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文集(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9)
----  《五加行開示錄》外 加 行 ─ 因 果 不 虛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9&id=15861)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28 上午 03:15:10
--  《五加行開示錄》外 加 行 ─ 因 果 不 虛

《五加行開示錄》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講授

一、修習因果不虛的意義

外四加行的最後一個加行是因果不虛,其中講的是因果關係。因果關係為什麼要在外加行裡講呢?

前面講的六道輪迴的痛苦,是無因無緣產生的,還是造物主之類創造的?是什麼因緣使它產生的呢?第一,它不是無因無緣;第二,它不是造物主的安排,而是因果的關係產生了這樣的六道輪迴。

此因果又是什麼呢?因果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從廣義來說,所有法都離不開因果。外器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因有緣,沒有一個是無因無緣的;有情世界,即眾生的身口意,也是有因有緣的,所以從廣義講,一切法都是因果。

從狹義的角度講,因果是什麼呢?行善得快樂,造惡得痛苦,就是狹義的因果。

這裡講的是狹義因果,即十善十不善。十善是善業;十不善就是罪業,由這樣的善業和罪業就產生了六道輪迴,所以我們要講因果。

輪迴是怎樣形成的,很多人都想知道。為什麼?因為我們看不見自己來自何方又歸於何處,所以很多人都想了解輪迴的源頭。

輪迴有沒有源頭?顯宗對此問題的解答不太明確,它說得很簡單,認為輪迴是無始無終──既沒有開始的一天,若不修行,也沒有結束的一天。密宗裡就講得非常清楚,它把一個人從輪迴開頭到最後的所有過程都描述得一清二楚,而且非常精彩。但是,這裡很多人還沒有灌過頂,現在也不是講密法的時候,而且這些與目前的修法也沒有太大關係。那現在我們最迫切需要知道的是什麼呢?就是了解輪迴之因。

輪迴的產生,有細微的因和粗大的因兩種。

細微的因是我執,有了我執就會造業,造業之後便會形成輪迴。什麼叫我執?比如說,沒有開悟的凡夫都會說:我不要痛苦、我要快樂、我要發財、我要健康、我要解脫……。在所有這些貪欲心裡,都離不開一個「我」字,每一句裡都有「我」。這個「我」字的根源就是我們的一種念頭、觀點,也就是我執。這種我執,所有凡夫一生下來就有,它不是父母教的,也不是老師教的,而是先天性的,故叫俱生我執。

有了這樣的我執就會造業:因為我要享受,便會不擇手段地獲取世間名利等五欲,即使偷盜、欺詐、誹謗也毫不在乎;因為我不要痛苦,便會毫不猶豫地消滅有可能傷害自己的人或動物,如殺害仇怨或與己為敵的對手,會造種種業。俱生我執是所有煩惱的根源,所有造業的基礎就是它,所以,輪迴最終的根源是我執。

但是,現在暫時還不提我執,在加行裡對我執沒有針對性的修法,故暫時不駁斥它。什麼時候駁斥我執呢?剛開始時講了修行的三個階段:出離心、菩提心和證悟空性,證悟空性是最後一個階段,那時就要用一些針對性的對治來消滅我執,現在還不講。

現在要講的是一些粗大的輪迴因。輪迴的粗大因是什麼呢?即十善、十不善。十不善是殺盜淫妄等,如果有這些因,就要墮落惡趣;十善是在發誓斷除殺盜淫妄的基礎上,不但不殺生,而且還放生;不但不盜取,而且還布施等等,這些善業可以讓我們投生到人、天人或非天。即便是十善,如果與證悟空性的智慧沒有關係,也不能令人得解脫,只能使人在輪迴裡輪轉。還有四禪八定,如果沒有證悟無我智慧僅修四禪八定,也同樣不能使人解脫,依然是輪迴之因。如果這樣的四禪八定修得非常好,果報為何?其果是投生到色界、無色界。色界和無色界是天人的一部分,也就是輪迴的一部分,還是在輪迴的範圍內。這些叫作輪迴的粗大因。

在修加行時,先把粗大的輪迴因斷除;然後在證悟空性時,細微的輪迴因也可消滅;最後,所有粗細因都推翻了,輪迴就會停下來。好比一輛汽車,在燃料全部耗盡時,只有停滯不前,無法繼續行駛;同樣的,在流轉的粗因、細因全部斷除後,輪迴是沒辦法繼續的,一定要停下來。這停下來,就叫解脫。既非輪迴,又非解脫,在輪迴和解脫之間有沒有第三個位置?沒有。所以,不是輪迴就是解脫,不是解脫便是輪迴,輪迴停止後,一定會得解脫。

加行的修法如果修得比較好,我們現在就能看出,這些修法能夠控制輪迴,這些修法能夠斷除輪迴。如果沒有正知正見,光是燒燒香,到廟裡拜拜佛,能不能消滅輪迴的根源呢?這些與輪迴沒有任何直接衝突,所以是不能消滅輪迴的。但是,它也有幫助,即過了很久以後,當它成熟之時,也許對推翻輪迴有些幫助,就這麼一點作用而已。

現在要把輪迴推翻,就要找一個與它直接矛盾而且比它更為有力的方法,如果與輪迴是矛盾的,卻敵不過輪迴,也是不能推翻它的。所以,現在就要找這樣的法。

這樣的法是什麼呢?當然是證悟空性的智慧,但是加行都不修,就想直接去修這種智慧,是沒有辦法的。所以,我們要腳踏實地一步步地走,這是最踏實的。最後一定能夠證悟,一旦證悟了空性,了脫生死從此就有了希望。

證悟以後,也不是不用修,但是因為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基礎,修行也沒有太大難度,不像現在這麼困難。那時候,一是隨時可以進入空性狀態,二是從此狀態出來後,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了知一切都是如幻如夢的現象,因而沒有太強的執著,不易受外界人或事的影響和障礙,修行的質量和速度都會有所提高。所以,那時的修行會比較容易。

但是,現在必須過關,過什麼樣的關呢?從開始修外加行、發菩提心到證悟之間還有一定的時間、一定的距離,這階段是修行人最艱難的時候,這一階段過去後,修行就比較自在了。

為什麼修加行的階段最艱苦呢?原因有兩個。

一是從無始以來到今天,我們一直都在輪迴裡輪轉,很久以來,始終放不下輪迴裡的這些事,再不好也放不下,因為串習太久,想立刻放下辦不到;另外,我們斷除輪迴的智慧也很脆弱,各方面都不是那麼圓滿。所以,這階段是最困難的時候。很多修行人在這個過程中都會回頭,因為他會失望,覺得我即使修也肯定修不出來,這就很麻煩。

我們必須要有正知正見,要知道輪迴的過患。這些輪迴的過患和可怕性知道以後,在這一過程中,你會覺得再不好走也得堅持下去。這些正知見會一直鼓勵你往前走,會將你推到證悟空性的境地。所以,必須要有正知正見。如果沒有它的幫助,面對這段艱辛的路,你就會退縮,就沒有辦法走過去;如果有正知正見,就會像剛才提到的,你會覺得:這條路再難走,我也得走下去,我都要走到底!為什麼呢?如果不走到底,輪迴就有這樣種種的缺憾和恐怖,所以再困難也要走,會有這樣的想法。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建立正知正見。

