宗音聲修行法門作為研究對象,不僅想要明瞭各宗課誦(經、咒與佛號)的情形,兼以明瞭各宗運用音聲法門的目的及原理。以資增益修行用功。在此冒昧為文,懇請十方指引。

 

一、禪宗的音聲修行樣貌

 

傳統禪門以「不立文字,見性成佛」,以及「蕩相遣執」作主要宗風,但也不偏廢音聲法門。念誦經典,持誦咒語,本來在禪宗裡不是主要的修行法門,但是寺院生活當中重要的日課之一中國佛教的禪宗的課誦內容,全以《清規》為主,也就是百丈懷海禪師立下的《百丈清規》。從這部《清規》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禪門有舉辦法會,如「祝厘」這種為國家舉辦法會,所需要持誦的經典就有:

 

1.        《大方廣佛華嚴經》

2.        《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

3.        《大乘妙法蓮華經》

4.        《大乘金光明經》

5.        《大乘金光明經》

6.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7.        《大乘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8.        《大仁王護國經》

 

由以上可知禪門當中流行諷誦的經典,然而,在《百丈清規》規定當中也不只有持誦經典,也有咒語,舉如《楞嚴咒》、《大悲咒》等。可知百丈禪師立下的禪門音聲法門的課誦,已經是經咒並重的情形。

 

到了明代,禪門的課誦有所增加,明末藕益大師制定了「諸經日誦」的儀軌,可惜該書已經散(據《耦益大師全集》當中收錄的《序文》指出),因此尚未見到全貌。但我們現在還可以看到的明代禪門課誦,現存於日本的《黃檗清規》當中就有記載禪門念誦情形:

 

1.        早堂(早課)誦《楞嚴咒》和《心經》,並有繞佛念佛修持。

2.        晚堂(晚課)誦《佛說阿彌陀經》、《蒙山施食》、《往生咒》、《心經》、《普賢警眾偈》。

3.        每月遇十四、三十羯磨夜誦念《彌陀經》,並跪念《八十八佛懺悔文》。  

 

由於《黃檗清規》是公元一六六一年寫定,可知該書記載的是明代後期的禪門儀規,這部清規是福建省福州黃山的僧人,隱元禪師從黃檗山傳到日本,後來的日本佛教禪宗寺院制定清規,基本上都以此作為重要範本。從它的時代與面貌上來看,應該是屬明代叢林的清規。就其內容來說,可以說是現代禪門課誦「五堂功課」早課有兩堂:《楞嚴咒》為一堂,《大悲咒》及十小咒為一堂;晚課有三堂:《彌陀經》一堂,《大懺悔文》一堂,及《蒙山施食》一堂的雛形。其中《黃檗清規》當中出現一些類似《爐香讚》類型的唄,這顯示現代的禪門課誦於茲成形。

 

現在中國佛教使用寺廟課誦的內容是以禪門的課誦為主,加上淨土宗的佛七儀軌,及重要儀等等其他課誦。這些基本上都是來自《禪門日課誦》,也就是江蘇常州天寧寺課誦本。這本課誦本內容包含了當時禪門使用的全部課誦。由於明代的佛教唄,率多以常州天寧寺作為主要範本,故天寧寺課誦本自然成為全國各地禪寺,甚且是漢地寺院日課重要規範。

 

因而我們可以約略看出,禪門音聲法門的發展,除了固定節日的法會以外,有日課的部分,如《心經》、《彌陀經》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百丈清規》當中還規定了《楞嚴咒》與《大悲咒》等咒語,使得禪門除了坐禪,誦經以外,又有持咒。

 

但是,按理說,一向就重視參禪的禪宗,為何有「課誦」的產生?甚且不僅是誦經與持咒,甚且有儀加入,成為禪門日課誦的內容?固然《百丈清規》的規定與當時佛寺的風尚有很大的關聯,並且部分誦經內容也不盡然與禪宗教旨有絕對關係。可是禪門有「課誦」出現,這顯示音聲修行在禪門當中居有重要的地位。

 

二,禪宗音聲修行原理以《六祖壇經》為宗

 

說到禪門之所以會有今天這樣的念誦儀軌,首先是來自六祖慧能大師的開示,加上歷代祖師增益而成。但六祖以前,達摩大師以來到五祖,除了以經(《楞伽經》、《金剛經》)印心,及心地功夫的偈頌外,有關念誦經典的開示並不多見,大多都是提到以經典印心的部分,很少提到念誦經典與參禪的關係。直到六祖慧能大師,才有這方面的開示,因此我們可以說,禪門音聲修行的教學軌範是六祖大師奠定的。

 

六祖大師對於禪門修行法門並沒有固定形式的規定,他訓勉徒眾,除了參禪以外,也不應偏廢多聞。在《六祖壇經•懺悔品》說:

 

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由此可知,六祖大師主張不是拘泥在禪坐上去「沉空守寂」,為了能夠「識自本心」,應當要「廣學多聞」。這就是禪宗教學「大機大用」的活潑精神的開顯,舉如山河大地,瓜熟蒂落,甚且棒嚇等等都是直指人心的禪機。持誦音聲的教法自然也是禪機的部份。六祖大師教人持誦經典,及種種頌,主要目的就是教人「識得本心」。事實上,今天禪門課誦森然羅列,基本上都是根據六祖大師的開示作為範本,而由歷代祖師增益內容而成。

 

(一)「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首先我們來看,今天台灣佛門早課,在《心經》之後通常都要念誦「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這和六祖大師教人持誦「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有關。《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說:

 

「師坐,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復:『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 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

 

順此而說,念誦「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的目的是「使汝等各得智慧」。因此今天佛門的日課誦都有念誦「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目的也就是要求開智慧。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六祖大師教人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並非口就算了,而是要懂得參「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的真實義。原來念誦「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是和「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有關。這就不難看出,六祖大師持誦教學的風格,是要弟子們邊念邊參,唸唸成念,以念助參,使行者能夠掌握「識得自性」作為宗旨,破參入道,這就是禪門念誦的大機大用。

 

六祖大師開示的念誦「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的法要重點在於要眾生識得:「自性般若」,「自性般若」的重點在於「自性真空」,自性能含萬法,是「摩訶」的真實義。他說: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了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即一切;來去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運用般若能夠生出一切法門,因此六祖大師稱讚「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無上法門,並且是「變三毒成為戒、定、慧」,能夠生出八萬四千智慧: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煩惱塵。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若無塵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即是見性成佛道。」

 

從六組的開示,我們可以了解,「自性般若」是六祖宗旨。六祖要人念誦「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一方面就是念誦,目的就是參究「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達成「悟此法門」,也就是「無念、無憶、無著」等的「見性成佛道」。換句話說,其實念誦法門也能夠用作參禪的心要。念誦『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了解心包虛空義理,有助於參透「見性成佛」之道。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2/1 上午 07:49:47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937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