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觀賞。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討論版電子書(Life論壇) → 以持律為主的音聲法門修行-律宗篇(賴靜涵)

您是本帖的第 4513 個閱讀者
平板 列印
標題:
以持律為主的音聲法門修行-律宗篇(賴靜涵)
小師兄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3197
積分:4024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13日
 用支付寶給小師兄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以持律為主的音聲法門修行-律宗篇(賴靜涵)

以持律為主的音聲法門修行-律宗篇

 

賴靜涵

 

畢生學佛所為何事?滿菩提願也

律宗的精神,就是提醒我們

學佛猶需清淨梵行,則解脫之道如履坦途

 

事實上,律宗的音聲修行法門研究也十分困難,和過去一樣,屬於該宗寺廟的儀規幾乎不存,相關史料也十分難覓,就連專著也不多。由於「會昌法難」以後,律宗遭受打擊而式微,並且從元代以後,全國寺廟律儀已然統一在《百丈清規》之下,想要研究律宗原來的寺廟儀規已經是不可能了。然而,筆者卻在坊間買到了清代律宗祖師,源諒所撰寫的《律宗燈譜》,這才使原先幾乎要放棄的研究透出了一線曙光。因此這次研究是從《律宗燈譜》開始,再透過南山道宣律師的各種專著,才能窺得幾許堂奧。其實筆者對於律宗的了解事實上有限,本文的撰旨意在拋磚引玉,還請大家不吝賜教。

 

一、律宗成立因緣

 

佛教的「律」,即為「戒律」。所謂的「戒律」就是以「身、口、意」三業為主要對象,透過種種行儀來作收攝與淨化的功夫,此功夫即為「戒律」。由於此三業都是在「心」來指揮下造作出種種業果。然則散亂的心造成放闢邪恥,其結果非常可怕。《遺教經》說:「五根者,心為其主,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為了淨化三業,斷絕生死道中的業緣業因,佛陀制定戒律,建立了威儀,目的就是要達到究竟解脫。因此戒律就是佛法生活化的具體展現,持守戒律就是佛教「修行」的根本定義。

 

本來戒律的產生是種種因緣所致。佛陀的時代,僧團和合,對於律儀內容尚無爭議。然而隨著教團日益擴展,再加上各地風俗習慣的不同,教團之間的法義與戒律開始出現差異。印度佛教在世尊入滅以後,慢慢就進入了部派時代。不同的部派,也意味著不同的戒律。《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僧祇律》、《解脫戒本經》與《菩薩戒》等等都是流行在印度僧團的戒規,相關典籍也在道宣律師以前傳入了中國。但是戒律始終在印度並沒有獨立為宗派,反而附屬在各派的教義之下以多元的現象呈現。面對這個問題,中國佛教的首要工作就是整理與融攝。南北朝以來,祖師們競相提出解決的方案與見解,成為推動佛教本土化的重要進程,終於到唐代發展出了決定性的成果。終南山釋道宣以「四分律」為主體,將各種戒本重新整理彙整,並使原來的小乘律儀會通大乘菩薩道,主張「一戒具萬行」、「一行攝諸戒」乃至「一念頓超三祇」等教,以專持戒律,並誦偈咒與修戒觀,以期證得大覺之妙果。使得戒法合於菩薩道地行持,同時融入國情俾使國人能夠遵循,戒律重新再受到重視。漢傳佛教律宗的基礎於是奠定,而道宣律師的貢獻宏偉,後人尊稱他為「南山律祖」。

 

雖說律宗是以持律為主,行住坐臥都符合儀規為要務,事實上是為了定與慧的修持。持戒的消極層面是在防止種下惡因,但是積極作用是設定便利成就的環境,始能迅速契入定慧之道。這個觀念,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很大,連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禪宗也立下了清規,從這裡可以了解到戒律的重要性,這是南山律宗對中國佛教的貢獻所在。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1/8 上午 07:56:42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