這很像太空船,在沒有擺脫地球引力之前,它無法自由地飛往太空,而火箭將其送抵軌道以後,它就比較自在了。同樣的,現在我們就像太空船需要火箭一樣地需要正知正見,它會把我們推到較自在的地方去,到了那兒後,也不是不要正知正見,但會比較輕鬆。

在這一段時間,一、是習氣重;二、是對治力不強,所以修行會有困難。但是再困難也要接受挑戰。如果在這當中你因為一點挫折而放棄,就會永遠上不去。

這時也要思維,有些人僅僅為了世間的名譽、地位、金錢都那麼用功,連自己的生命都肯捨棄,不顧一切地去追求這些,他們付出那麼大的代價換來的是什麼呢?僅是世間的一些所謂圓滿,但世間所謂的圓滿實際上是不圓滿的。他們為了得到這麼一點兒都那麼努力,我們為了得到一種長遠的、永久性的解脫,更值得努力,值得精進。必須要有這樣的發心,才能夠堅持走完這條路。這是很重要的。

前面講了輪迴的過患,現在要去看輪迴是從哪裡來的。輪迴有細的因緣和粗的因緣,當然最重要、最關鍵的是把細的因緣斷除,但現在還不是時候,當前先要把粗的因緣斷了,然後再由淺入深。

粗的因緣在這裡可分為兩種:善和惡。惡當然是六道輪迴的因,善也是流轉之因,因為此善是有漏善,有漏善是指沒有開悟的人所做的善業,它雖然可以讓人投生到人、天善趣,但仍在輪迴中,故叫有漏。所以,有漏的善和惡都是流轉輪迴的因。(注:未證悟空性時,在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基礎上所做的善業,雖是有漏卻是解脫之法,這在後面的開示中可以看出。)

現在,一方面要建立這樣的觀點:輪迴不是無因無緣,也不是造物主的安排,而是由這些善和不善業產生的,這叫見解;另外還要採取實際行動,即有了這樣的見解後,從此開始要逐漸地斷除這些輪迴的因。

若能發誓今後不再殺生,則第一墮地獄的因從此就間斷了;

其次,如果能夠這樣發誓:從此以後,我再也不偷盜了,則第二墮餓鬼道的因也被破壞;

第三是嫉妒心,以前經常有這種情況:看到別人享有名譽、財富、工作成就時,就會不高興。為什麼不高興?因為我不如他,這叫嫉妒。若能發誓從此以後不再嫉妒,那麼已經控制了投生為阿修羅的因;

同樣的,已經造的無明、十不善等若都能一一懺悔,發誓後不再造,那麼這些粗大的輪迴因基本上已經控制了。

如果真的不再造這些業,就沒有了粗大的輪迴因。若是這樣,很細微的我執,能不能讓人再流轉六道輪迴呢?若沒有這些粗大的貪瞋癡、殺盜淫妄等助緣,僅有我執是無法令人流轉輪迴的。譬如,某人是最關鍵的技術人員,但是他若缺少了必要的助手,還是做不成大事,同樣,我執當然是流轉輪迴的主要因素,但是它還需要其他的「助手」(才能起作用),那些粗大的十不善控制下來後,僅有主因是無法讓人繼續輪迴的。

這時,基本上可以控制不造十不善業,最後留下最關鍵的我執,要通過證悟空性的智慧來消滅,這樣就能徹底地斷除所有輪迴的因緣。為什麼要修因果不虛,原因就在於此。

首先要斷除十不善,十不善放下了,再斷除有漏的善。先放下善,再放下惡,就顛倒了,所以要先放下惡,後放下善。有漏的善、惡最後都要放下。怎樣放下呢?

放下惡業比較簡單,平時不造業即可。善業也要斷掉,如何斷呢?證悟無我以後,以無我智慧去斷除它,但是,這對我們來說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首先要斷惡。

二、十不善業

惡的種類有很多,這裡主要分為三大類、十種:

(一)是身惡:1、殺生;2、不與取;3、邪淫,此三是身體所造的惡業;

(二)是語惡:4、妄語;5、離間語;6、粗語;7、綺語,此四是語所造的罪業;

(三)是意惡:8、貪心;9、害心;10、邪見,此三是心造的罪業。

這就是身口意所造的十種罪業。這些罪業,無論是受戒的人也好,未受戒的人也好,都不能做。

(一)身 惡

1、殺 生

所有的罪業在具備四個條件時,才是一個嚴重的罪業,如果其中有一條或兩條不具備,那麼它雖是罪業,但不很嚴重。是哪四條呢?下面以殺生為例來說明。

第一是對境,殺生時,會有一種欲殺之念冒出來,此時,你要殺什麼呢?殺魚?殺雞?或者是其他的什麼?比如你產生了這樣的念頭:我要殺一隻雞,那麼雞就是對境。殺生前,心裡很清楚的認識到這是一種生命,無論是人或動物,就叫對境。

第二是動機,即要有欲殺之心。如果沒有欲殺之念,如走路時無意中踩死螞蟻,或是搬運時不小心踩死蟲子,或是開車時無意之中輾死老鼠之類,這種殺生雖有對境,但是沒有欲殺動機,不是故意的,第二個條件就不具備,這雖然是殺生,同樣地剝奪了它的生命,但不是很嚴重的罪業。可是這種殺生也會給眾生帶來極大痛苦,因此,一定要小心。

第三是行動,例如,首先知道這是一隻雞;其次心裡產生欲殺動機;然後拿刀割斷雞的喉嚨,這拿刀割喉等一切實施殺生的行為就叫行動。

第四是結果,知道這是生命,對它(他)起欲殺之念,然後有具體的行動,這一系列的結果是什麼?對境的生命結束了,這就叫結果。

還有一種情況,比如說,一人想殺一隻動物,盤算了很久,一再地想殺它,由於考慮良久,心裡就留下了很深的習氣,在這樣的前提下殺生,罪業就更厲害;另外,一人為殺一個生命,用了很多方法,因為採取的行動多,時間長,殺生手段各式各樣、極其殘忍,所以罪業也更大;此外,若以很強烈的瞋恨心殺生,罪業也更嚴重。

殺業可分為三種:有些因瞋恨心殺生;有些以貪心如貪肉、貪皮等而殺生;有些是因愚蠢而殺生的。以愚蠢殺生是什麼樣的呢?比如,某些外道借助殺生供養大自在天,這是他們的一種儀式,認為是一種解脫之法,還有,認為動物生來就是給人吃的,動物沒有意識、沒有苦樂感受等等,如果以這樣的觀點殺生,就叫因邪見或愚蠢而殺生;有些人覺得這些生命被殺時沒有痛苦,或者殺生沒有罪業,如認為害蟲之類是該殺的,殺了也沒有什麼不好,以這樣的動機殺生,也屬於因愚癡或無明而殺生,罪過同樣很大。

