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綺語的果報 (轉帖)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7733)

--  作者:小江
--  發表時間:2007/7/17 上午 06:56:04
--  綺語的果報 (轉帖)
綺語的果報 (轉帖)
戒邪淫論壇:http://bbs.jiexieyin.org/

綺語

在四種語業中,綺語不象其他三種,人們會認d說話是與生俱有的能力。談天說地,評古論今,是每個人的自由權利,他人無權干涉,怎l會被列d十種惡業之一,並依之要遭受今生與後世的惡報呢?


之所以會有這種疑惑,是由於我們缺乏深入觀察的原因。


首先,業感緣起的因果律是建立在每個有情的相續中,而不d外境離心獨存的某種力量所控制,業由心造,果由心感即是此理。由前已知,安樂與痛苦的來源是善業與惡業,而業之善惡乃由心來決定,凡以貪嗔癡三毒煩惱發動的一切業均是惡業,唯有招致不悅意的痛苦。綺語的發生,在不作觀察時認d是隨隨便便脫口而說,其實並非事出無因。我們最熱衷於談論、最感興趣的話題正是內心執著很深的東西,不然,d什l一談到它就神采飛揚、興致勃勃,或怒不可遏、義憤填膺呢?以此可知我們的語言時時都夾雜貪嗔癡的煩惱。舉例來說,一個女人在津津樂道最近上市的時尚服裝,言語中充滿了羡慕、渴求的心情,這就是貪心的外在流露;一位暴發戶談起經商之道時,會很精彩地講述擊敗對手的陰謀策略,這是以害心而發的。以此類推,我們可以觀察到大多數綺語都是依貪嗔癡而{生,無益自他,唯增放逸,增長罪業,所以以綺語業將會墮入惡道中。


其次,因d語言的影響易使聽菬到感染,如果聽菬S有正知正念來攝持身心,就會被綺語所轉,生起貪嗔,斷己善根;或者流於散漫、雜念紛飛。如此自他相續中生起多少貪心、嗔心,說者的罪業就有多重。進一步看,一旦語言被寫成文字,流通於十方後世,則其傳播時空大大拓廣,造業的影響久遠,自然感果受報之量也隨此倍增。以下公案可明此理。


宋黃山谷(黃庭堅),好作豔詞。一次拜謁圓通秀禪師,秀禪師呵斥他說:“大丈夫翰墨之妙,甘願施於此乎?”時秀禪師正訓戒李伯時畫馬。山谷笑答:“莫非又置我于馬腹中?”禪師說:“伯時念想在馬,墮落不過一身,公以豔語挑動天下人的淫心,豈止墮于馬腹中,正恐墜入泥犁耳。”谷悚然愧謝,從此絕筆。


李伯時畫馬,心思入微,晝思夜想,念茲在茲,但並不損害他人。心作心是,充其量不過自己念馬自己作馬而已。而依山谷之文才,倘若豔詞流通百年,傳遍天下,讀者何止千萬?這樣有多少人會因此豔詞熏發而引生淫心,趨入邪道,細算這筆因果業帳,造業有多重,受報當如何,心媕雪磼白。


再觀察由綺語串習力所導致的等流果報。


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其中一點是人有辨別取捨的理智,能斷惡向善,淨化昇華自己。我們的語言都是自內心流露的,如果能畬伎O持正知正念,出語常觀自心,明白何者應說何者不應說,何時可說何時不可說,說何語言自利利人;說何語言損人損己。這樣,在取捨智慧的觀照下,由衷而發,自然成d正語,能發揮語言利益自他的正面功能。一旦語言失去正念的攝持,信口開河,縱情而說,不經觀察、信口雌黃的散漫綺語就會如決堤之水,夾雜著貪嗔癡的泥沙一發不可收拾。經常這樣串習,我們就容易習慣處於語言的迷亂狀態之中,內心迷失而不自知。如是串習,造成的同行等流果是生生世世中都愛說綺語。我們的周圍有許多這樣的人,也許我們自己就是,因d多生習氣如油入面,深不可拔,今生生來就囉囉嗦嗦、閒言碎語不斷,讓人聽來心生厭煩。


綺語都是從無明癡心中所發生。因心光既已暗昧,自然出言吐語多屬無義,不能清晰了然。這樣長期言說綺語會使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十分低下,說話言繁語雜,甚至下降到瘋子般語無倫次的地步。它的感受等流果是在大菑今o言氣勢薄弱,語言沒有威力,口才拙劣,雖說實語,別人也不信受。


