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59082)

--  作者:omahhum999
--  發表時間:2018/12/17 上午 06:30:58
--  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

 

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

 

  宣化上人開示

 

    佛說這部《法華經》,說了八年,《涅槃經》說了一日一夜,所以說:「法華涅槃共八年」。所以你不要把《法華》這一部經看輕了;這一部經是佛究竟的極談,是最究竟的一種法門。

 

    佛以前所說的華嚴、阿含、方等、般若,都是為著這個《法華經》來鋪路,都是為著要說《法華經》,才先說其他那四時的經典;所以在說其他那四時的經時,都是準備將來說《法華經》的,所以這部《法華經》叫「開權顯實」。前邊的華嚴、阿含、方等,以及般若,那都叫「為實施權」;佛是為什麼說那個法?就是為著這《法華經》。那麼現在到這個法華會上,這叫「開權顯實,廢權立實」;把以前那個方便權巧的法門都不要了、都取消了,就是留這個《法華經》。

 

   這《法華經》是佛的真心,這《法華經》是佛的真身,這《法華經》是佛的法身,這《法華經》也是佛的應身,這《法華經》也是佛的報身;所以研究佛法的人,如果不把《法華經》研究通了,那還沒有得到佛法裡真正的這個滋味。真正佛法的妙義,就是在這部《法華經》裡邊;所以這個法,才叫「妙法」,這一部經,才比方是「蓮華」。

 

    這蓮華是花中之王,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花。蓮華是出淤泥而不染,雖然它的根從泥裡出來的,可是又隔著水;所謂「在塵出塵」,在這塵裡邊,而超出這個塵。蓮華是一種妙花、妙蓮華,這「妙蓮華」是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花;那麼這一部經,也是經中最究竟的一部經。所以在佛教裡有這麼兩句的諺語,這諺語就說:「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開智慧的,就是《楞嚴經》;想要成佛,一定要學《法華經》。所以《法華經》和《楞嚴經》這兩部經,在佛教裡占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尤其這一部《法華經》,所有一切經典都是為了《法華經》而說的;所以《法華經》是經中之王,我們現在能研究這《法華經》,可以說是妙不可言,也是最微妙的。

 

    法華時,就是「日正中天,遍照大地」。太陽正到中天的時候,無論高山也好,幽谷也好,平地也好,任何的地方都照到了,人就甚至連這個影都沒有了;比方在經過教化小乘、二乘及大乘初階的人之後,還歸攝受大乘根基的菩薩。所以這部《法華經》,不要說聽講過,就聽見《法華經》的名字,已經就種諸善根了!《妙法蓮華經》這個名字,都不容易聽見的。那麼這叫「開權顯實」的法門。

 

    佛出世的「一大事因緣」為的是什麼?就是為的要說《法華經》。我們現在能聽到這部《法華經》,能聞到這部《法華經》,將來能瞭解《法華經》內容的妙義,這真是在無量劫以前種諸善根,才能遇著這種微妙不思議的經典、這種法會;所以這是一種最奇妙的一個法會。佛一生,就為的說《法華經》,我們現在能聽佛所說的《法華經》,這是每一個人應該生大歡喜、生稀有想。

 

    你想一想,在美國開國這麼多年,哪一個人正正式式地聽過這部《法華經》?聽過《楞嚴經》?沒有的。只有看一看這個翻譯,也好像螞蟻啃西瓜似的,在外面啃來啃去,也得不著味道;自己看經典,就和那螞蟻啃西瓜是一樣的。西瓜裡邊是甜的,但是它嘗不著味道,只在外邊轉來轉去,圍著那個西瓜轉;轉多久的時間,也沒有法子知道其中的味道。那麼我們現在是把這個西瓜剖開,就可以嘗到裡邊的滋味了!

 

    《法華經》在「五味」裡頭,就是「醍醐」,這叫「無上醍醐妙味」;以「醍醐」作教相,比喻這部《法華經》的滋味。這醍醐,據說是世間最稀有的、最妙的一種味道,所以《法華經》也就是像這個最好吃的東西,再沒有那麼好吃了!現在我們把《法華經》打開了,這個味道,就等著每一個人自己去咀嚼、去嘗一嘗!

 

    《法華經》叫「妙法」,佛一生的目的,也就是說這部《法華經》。《法華經》是「純圓獨妙」,純圓,就是純粹的圓教,在《法華經》,沒有夾雜藏教、通教、別教,就是單單的圓教。所以在佛教裡,《法華經》是最重要的一部經典;學佛法的人,若沒有讀誦過《法華經》,沒有聽過《法華經》,那根本就談不到明白佛法。為什麼?因為佛最終的目的就是《法華》,這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你是個佛教徒,對這部經不認識,那豈不是就不認識佛法?為什麼不認識佛法?就因為沒有明瞭這個「妙法」,所以就不認識。

 

    《法華經》好像日照中天,所有山河大地、森羅萬象,無論是幽谷、是喬木、是任何的地方,都得到這種的光明遍照;所以在法華會上,人人都要成佛的。在本經上提到「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一切的人授記,說這個人他若不專一其心,以散亂心到塔廟裡,或者到佛塔裡邊,或者到廟裡邊,就這麼念一聲「南無佛」,一定會成佛的。

 

    以前講《楞嚴經》的時候,我不是說過:「或有人禮拜,或復單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或者這麼單合掌──舉起來一隻手;不過,單合掌對著佛,是不恭敬的。雖然這麼最不恭敬的禮,或者這麼稍稍地低一低頭,也都一定成佛的;所以我們現在到這兒來,又拜佛、又念佛,這將來一定成佛的。

 

    說是:「單合掌、小低頭、散亂心都可以成佛,我現在這麼樣誠心、這麼樣禮拜,那我這個功德可大了!」你不要生這種驕傲心,也不要生這種自滿的心;可是我們現在明白佛法,就要在這個誠心上再加誠心,這恭敬裡邊更加的恭敬,這才是對佛教勇猛精進。所以不能自滿,說是:「他單合掌、小低頭、散亂心都可以成佛,我現在也不要修行了,將來我也成佛的!」不要有這種自滿的心!

 

    法華會上說的這部《法華經》,以天臺的觀點,就是「圓、頓」之教。這個圓教,就是最圓融的了;最圓融,如果再加上一個「頓」,就是立刻成佛,不需要等著,即刻成佛。這頓根的眾生──頓,是「即刻、頓然」;頓然開悟,就是很快的開悟。六祖惠能大師就講「頓」,神秀大師就講「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