總之,這四條中若欠缺任何一條,罪業就會減輕,不是很嚴重;如果都具足了,哪怕是殺死一隻蚊子,罪過也非常嚴重。以前,我們每一個人都造了很多殺生之業,現在都已經過去了,那麼是不是讓其白白過去呢?當然不是。現在唯一的補救方法就是懺悔令其清淨。就像一件漂亮的衣服,如果不小心弄髒了,是不是永遠讓它這樣髒下去呢?當然不是,而是要將其洗淨。同樣的,我們心相續中已經留下了很多罪業,已經被污染了,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清淨、懺悔這些罪垢,這是最關鍵的。

2、不與取

完整的殺生要具備上述四個條件,不與取也同樣。如你看到別人的錢想去偷時,知道這是別人的錢財,就叫了知對境。如果你以為這是他人的,但實際上卻是自己的,就不具備第一個條件,不是完整的偷盜,也沒有太大的罪過。譬如,你看到某物,將它誤認為是一隻雞,想打死它,而實際上那不是一種生命,而是其他的東西或是雞的屍體,這也不具備第一個條件。因為有殺生的動機,起心動念已經有了,不是沒有任何過失,但並不嚴重。

不與取的四個條件是:第一,他人的財物;第二,有欲偷動機;第三,設法去拿;第四,覺得從此以後這些財物就是我的了,這樣的想法就叫結果。

不與取也可細分,細節還是要看《普賢上師言教》。

3、邪 淫

出家人要從根本上斷除非梵行,在家人雖然沒有這樣的要求,但是邪淫也不能做。邪淫有很多分別,例如,男人主動與別人的妻子行不淨行,女人也是同樣,這是邪淫的一部分,同性戀和手淫也屬於邪淫,其他的內容要看《普賢上師言教》和《俱舍論》,書上講得比較清楚。

上面講的殺盜淫是由身體造作的,叫作身造業。下面講口造之業:4、妄語;5、離間語;6、粗語;7、綺語。

(二)語 惡

4、妄 語

此妄語與居士戒中所指妄語是不一樣的,它更細緻一些。妄語也需要四個條件:第一、知曉對境為人,妄語肯定是對人說的,不可能對無情,一般情況下也不可能對旁生講,那麼人就是對境;第二、動機,要有欺騙人的動機;第三、採取行動,說話也好、寫信也好、做手勢也好,無論採取何種表達方式都叫行動;第四、結果,即指他人無論相不相信,只要聽到(或看到)就是結果。這四條具備了,即是完整的妄語罪。平時很容易說這樣的妄語,而且很多人都不覺得這種妄語是不能說的,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犯。

居士受戒時,也有妄語戒,但是此妄語不是指普通的妄語,它是比較嚴重的,即為了欺騙別人而說:我有神通、神變,能夠看到天堂、地獄,能夠以神通了知前世、後世等等。這些不是一般的而是比較粗大的妄語,普通人是不會說的。但是,十不善中的妄語涵蓋範圍更廣。

5、離間語

比如兩人很要好,另外一人就嫉妒他們,故意講一些令其分離的話,這樣的話叫離間語。

6、粗 語

粗語,也叫惡語。比如,對生理有缺陷的人,稱呼瞎子、聾子之類不好聽的話。總之,不管以何種方式,凡是讓人聽起來不舒服、令人傷心的話語,都叫惡語或粗語。

7、綺 語

除了上述的妄語、離間語、粗語之外,凡是在貪瞋癡慢的基礎上所講的,如講一些戰爭故事、很多感情上的經歷等,都是綺語。因為其基礎非貪即瞋,所言毫無意義,故叫綺語。

以上四個是口造之業。下面講心造之業:8、貪心;9、害心;10、邪見。

(三)意 惡

8、貪 心

當你看到他人財物內心感覺喜愛時,就很容易生起這樣的念頭:我能擁有這些該有多好啊!或是想用非法手段獲取財物,這種念頭就叫貪心。

9、害 心

害心是指傷害別人的心念。比如,對你不好的人,就想種種辦法去害他,此起心動念就叫害心。

10、邪 見

這裡的邪見是什麼?主要是指認為因果是不存在的,前世、後世也不存在,修道、成就、極樂世界、地獄等都不存在,這樣的觀點叫作邪見。

以上十種叫十不善業,其中每一種都有四個條件,細節在《普賢上師言教》和《俱舍論》裡講得比較清楚,大家可以通過看書了解。

十種不善中最嚴重的:第一是殺生,第二是邪見。為什麼那麼嚴重呢?

第一、殺生是傷害眾生的生命。在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當中,對於每一個有情而言,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最可愛、最可珍貴的就是自己的生命,除此以外,沒有什麼更珍貴的了。那麼,剝奪他(它)的生存權利,罪過當然很大!這是對被殺有情極大的傷害。所以,殺生是非常嚴重的罪業,絕不能做。

你們要切記,凡是作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其他的做不到,還可以逐漸去做,但不殺生一定要做到,否則,邊故意殺生邊學佛,這學的是什麼佛呢?佛是什麼樣的?你們都看過釋迦牟尼佛的本生傳,他在修行的時候,哪怕是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都會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包括自己的生命都會捨棄。學佛是什麼意思?當然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如果沒有這樣的發心,只是念念咒,到廟裡燒燒香,叫不叫學佛?這不叫學佛,只能叫信佛。若是真學佛,佛陀怎麼做我們也應該這樣去做。當然佛的很多行持是我們做不到的,但是現在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逐漸去做,這才叫學佛。總之,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這點大家都要記住,很重要。

什麼是生命?雞、鴨、魚,還有各種各樣的海鮮,包括蚊子、螞蟻等小昆蟲,都是生命。蚊子、蟑螂、螞蟻之類,雖然在家裡不喜歡看到,但也不能害它們。現在我們住的地方,不是人類獨占的,而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家園,是所有生命共同居住的場所,人不能侵犯它們的生存權利,絕對不能殺害它們,這是其一。

其二,與殺生有關的是吃素,這也很重要。在漢地,無論是出家人或在家人,很早以前就有吃素的優良傳統,一直保持到現在,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傳統。現在的吃肉方法不像從前那樣,人們不僅吃海鮮,還要吃蟲子等小生命。哪怕再微小的蟲兒魚蝦,對它們來說,生命也同樣珍貴。但是,僅在一餐之中,僅僅為了填飽一人的肚子,為了滿足自己的一次口腹之欲,在你的盤裡有多少被殺的生命?傷害了那麼多生命,浪費了那麼多生命,這是絕對不應該的,所以一定要吃素。

密宗時輪金剛裡也講過,很多人吃一個眾生的肉當然有罪,一人去吃很多生命的肉,罪過更大,為什麼?請好好想一想,為了你的一餐,浪費數十條甚至數百條生命,值不值得?我們不願意接受一點痛苦,它們也不願;我們希望獲得快樂,它們也一樣。我們與它們只有語言能否表達的差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一定要吃素。在漢地吃素的條件那麼成熟,居士為什麼不吃素呢?

