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轉貼】聞過則怒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51249)

--  作者:gs012300
--  發表時間:2017/3/12 上午 06:44:03
--  【轉貼】聞過則怒
聞過則怒

「過去有人。共多人眾坐於屋中。歎一外人德行極好。唯有二過。一者喜瞋。二者作事倉卒。爾時此人過在門外聞作是語便生瞋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己愚惡之人以手打撲。傍人問言何故打也。其人答言。我曾何時喜瞋倉卒。而此人者道。我順喜瞋恚。作事倉卒。是故打之。傍人語言。汝今喜瞋倉卒之相即時現驗。云何諱之。人說過惡而起怨責。深為眾人怪其愚惑。譬如世間飲酒之夫。荒沈酒作諸放逸。見人可責返生尤疾。苦引證作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諱聞己過。見他道說返欲打撲之。」

  從前的農村,每到黃昏,都是非常安靜的,老百姓們,不是閉門休息,就是三五知已,坐在昏暗的油燈下聊天,他們很自然的會談到張家長李家短,人與人之間的是是非非。

  有某甲者,在一天傍晚,跑來一家雜貨店。店門前早已席地圈坐看好幾個人,大家正在天南地北的閒聊,某甲也自然地參加聊天的人群中,當話題轉到一個外鄉人的身上,他讚歎說:
  「這個人品德高尚,且有仁慈心腸,可惜,他也有短處。……」


  當他講到人家的短處,忽然停下來,看看大家的反應,而週圍的人,都非常留神地聽著。可見眾生有個共同的習氣,就是愛講別 人的是非,愛聽別人的長短,因此,坐在他旁邊的人,不耐煩的催問說:
  「你為什麼不講下去呢?」
  「我當然要把這件事情講完整的。」他很爽快的回答,於是他繼續的說下去:「這樣的好人,卻常常犯著兩種毛病:第一、不管大事小事,談到不合意的問題時,很容易發脾氣;第二、做事很魯莽,從不細心的考慮。如果,他沒有這兩種過失,他的美德,就更值得人欽佩了。」


  那知道,當他正在講這個外鄉人過失的時候,這個人恰好從他的後面走進來,所有批評他的話,他都聽得清清楚楚,於是這個人立刻火冒三丈,走到講話人的面前,不管三七二十一,舉起手來就對準他的腦袋打了過去,周圍的人,一面阻止,一面毫不客氣的責問他:
  「你怎麼可以出手打人呢?」
  「我為什麼不能打他?」他指著那個講他短處的人,非常忿怒的說:「我在什麼地方發過脾氣?我幾時做事魯莽?真是豈有此理!」


  他說話的語氣中,充滿了火氣,當時圍觀的人一致的指責他說:
  「你現在的行為,不正好是你這兩種過失嗎?事實的證明,還有什麼話說呢?」
  「他為什麼不說別人,偏偏講我?」這人非常不服氣的向大家大聲的吼嚷!
  「你不高興別人講你的不是,為什麼不改掉你的過失呢?你打罵人,怎能使人家不批評你的短處?你再無理取鬧,也請你試試我們的拳頭!」


  在場眾人,也很不服氣的站起來,不客氣的大聲責罵他,並舉起拳頭,準備動武,他看情勢不對,便從後面悄悄的溜走了。

  凡是立志向上的人,沒有不希望別人指正自己過失的。但是世間有些人放逸在飲酒作樂、賭博等不正當的事中,損人不利己;甚至當別人善意的規勸時,反倒使他心生瞋恨。佛陀告訴我們:放逸,不但不願意接受親友的好意勸善,反而聞過則怒、舉拳相對,表現出如此蠻橫無知的行為時,怎能不造成自己的墮落呢?

•摘錄自•《百喻經》及《百喻新譯》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7/3/22 上午 08:19:00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