以下是因綺語受報的事例。


施耐庵,作水滸傳,其中奸盜之事,描寫如畫,子孫啞者三世。


維楊某生,造一淫書,完成之後,夢神呵責。醒後自己反悔,停止流通。後因數夭折,家境貧窮,仍然付梓印行。不久目盲,手生惡瘡,五指拘攣而死。


宜興潘書升,康熙甲子年秋,夢至關帝殿,正逢散卷,只聽殿上宣佈:“第一名到”。隨即踢下。第二名正是自己,宣佈第三第五名都未到。又見壁上挂一黃榜,榜首之名,是“d楫”二字,卻不見其姓。不一會兒,來一赤面人,將他所戴的頭盔放在潘的頭上。潘一夢醒來很覺驚訝,等到榜發,潘果得中第一。之後遍訪名叫“d楫”的人。不久知是婁縣的傅鹿野,特地前往拜會。傅素以文章馳名,主司原先預選他d首名,第一、第二場文,都評閱甚佳,因丟失第三場卷,遂被擯棄。原來,傅之d人,有口才,生平最多綺語,喜歡揚人之短,故得如此報應。揭榜之後,主司欣賞其文,特請會面。此後傅怏怏不樂,抱恨不已,不多久,以鼓脹暴亡。


江南一書生,文有藻思,但素性喜談人家閨閫之事,已酉年入闈應試,到第三場發燭之時,忽見卷上有“好談閨閫”四字,生急以手擦去,等謄正後再看,卷面已被擦破。後見硃卷,有七篇皆圈滿,本擬中首名,因無第三場卷而未被錄取,生以此潦倒終身。


文人口業,綺語獨多,他人刺心之事,在彼卻能談笑風生,極盡描繪之能事,以作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料。如是出言刻薄,必然導致福祿削減,算盡而亡。每見慧業文人往往貧困潦倒,一生失意,反不如普通百姓能夠溫飽自安一生,豈非綺語造惡所致?


再從修行的角度來說,言說綺語實是障道之因。


念修咒語時如果摻雜一些庸俗不堪的閒言碎語,那l這種念誦稱d不清淨念誦。就像是在黃金中摻雜黃銅一樣,即使黃銅只有少量,但已不能稱d純金,再也起不到純金的作用。如續部雲:“若無此等持,如海底磐石,誦數劫無果。”又雲:“淨與不淨差千倍,有無等持差十萬。”鄔金蓮師也說:“雜有綺語誦一年,不如禁語誦一月。”


在僧萓@修時,如果有人中間以綺語中斷念誦,影響他人,則會破壞全體僧萓@修的功德,並且會損壞施主的福德資糧。對於說綺語的人來說,一邊漫不經心地誦咒,一邊交頭接耳,綺語不斷,這樣會造下與舍法一樣的重罪。


修行人本欲求證本性光明,如果心地塵垢不除,焉能得見真諦。而語自連心,常說綺語,會使性地蒙垢,妄心堅固,迷失轉深,所以是成道的障礙。《法苑珠林》中說:“夫忠言所以顯理,綺語所以乖真,由忠故有實,有實故德生,德生故所以成聖。由綺語故虛妄,虛妄故罪業生,罪業故受苦,故知趣理求聖,要須實說,說若虛假,終d乖理。”
說具義語


斷除綺語,我們應當唯一言說具有實義之語。語言是溝通心靈、傳播思想的工具。我們應當運用語言,滿懷慈愛去安慰一切苦難中需要慰籍的人;我們應當運用語言,隨順他人的根性,孝o、引導菪芧儭挐璆肏H從而趨入正法;我們還應通過音聲以念誦持咒來淨化自己的心地。無著菩薩說:“多言可生不善業,縱然未生虛度日,除非定利自他語,精進禁語極重要。”


應斷除綺語,唯一說具義語。隨順菪肸琠吨瑔匢秅J正法;念誦持咒淨化己心


如能斷除綺語、說具義語,則生生世世中生在貴族之家,菑H擁戴,語言暢達,前後連貫,無有差錯,能言善辯並與正法毫不相違。而所說之語相合菑H心意,猶如蜂蜜一般。


佛言:休息綺語,獲十種功德。何等d十?一天人愛敬;二明人隨喜;三常樂實事;四不d明人所嫌,共住不離;五聞言能領;六常得尊重愛敬;七常得愛樂阿蘭若處;八愛樂賢聖默然;九遠離惡人,親近賢聖;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


宋興孝安禪師,住清泰寺。定中見二僧倚檻交談,起初有天神擁衛傾聽,久之散去,繼而餓鬼在旁唾纂A掃其足晼C後安禪師問及他們,原來二僧初論佛法,接著朝簧a常,末後談論資養。安禪師自此之後終生未嘗言及世事。


蓮池大師對此論道:“古人d生死行腳,才逢師友,惟汲汲商略是事,何暇他論?今人終日雜話,求如二僧,亦不可複得;鬼神在側,又當如何?噫,可懼也已!”


阿彌陀佛
--  作者:小江
--  發表時間:2015/9/29 上午 01:58:59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  作者:zeldan
--  發表時間:2015/10/12 上午 04:11:15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