如前所講,居士若連不殺生這一點都做不到,就根本談不上學佛。若一邊故意吃海鮮殺生,一邊自稱是學佛人,而且是學大乘菩薩道的,這是根本上的嚴重矛盾。如果不想學佛,只為求世間福報、遣除一些現世災難而信佛,也一定不能傷害眾生生命,一定要吃素。

很早以前若不吃素,造業也不太嚴重,在現代社會中若不吃素,會造更多的業,其中原因在有關素食開示中講得很清楚。大家要注意:在佛教裡沒有一個教派是允許殺生的,凡是學佛人,無論修淨土、禪宗或密宗,都應該吃素。

很多人都有這種疑惑,西藏很多學佛人是吃肉的,那密宗是不是開許吃肉呢?這是誤會,實際上不是這樣。西藏學佛人當中,確實有很多人吃肉,但這不是因為藏傳佛教允許肉食,那是為什麼呢?這是受限於環境的因素。以前西藏的很多地方極為封閉,且在青藏高原的大片土地上不長任何蔬菜,若不吃肉,尤其是一些牧區,就沒有別的食物可吃,所以他們就選擇了小乘戒律中所制訂的三淨肉,但是在這樣的環境裡還是有很多人吃素。現在藏地蔬菜、水果逐漸多起來,他們也在改變之中。所以,以後凡是學大乘佛法──無論學密宗的也好,學顯宗的也罷,都要堅持素食,要記住吃肉與殺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第二、邪見,這是很嚴重的罪業。如果你有邪見,就會覺得沒有前世、後世,因果報應等都沒有,那就不會學佛,不但不學佛,而且殺盜淫妄等沒有一個是不敢做的,現在社會上很多犯罪分子正因為持有這樣的邪見,才敢以身試法、為所欲為,做下危害社會及他人的事。

但是,從來沒有任何一種邏輯或實驗,真正能夠證明不存在前後世、不存在因果、不存在輪迴。有人因為自身智慧淺薄,別人說沒有,他就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很多人有這樣的習氣,在這樣的環境裡就很容易產生邪見。

本來,這十種不善業都很嚴重,但是這兩條更厲害,今後一定要注意:第一、不能殺生,第二、不能有邪見,其他的也有很嚴重的果報,還是要留意。

三、四種果報

行十不善業有什麼樣的果報呢?每一種罪業都有四種果報:1、異熟果;2、等流果;3、增上果;4、士用果。

1、異熟果,如殺生要墮地獄;偷盜要墮餓鬼等等,這在書上講得很清楚,大家可以看書。

2、等流果,因果相似的這種果報叫等流果,它也有兩種:一是感受等流果,一是同行等流果。

什麼是同行等流果?若這一世一直殺生,那麼來世剛剛懂事時就喜歡殺生;這一世喜歡喝酒,來生也會喜歡,老改不了,生生世世都是這樣。上一世和下一世是相似的,這叫同行等流。這些佛在很早以前就講過,現在發現的能夠回憶前世的那些人中,也有很多都是這樣:前世喜歡吸煙,後世也喜歡,前世喜歡什麼東西,後世也是這樣,這是因為留有前世濃厚習氣的緣故。

另外是感受等流果,例如,這世殺生,下世從地獄裡出來後,若有機會做人,壽命就會很短。有些小孩子剛剛出生,或者一二歲時,或者還未生下就死了,還有些人一生都疾病纏身,無法治癒,這是什麼原因呢?當然也有其他原因,但主要是前世或前世的前世造了殺生之業,殺生的果報不只(短命)這麼一點,他肯定下過地獄,從地獄出來後,大多數罪業已經減輕,但還殘留一些,所以再做人時,生命就這麼短暫,這叫感受等流果。

3、增上果,增上果一般都成熟在環境上。我們平時看到,在環境非常惡劣的地方,如不毛之地或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的地區,還是有很多人居住。他們為什麼會住在那兒?這與其前世所造之業有關。如果上輩子經常殺生,來世做人時,就會投生到有很多怨仇、殺戮的地方去;如果經常偷盜,來世若做農民,便會投生到莊稼不能成熟,或即使能夠成熟卻有很多自然災害令其無法獲得豐收的地方,增上果就是這樣。

4、士用果,比如,現在造的罪業,如果不懺悔,它時時刻刻都會增長,越來越大,越來越嚴重,這叫士用果。

行善同樣也有這四種果報。

此外,還要談談造共業的果報。比如大家一起商量或共同殺死了一個生命,這樣每個參與的人都有殺死一個生命的罪業,此罪業是不能分的;行善也是這樣,如大家共同放一個生命,此善業也不能分,每人都有放一個生命的善根。

因果關係是非常不可思議的,現在即使做一件小小的惡事,以後所受的果報也很嚴重;行善也是同樣的,現在做一件小小的善事,將來也會有很大的善果。但是這些善業若與解脫無關,結果會怎樣呢?我們在輪迴中雖然可以因此而得到一些短暫的幸福快樂,但這些畢竟要過去,福報享完後,還是隨業而轉,若以前造了罪業仍要感受痛苦,這些樂果都是臨時性的,所以也不能過於強調世間善法。當然不能造罪,不但不造罪,而且世間善事也要適當地做,並且不能執著。

可是,現在我們怎麼去修無漏呢?因為是凡夫,沒有辦法行無漏法。如果有漏善業也不能做,那該怎麼辦呢?其實,在有漏善業裡也有一些是解脫法。在出離心和(世俗)菩提心的前提下做出來的雖是有漏法,卻可以讓人得解脫,所以也是解脫法。

四、十 善

十善是什麼?比如說,一人一生中從沒殺過生,也沒偷過東西,這是不是善業?不一定,為什麼不一定呢?他如果曾經這樣發誓:我從今以後不殺生、不偷盜,這才是善業;如果他雖未造惡,也未發願,那麼只是沒有造罪而已,這不叫善業。所以,發誓相當重要。有些人會想,反正我不殺生就對了。這是不對的。不殺生只是沒有造業,如果在此基礎上發誓:我今後再也不殺生了!則自從有了發誓以後,此不殺生才成為善業。這非常重要。

還有一種特殊的善業,就是不但不殺生而且放生,不但不偷盜而且布施,不但不邪淫而且持戒……這些就是特殊的不共同十善;若你僅發誓從今以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等,這叫普通的共同十善;如果你今後雖然不造這些惡業,但是也沒有發誓,這就根本不是善業,僅僅是不造罪而已。共同和不共同的善業,它們的果報是不一樣的。

特殊的善業,如不殺生而且放生,也要具備四個條件:第一對境,即所放的生命;第二,要有放生的動機;第三,要有行動;第四,結果──把生命從命難中解救出來並給它自由。如果這四個條件都具備,就是非常圓滿的善業。

每一善業也有剛才講的四種果報: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以放生為例,如果此放生和解脫無關,是在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前提下做的,那麼,其異熟果是下一世可以做人或天人;等流果是健康長壽;增上果是轉世的環境裡沒有任何生命的障礙,而且有很多生存順緣;士用果是一次放生以後,此善根會時時刻刻不間斷地增長。細節的內容主要是看《普賢上師言教》,其中描述得很清楚,或是參考大藏經中其他有關因果的記載也可以。

最後我們要知道,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主要的痛苦或快樂,與前世的業有非常密切的聯繫。但是,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所做的一切,是不是百分之百都是前世業因的果呢?也不是,有一種外道就是這樣講的,他們說:一切都已經在命中注定了,既然命中注定,就沒有辦法改變。但這只是外道的一種觀點。

