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淨化情慾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5)
----  【轉貼】不再存留恨意的「檔案」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5&id=51614)

--  作者:gs012300
--  發表時間:2017/4/17 上午 04:57:02
--  【轉貼】不再存留恨意的「檔案」

青松集


不再存留恨意的「檔案」

  小朋友們的心中,似乎不容易藏有懷恨,才看他們吵成一團,不久,又嘻嘻哈哈地玩在一起了,大人們卻是不容易有這種單純天真的心境。

  可以常常如此思惟,向小朋友學習,讓自己的心中不再存留恨意的「檔案」,不愉快的事情過去了,就像一陣風吹過一樣,不留絲毫恚恨的痕跡。


普天下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

  要這麼思惟:普天下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

  報紙上刊登過這麼一則事實:董冬雄被告盜取銀行八千元,判了七年徒刑,三年半後原兇認罪,才知道他是清白的受害者,董冬雄寬恕原兇,及那些不聽他辯白的人,也不申請賠償。


恕心養到極處,只看世間人都無罪過

  古德云:「恕心養到極處,只看世間人都無罪過」,可見長養寬恕的心到了極點時,看世間人都沒有罪過。


長養慚愧心,不以瞋報瞋

  有些人會振振有詞地發脾氣,認為敵人十分可惡,對方先傷害了自己,自己反擊有甚麼不對呢?事實上自己再怎麼有道理,心中堆滿了瞋恚惱怒的情緒,就是自己有所不對。

  首先我們要認識清楚的是:觸惱別人,並不是我們理所當然應當起的煩惱。發現自己心懷瞋恚,而企圖觸惱對方時,應當長養起慚愧心,慚愧自己於心中起了不應起的煩惱,而停止傷害怨家,反擊對手。


 •摘錄自•《心靈世界•青松集合刊》如覺法師著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  作者:gs012300
--  發表時間:2017/4/18 上午 06:29:16
--  

青松集

對治瞋恚

  簡而言之,對治我們的瞋恚習氣,乃是以忍辱對治忿恚,以不念舊惡對治懷恨,至於以瞋報瞋及損惱逼害的情緒,我們就須要培養「一切怨害,慈心相向」的「以德報怨」之美德了。

瞋恚的過患及止息瞋恚的好處

  我們可以首先思惟瞋恚的過患:對自己而言,瞋恚會讓我們失掉戒定慧的功德,身心熱惱不安穩。對別人而言,瞋恚會令我們和別人結下惡緣,不利菩薩道的開展。

  為甚麼要調伏瞋心呢?對自己而言,調伏瞋心可以由戒生定而發慧。經上提及「持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能如實知、如實見→厭→離欲→解脫」,可見持戒是解脫的基礎,持戒可以心念不再後悔,心生歡悅,進而產生定力,而有智慧可以觀照諸法實相,獲得解脫。對我們周遭的人而言,止息瞋恚可以幫助我們廣結善緣,利益眾生。如果我們瞋恚心重,到處樹立敵人,自度尚且不能,如何談得上度化眾生呢?

怨怨相報,惡緣永遠無有了期

  就菩薩道的慈悲精神而言,即使別人待自己不好,自己都要待別人好。經云:「若以怨止怨,是怨終不息」,怨怨相報,是永遠無有了期。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觀念。

  許多人誤以為復仇是一件很快意的樂事,痛罵敵人一頓,可以發洩滿肚子的悶氣,可是往往只是把彼此的惡緣結得更深而已,對解怨釋結一點幫助也沒有。下輩子遇會之後,還不是一樣惡緣依舊?

  以長遠心深刻地思考這件事,想來也仍是保持隨時願意和怨家握手言和比較好。

•摘錄自•《心靈世界•青松集合刊》如覺法師著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