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名聲是魔王的誘餌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49902)

--  作者:AI
--  發表時間:2016/8/30 上午 09:37:07
--  名聲是魔王的誘餌


 

旅途腳印
索達吉堪布  著

氣球


 

澄凈的藍天上,時常漂浮着各式各樣的氣球。它們色彩斑斕、形態各異、大小不等。小的若粉拳,初生之嬰兒即可把玩;大的若房屋,可以承載若干彪形大漢。有的是為了欣賞,如節日喜慶等活動;有的是出於商業目的,如懸掛廣告標語之類。但不論如何千變萬化,有智之人均知其內在實質——只不過是一團虛空而已,一旦遭遇不利外緣,即當下破滅。


 

同樣道理,如果一個人名聲再大,財富再圓滿,眷屬再多,除了諸佛菩薩應世化現以外,均與氣球無異。當居於高位之時,眾人趨之若騖;潦倒之時,則如樹倒猢猻散。世人說:「貓兒得勢雄勝虎,鳳凰落魄不如雞。」名利實在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卡巴格西說:「名聲是魔王的誘餌;利養是束縛的繩索;福報是善法的違緣,不應將這些毒品當成藥。」


 

《世尊傳》里描述一群修行人互相詛咒時就說:「願他具有大福報。」或「願他成為國王。」可見,具有所謂福報的人,反而會有解脫之障。


 

丹巴桑及的大弟子丹巴剛噶曾在上師前祈求五個悉地:「願我成為無家可歸的人;願我成為無有財物飲食之人;願我成為沒有親友的孤寡之人;願我成為何人也見不到之人;願我不要有芝麻許的世間福報。」發願之後,就前往寂地精進不懈地修持,終獲不共之等持。
  


 

《富樓那請問經》云:「自身不謀諸資財,即使獲得也捨棄,今起唯求深佛法,護持清凈之戒律。」真正的智者應唾棄名利,崇尚佛法與凈戒。如果一個修行人僅僅具有世間名利,那即與氣球一般,無有絲毫實質。世事幻象不過是鏡花水月,「功名一枕黃粱,佳人一堆白骨。」只能成為流轉的因。
  


 

壬午年四月初三
   

2002
515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6/8/30 下午 09:37:26編輯過]

--  作者:AI
--  發表時間:2016/8/30 上午 09:51:17
--  

忍辱

今天在一家星級賓館看到了一幕令人難忘的情景。一位顧客暴跳如雷、怒髮衝冠,硬硬的拳頭幾乎揮到了女服務員的身上,但女服務員卻始終保持着職業性的微笑,令我欽佩不已。

在六度中最難守持的即是忍辱,作為佛教徒時時熏習的也是要對一切眾生修習安忍,佛經云:「持戒及修定,安忍為主因,一切諸善法,因安忍增長。」然而,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佛教徒卻比不上這位服務員。世間的服務員為了前途和飯碗可以將忍辱修到如此地步,作為大乘佛子,為了自他的究竟安樂,卻為什麼在修持忍辱方面反而不如一位服務員呢?這不能不令我生大慚愧。

從理論上我們都知道,眾生因各自業力而感受苦樂,遭遇瞋恨對境,應歸咎於往昔之惡業,而不應抱怨外境。無垢光尊者曾講:「眾生感受各自之業力,為了父母等親友、眷屬不應生瞋,甚至為了堪布、阿闍黎、上師、三寶等也不應瞋恨他眾,如果有受害的宿債,是無法避免的,如果沒有宿債,則不會受害。並且,僅由他人的讚毀,也不能造成重大利害。」

對於打罵我們的人,我們不應象世間人一樣視其為冤家,而應將彼視為善知識,世間的人不明因果,但依眼前是非,而為恩怨友敵。這位服務員能將安忍修到如此境界,實在難能可貴,將來也一定能感受安忍所帶來的樂果。

佛經云:「安忍能斷除,一切諸惡根,亦名能斷除,責難諍訟者。」若能在菩提心的攝持下修持安忍,將打罵視為消除宿債的良方,就一定能徹底根除惡根,得到究竟安樂。

壬午年五月初三
2002年6月13日

 


--  作者:小江
--  發表時間:2018/1/13 上午 07:27:43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