《俱舍論》裡講過,一人一生中主要的苦樂與前世因有關,另外一些,如你喝這杯水時,喝一口也可以,喝兩口也可以,不喝也可以,並沒有一定的安排,這些不一定是前因之果。但是很多情況,如一人生病,去了很多醫院總是治不好,而這種病通過放生等其他方法是完全可以痊癒的,除此以外,再怎麼打針吃藥也無法治癒,這些大多是與前世因果有關的。可是我們不能說所有的都是前因所定。因果關係比較細微複雜,因此,有些人對因果有誤解和疑問,以前我做過一個有關因果的開示,其中很多內容在這裡就不再重複。

因果是非常厲害的,即使是阿羅漢也要受因果的限制。例如,目犍連尊者在釋迦牟尼佛弟子當中神變第一,最後還是被外道打死,為什麼會這樣?在平常,他神通廣大,外道根本不可能傷及他,但是在那一刻,神變第一的目犍連也只有束手就擒,再大的神通也超不過因果的作用,因為他已經造了這樣的因,就要受這樣的果。

另外一位阿羅漢是餓死的。什麼原因呢?那時的印度沒有飢荒,出家人天天托缽化緣,可以化到很多吃的。他化緣時,食物在別人手上還好好的,但是一放入其缽內就變成了污水。那時目犍連、舍利子都在世,他們將世界上很多最有營養、最美味的食物以神變裝入其缽內,然而缽中始終只有污水。最後佛也沒有辦法,那個阿羅漢只有餓死了。佛住世時,有很多這樣的公案。既然阿羅漢都要受因果的影響,那麼凡夫就更不可能躲過因果規律的作用。所以,千萬不能小看因果,它是非常厲害的。

你無論修什麼,一定要重視因果。對學佛人最低最低的要求是一定要把因果取捨做好,若連這一點都不做,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怎麼談得上學佛呢?根本不是學佛,根本不是修行人。所以修行人一定要認真地看待因果。有人還說:不能執著因果取捨。這簡直是亂說,凡夫怎麼可以不取捨因果呢?

學佛的也好、不學佛的也好,按理來說每個人都應該認真對待因果,為什麼呢?因為無論學不學佛,因果都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人。但是很多人聽不進去,覺得他的眼睛看不見就沒有因果,他是不是敢確定呢?他也不敢確定,也不相信眼睛看不見的就不存在,那他為什麼要排斥因果呢?

這就是剛才講的邪見的同行等流果。如果這一世某人有邪見,其同行等流果是什麼呢?下一世他還會有這樣的邪見。生生世世習慣保持邪見的人,儘管在現世並未真正看到沒有因果,也未找到很有說服力的證據,但他依然喜歡保持這樣的邪見,這是前世的因緣。這種人如果這一生不做改變,那麼他以後的生生世世都是這樣,這是很可怕的。所以,作為一名佛教徒,在因果取捨上一定要認真對待。

假如你現在發誓不殺一種生命,而這種生命是你一生當中想殺都殺不了的,還是可以得到一些利益。因為,你以前肯定殺過這種動物,現在就可以清淨這些罪業。

譬如,你今天發誓不殺恐龍,其實,即使不發誓,現在想去殺它也辦不到,但是這樣發誓有沒有用呢?有用!因為恐龍是以前地球上存在過的一種生命,而且它存在時我們也存在,那時我們肯定殺過它,這個業因種子至今還留在心裡,它的士用果時時時刻刻都在增長,現在若發誓不殺,從此以後它就不再增長,就被控制下來了。

所以,即使今生沒有可能去做的罪業,也要發誓不做,這樣可以使往昔世中所造的罪業從此變成善業,若不發誓而僅是不造惡也不是善業。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明天下午還有兩節課,前面會講皈依戒,後面一節傳授皈依戒和居士五戒。因為在座的很多人還要上班,要守圓滿五戒可能會有問題,你們可以在其中選擇,最好所有的人都能受戒。若能守一條戒就受一條,兩條三條都可以,當然越多越好。

為什麼要在講皈依之後才授戒?在沒有皈依之前沒有資格受任何一條戒,皈依戒是所有戒律的基礎。先要懂得什麼叫皈依,再受皈依戒。受了皈依戒就有了一切戒的基礎,從此以後受什麼戒都可以。沒有皈依就受五戒,這不叫受戒,只是自己的發誓而已,不是正規的戒律。所以在懂得什麼是皈依後,就可以得到非常圓滿的皈依戒,之後哪怕僅受一條戒,都稱得上是一條完整的戒律。

戒律準備明天介紹,我們首先要介紹居士五戒的內容,大家清楚後,再看五條戒中哪一條是能做到的,哪一條是做不到的,選擇好後,明天最後一節課裡會傳戒,那時大家注意要發誓願。這一講裡也提到了發誓的重要,受戒時也要發誓,這是與明天授戒有關係的內容。

以前曾經造了很多業,現在該怎麼對治呢?最好的是金剛薩埵修法,它是專門對治這些罪業的。但是,在修因果無錯亂時,我們就要懺悔。這時具體的修法是什麼呢?

剛才講了,首先將內容了解好,何為惡,何為善,它們的果報是什麼,善惡與輪迴有何關係,其次在身口意的要點做完後便靜下來,一一思維:殺生曾經做了多少,偷盜做了多少,邪淫做了多少,……全部反省反省。有些已經記不清了,能記起的都要回憶,回憶這些做什麼呢?因為必須要對以前所造的罪業生起強烈的後悔心。在此後悔心的基礎上還要發誓:我以前有意無意做錯了,現在已經很清楚地認識到這是不該做的,那麼以後我就不再做了。如果今後不能保證完全停止,就只有發誓要盡量減少。具體的修法就是這樣。

這四個修法叫四個外加行,其共同目標是讓人建立圓滿的出離心。現在我們僅是聽講,還未來得及修,你們也許不會有很堅強的出離心,這也沒有問題,還可以修,可以培養。世界上所有的觀點都是可以培養起來的。不修就是問題,能修就不成問題。

不能以為只有念經才是做功課,功課不一定都是這樣。最關鍵的功課是內心去思維、去感受,這才叫修行。有些修禪宗的人總有這樣的概念:修行就是什麼都不要想,除此以外,他什麼都不認;修淨土的有一種習氣,認為修行只是念佛,拼命的念,這才是做功課,其他的也都不認。

這些都不對。念佛當然好,但是若沒有這些基礎──出離心和菩提心,僅是嘴巴念,也不是沒有功德,卻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參禪當然好,但是若基礎的出離心、菩提心都沒有,只是什麼也不想,這又有什麼用呢?很多動物都要冬眠,在漫長的冬眠時間裡,也沒有粗大的念頭,卻還是起不到什麼作用。所以這些基礎修法,無論是淨土宗也好,禪宗也好,密宗也好,都需要的。

前面講過三個階段,第一出離心,第二菩提心,第三空性。在前兩個階段,所有的教派是沒有區別的,只有進入最後一個階段──修空性的時候,才有所不同,那時各個教派的方法都不一樣。修出離心和菩提心能有什麼不同呢?都是一樣的。沒有一個教派會排斥菩提心出離心。所以,不能以為什麼都不想才是做功課,不能以為只有念佛才是做功課。外四加行是所有教派都要修習的,在這樣的基礎上念佛、參禪不是更圓滿、更圓融嗎?我們不能流於片面,在片面基礎上做出來的結果也是片面的,意義不大。外加行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去修。

不知道是不是在座所有的人都要修加行,但是我想大多數人都會修的。剛開始時有些人也許沒有修加行的打算,但是聞思以後他們的想法會改變。我想在座的當中絕對不想修加行的可能很少。希望很少,甚至是沒有。

在規定時間內修完這四個修法後,也許出離心真正地培養出來了,那當然好;也許出離心還不夠堅定,那也沒有問題,還有時間繼續修,這樣出離心是肯定會修起來的,然後再修皈依發心。

在皈依、發心基本上修好後,就可以繼續修金剛薩埵、曼茶羅和上師瑜伽的修法。在修後面三種修法前,需要有灌頂。

關於灌頂,以前也做過一個比較詳細的開示,大家有機會要看一看。現在,漢地明顯存在著一個普遍而嚴重的問題,就是人們覺得從藏地出來的冠以活佛等各種名稱的人十分神秘。因為,西藏本身就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一千多年來,在藏地出了很多高僧大德,開發了自他內心的世界,在此內在世界中,他們的確發掘出很多很多神奇的力量,這是實實在在的,全世界的人都覺得這是很神奇的。所以,大家都認為從那片神奇土地裡出的、穿著藏紅色袈裟的人都是很了不起的。當有從藏地出來自稱為某某活佛、某某堪布的授灌頂時,大家都願意接受,對灌頂的希求是很強烈的,好像一灌頂馬上就可成佛似的,其實不然。

灌頂是什麼?實際上,灌頂是傳密乘戒。有些灌頂有五條戒,有些有十四條,有些有二十五條等等。按理來說,你先要看看這些戒律能不能做到,如果覺得自己做得到,就可以接受此灌頂;如果做不到,就暫時不要受,等到機緣比較成熟時再接受。

居士五戒與密乘戒相比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我們對於居士戒都要認真選擇,能做哪一條才受哪一條,不能做的就不受。若居士戒都要這樣對待,那麼密乘戒更要認真對待了,更不應該隨便,但現在不是這樣。

現在需要考慮兩件事:第一,是不是所有穿這種衣服的人都有資格授灌頂;第二,即使授灌頂者有能力,你有沒有接受灌頂的資格?並非所有自稱是學密的人都有資格接受灌頂,所以先要觀察上師、自身各方面的條件是否具備,具備就可以受灌頂,不具備就不能。

隨便接受灌頂的嚴重後果是什麼呢?

現在因為沒有認真對待,很多人都在授灌頂,接受灌頂的人也沒有概念,只知道灌頂好。這樣接受灌頂後,如果當時你能真正得到灌頂,就一定要守戒,若不守戒就會破密乘戒,破了戒又會怎樣?相對破密乘戒而言,殺盜淫妄是小事情,殺生、偷盜的罪過根本無法與破密乘戒相比。所以,首先不如法觀察,也不懂得灌頂就是授戒,隨便去接受灌頂,之後又不守持這些戒律,就會犯密乘戒。這就是隨便接受灌頂的嚴重後果,也是目前相當嚴重的問題。

外加行就講完了,我的任務也告一段落,現在就輪到你們。你們務必要去思維、去修!如果有其他功課也不要間斷,但是可以做得短一點、略一點,外加行要做得廣一些,大部分的時間要花在這上面。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29 下午 12:39:02
--  

三 主 要 道 論

宗喀巴大師 

索達吉堪布 

敬禮諸至尊上師!

我隨己力而宣說,欲解脫者之津梁,

諸佛經典精華義,一切菩薩所讚道。

不貪三有之安樂,為使暇滿身具義,

勤依佛悅之正道,具緣者當喜諦聽!

無有清淨出離心,求有海樂無寂法,

貪執世間束縛眾,故當首先尋出離。

人身難得壽無常,修此可斷今生執,

無欺業果輪迴苦,修此可斷後世執。

修後於諸輪迴福,刹那不生羨慕心,

日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倘若於此出離心,未以菩提心攝持,

不成菩提樂因故,智者當發菩提心。

思為猛烈四瀑沖,難擋業索緊束縛,

困於我執鐵網內,無明黑暗所籠罩,

輾轉投生三有中,不斷感受三大苦,

成此慘狀諸慈母,是故當發殊勝心。

不具證悟實相慧,縱修出離菩提心,

亦不能斷三有根,故當勤證緣起法。

誰見輪涅一切法,永無欺惑之因果,

滅除一切所緣境,此人踏上佛喜道。

何時分別各執著,無欺緣起之顯現,

遠離所許之空性,爾時未證佛密意。

一旦無有輪番時,現見無欺之緣起,

斷除一切執著相,爾時見解即圓滿。

了知以現除有邊,以空遣除無有邊,

緣起性空顯現理,不為邊執見所奪。

如是三主要道論,自己如實通達時,

當依靜處而精進,速修永久之佛果。

此乃多聞比丘羅桑札巴(宗喀巴)對侄兒阿旺札巴之教言。

                  譯於二○○○年十月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29 下午 12:40:01
--  

http://www.zhibeifw.com/book/sdj/sdj-xm2.htm

http://www.larong-chuling.com/pages/category5_2.htm

http://211.72.163.194/pdf/06.pdf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

普賢上師言教

全知巴楚仁波切 著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譯

 

法 王 序

大圓滿龍欽寧體是集廣大班智達派《龍欽七寶藏》及甚深古薩里派《四心滴》二者之密意於一體、即生可獲得金剛持果位之甚深正法。

此《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不僅完全包括了三士道次第,而且具有殊勝竅訣要點。因此,諸欲解脫者必須實修。尤其是當今時代許多人不經過前行修煉,卻首先高攀大手印、大圓滿等正行法,以致正法與補特伽羅背道而馳。所以,諸位首先唯一實修此前行至為重要。

此深法攝集了藏地興盛的薩迦、格魯、噶舉、寧瑪派的引導文及廣弘於漢地的淨土、華嚴、禪宗等一切顯密修要,並且具有持明傳承殊勝之加持。祈請三根本、護法神賜予如理修行此法之具緣者加持並普降成就甘露妙雨。

本法傳承︰巴楚仁波切傳與樂喜堪布公美,彼傳給喇嘛羅珠仁波切,大恩上師羅珠仁波切傳與我。

對於此次譯成漢文、校訂並傳講,本人由衷隨喜。同時,祝願弘法利生事業吉祥圓滿!

          釋迦比丘晉美彭措勇列致

於藏曆鐵龍年神變月初三自壽六十八歲之際

               公元二○○○年二月八日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29 下午 12:59:42
--  

http://www.zhibeifw.com/book/baiyejing/default.htm

http://www.larong-chuling.com/pages/category5.htm

http://211.72.163.194/pdf/03_001-552-s.pdf

百 業 經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上師 傳講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譯

 

縱經百千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百業經》─

 

凡聽聞、讀誦、受持此《百業經》的人,若能對因果不虛生起堅定的信心,遵循因果謹慎取捨善惡,並且精進修持、懺悔罪障,一定不會墮落。

─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29 上午 01:08:15
--  

敬錄自《密勒日巴尊者傳》

尊者說完以後,希哇俄行者就啟稟尊者道:「您老人家在求法依師的時候,對於上師那樣的虔誠信從,忍耐受苦;得法以後,在山中那樣的精進修行,無論從哪一方面看來,都不是我們能夠做到的!我們都不敢再修這個法了,可是解脫不了煩惱輪迴,應該怎樣辦才好呢?」說完竟大聲痛哭起來。

尊者說:「你不要失望,我告訴你,只要你常常想到輪迴和三惡道的痛苦,那麼你的精進心和求法心就會自然生起的,凡是有心的人,聽了『因果法』既能相信,一定也能做到像我這樣精進修持的,如果對於佛法不能生起極深的信仰,僅了解一些道理,是沒有用處的。因為這樣就很難不為八風所動。所以學佛,第一要相信因果,那些對因果報應都不相信的人,嘴裡雖然談論些與聖理二量相合的空性,可是實際上也不過是說說而已,並沒有甚麼真實的價值。因為空性這件事,非常微妙,難解難信;如果對空性能生起決定的信解,那便一定可體會到空性並不離開因果,即因果而顯空性。因此對因果的取捨和去惡行善,一定格外注意,比一般人尤為謹慎。所以一切法的根本就是相信因果,努力行善去惡,這是學佛最要緊的事。

「我最初並不懂得空性,但是對於因果卻有堅定的信心;知道自己作了大惡業,將來會墮惡趣,所以心生恐怖。因此對上師的虔誠信服和修行的刻苦精進,都自然而然的辦到了。你們也應該同我一樣,獨自住在山中修持真言乘。如果能這樣做,我保證你們一定能夠解脫成就的!」

於是藏頓巴普提惹昨就啟稟尊者說道:「上師啊!您一定是大金剛持的化身,為度眾生才化現人世,示現這樣一個希有的事蹟,否則最少也是無量劫來修行佛道,已經登了不退轉地的一個大菩薩!您為了法,不惜身命的去修行,所作所為,處處表現出您是一位非凡的菩薩。像尊者這樣的苦行和忍耐,在我們這些凡夫弟子來說,不用說做不到,連想都不敢想!就是想要學,身體也受不了。所以上師您老人家一定是佛菩薩的化身,我們雖然不能像您那樣的修行,但是也都知道凡能夠見到上師及聞法的眾生,都能解脫輪迴,這是一定無疑的。能否請您告訴我們,您究竟是哪一個佛菩薩的化身?」

尊者答道:「我自己也不知道是誰的化身,最可能的恐怕還是三惡道的化身吧!你們以我為金剛持,當然會得到加持,可是你們以為我是化身,這對於我固然是淨信,然而對於法卻成了無比的大邪見!這是因為你們對於佛法的偉大果利不了解的緣故。譬如像我原來只是一個普通的凡夫,而且前半生還作了大惡業;為了相信因果業報,決心拋棄了今世的一切,一心修行,現在離開成佛的階段也可說是不太遙遠了。尤其是遇見一位條件具足的上師,能夠受到他的攝受。得到真言捷徑的心要口訣,和不為言詮所染,澈見本來面目的指示灌頂,依法修持,所以即身成佛是決無疑義的。如果此生只是造作惡業和五無間罪,那麼命終以後,一定馬上就會墮入無間地獄的,這就是不信因果和沒有精進修行的結果。如果由內心的深處,對因果的道理生起堅決的信心,怖畏惡道的苦痛和希求無上的佛果,那麼人人都可以和我一樣對上師有絕對的虔誠,在修行時有最大的努力和覺證。這是任何人都能夠辦得到的。你所說的什麼佛菩薩的化身,完全是因為對密宗未能確切了解。你們應多讀古德們的傳記,思維輪迴之理,要常常記取人身難得和壽命無常,而去努力修行!我曾不顧名聞和衣食發大勇猛,忍大痛苦,獨自住在無人的山中修行,因而獲得覺受和證解的功德。希望你們也學我一樣去好好修行。」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29 上午 01:08:41
--  

業決定理者,謂諸異生及諸聖者,隨有適悅行相樂受,下至生於有情地獄,由起涼風,所發樂受,一切皆是從先造集善業所起。從不善業發生安樂,無有是處。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羅漢相續之苦,一切皆是從先造集不善而起。從諸善業發生諸苦,無有是處。《寶鬘論》云:「諸苦從不善,如是諸惡趣,從善諸善趣,一切生安樂。」故諸苦樂非無因生,亦非自性、自在天等不順因生,是為從總善不善業生總苦樂。諸苦安樂種種差別,亦從二業種種差別,無少紊亂,各別而起。若於業果,或決定相,或無欺罔,獲定解者,是為一切內佛弟子所有正見,讚為一切白法根本。

─ 至尊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29 上午 01:09:43
--  

http://www.larong-chuling.com/pages/category5_4.htm

http://211.72.163.194/pdf/16_001-308.pdf

因 果 明 鏡 論

堪布益西彭措仁波切 著

第一章  總說業因果

第一節  誰是創造者

第二節  業的規律

一、自作自受

二、苦樂法則

三、因微果著

四、未作不遇

五、已作不失

第三節  心是業之源

一、萬行之源

二、禍福之根

第二章  世間業

第一節  十業道

第二節  十惡業

第三節  十善業

第四節  開示具力之門

一、田門

二、所依門

三、意樂門

四、事物門

五、串習門

第五節  定業與不定業

第六節  業的轉化

第七節  兩世之間

第三章  世間果報

第一節  異熟果

第二節  等流果

一、同行等流果

二、感受等流果

第三節  增上果

第四節  分說十惡業的果報

第五節  十善業果

一、總說十善

二、分說十善果報

第六節  圓滿人身

一、圓滿人身之異熟功德

二、圓滿人身之異熟果報

三、圓滿人身之異熟因緣

第四章  苦集滅道

第一節  安立四諦的次第

第二節  苦諦

一、人生之苦

二、三苦

三、六道之苦

第三節  集諦

一、煩惱

二、集業之理

三、死亡與重生

四、十二因緣

第四節  滅諦

第五節  道諦

一、入道資糧

二、正修入門

三、加行道

四、三聖道

五、三十七道品

第五章  大乘因果

第一節  圓滿的果位

第二節  大乘之因

一、殊勝方便

二、入大乘門

三、發菩提心

四、菩薩大行

第三節  色身與法身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29 上午 01:10:52
--  

http://www.larong-chuling.com/pages/category5_7.htm

http://211.72.163.194/pdf/32.pdf

因 果 的 奧 秘

堪布益西彭措仁波切 著

思維總業果──業果的四個道理

分別思惟十業道

抉擇業果──正顯示黑業

業之輕重差別

果報介紹

思惟白業果

顯示業的其餘差別

思惟特別業果

總示思已正行進止之理

四力淨修之理

深信業果之總結

《因果的奧秘》思考題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29 上午 01:11:43
--  

淺 談 因 果 關 係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開示

今天簡單地談一談有關因果的問題,其中包括因果的本體、分別、支分細節以及對因果的疑問。

什麼叫作因果呢?比如說,一個人去偷盜,在偷了東西以後,在他的身口意中哪一個是因呢?我們經常講的業,在這裡和因是一回事。偷盜人用手去抓一個東西放到自己的包裡,這是不是叫作因呢?當一個人心裡想:我要去偷這個東西,這個起心動念是因嗎?上述身口意行為當中到底哪一個是因?

關於因果的解釋,一切有部和唯識宗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但在名言諦中比較究竟的,還是唯識宗所闡述的觀點。他們認為,每一個人從無始以來到成佛之間,都有一個心的相續,此心相續有時候有眼耳鼻舌等五識,有時候沒有,但無論它有怎樣不同的分別,總有一個恆時不滅的存在,就叫阿賴耶識。造了業以後,就會在阿賴耶識裡播下一個種子。

還有一個比喻是:下雪的時候,如果將墨水倒在雪裡,雪就變成了墨水的顏色,雪化之後,在地上仍可以看到這種顏色。同樣的,如果以煩惱去造業,當這個煩惱消失的時候,這個業就會留在阿賴耶識上。業(或因)是一種特殊的能力,就像稻穀的種子,雖然我們肉眼看不出它能生出稻芽,但它確實蘊藏著這樣的能力。同樣,當阿賴耶識上播下一個業的「種子」,經過一段時間,在因緣成熟後,它就會產生「果」,這個果也叫報應。所以,因(或業)的本性就是阿賴耶識上這種特殊的能力。

當一個人殺生、偷盜的行為完成以後,在他的阿賴耶識上就會留下這個行為的種子。這顆種子什麼時候發芽是不定的。經書中常用糧食的比喻來說明報應的早晚。糧食蔬菜品種繁多,它們成熟的早晚也不相同。有些成熟只需要一兩個月,有些卻需要五六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這種差異來自於種子本身的不同,以及地理環境和氣候等因素。同樣的,經書裡講因的成熟有四種:一是今生報應。比如年輕的時候造業,中老年時得報,有時甚至更快,當下就可以看到果報。這是什麼原因呢?某些特殊因緣可以使果迅速出現,這個很快成熟的業,來自於它的對境和動機,在《百業經》中就匯集了很多這樣的公案。比如說,僧眾和普通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對境,如果偷僧眾的東西或毀謗僧眾的情形很嚴重的話,就有可能在當下或今生見到報應;如果對境是一般人,果報肯定是有,但不一定馬上或在這一生顯現,這種差別是由對境不同而產生的。另外是動機的差異,如果殺生的念頭非常強烈或蓄謀已久,以這樣的動機去殺生,它的報應就會很快成熟,若殺生動機不那麼強烈,則雖然有果,但不會很快顯現。

不很快顯現的果又可分為三種:一是下一世一定會成熟的果。比如造五無間罪之類的大惡業或大善業,在下一世一定會報應;二是雖然肯定有果報,但成熟期不定,或許三四代以後,或許更長時間;三是也許有果報,也許沒有果報。從因果不虛的角度來看,這是什麼原因呢?如果這個因(或業)的能力很微弱,當它遇到強大的對治力時,它的果就不一定發生。前面三種稱為定業,第四種叫作不定業。

業的這四種不同的能力唯有佛是全知的,其他的普通人乃至具有神通的外道和小乘阿羅漢也不能徹底了解。佛出世時,印度有許多外道,他們用神通親眼看到一個一生行善的人,死後卻去了地獄、做了餓鬼或墮為旁生,如果因果是真實存在的,那麼為什麼善無善報呢?於是他們認為因果之說完全是騙人的。

一個一生行善的人為什麼會墮落呢?因為,雖然他今生行善,沒有造什麼惡業,但是,我們並不知道他過去世是怎樣的。也許他今生是行善之人,他的上一世和上上一世還是行善之人,但再往前推就不一定了,可能在很多世以前他造了惡業。從三種定業分別來看,他今生所做善業不屬於現世報應和下一世報應的業,而是屬於第三種定業,即它有果報,但也許在幾千年、幾萬年,甚至於幾百萬年之後才會發生。

在生生世世當中,我們有沒有造這種業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雖然現在做得很好,但如果不能清除過去世所造的惡業,其果報就會一直等著我們,這種業一旦發生果報,是沒法迴避的,只有暫時墮下去了。但是今生所做的善業是不是空耗了呢?當然不是,它也有果報。如果這個業的能力不是很強、成熟很慢,就有可能先墮落再上升。

所以,不要說一點正知正見都沒有的人,就連修證比較不錯的那些外道仙人,他們在因果知見上都是迷惑的。這是因為因果循環錯綜複雜、貫穿三世,唯有佛徹底知道前後的一切來龍去脈,而其他人只能知道中間的一部分。這些外道仙人通常很有學問,也有一些世間神通,他們往往根據自己看到的某些情形,如某人前世行善,後世墮落,便輕下結論,說因果是不存在的,並因此著書立說,迷惑了很多人,從而漸漸形成一個教派,斷見便由此產生了。

常見又是怎麼來的呢?有些人雖然有神通,但看得不是很遠。他們用神通看到自己來自於色界,在做天人的時候,梵天、帝釋就存在了,現在自己死了,但回頭看去,帝釋梵天還沒有死。他繼續觀察帝釋梵天是什麼時候生的,什麼時候會死,但往前看了幾千年、幾萬年,發現他們都不會死,於是便認為他們是永遠不死的;然後又往後推到幾萬年、幾百萬年,但仍然沒有看到他們是哪一天生的。這時他就認為,梵天帝釋以下的眾生才會有生死,而梵天帝釋是常住不滅的。他們把這個觀點寫進書裡,於是很多人跟著他學,就又形成了一個教派。常見和斷見就是這樣來的。

現代人在這方面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有些人沒有偷盜、殺生或傷害他人,並且持戒行善也做得不錯,然而他的工作、生活卻處處不如人意。於是,有人就想不通:如果因果存在,善良的人怎麼會遭到不幸呢?對因果或《俱舍論》沒有深入了解的居士也會有這種看法,甚至有人這樣說:我參加了法會,又念了那麼多經,就不該有這樣那樣的病痛或災難。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參加法會、放生及所做的一切善舉,已經存入我們的阿賴耶識中,沒有顯果是因為因緣沒有成熟。就像一個農民春天種地,他把僅有的糧食都播了種,家裡就沒有糧食了,要等五六個月以後才會豐收,而現在他卻是一個沒有飯吃的窮人。有人覺得奇怪,你種了那麼多地,天天辛勤勞動,為什麼沒飯吃呢?這種疑問是沒有道理的,因為誰都知道,播種和豐收之間是有一段時間間隔的,現在沒有糧食是因為他去年沒有好好種地,沒有獲得豐收,所以把種子播下去後,便沒有餘糧可吃,這與他今年的辛勤勞作沒有直接關係。同樣,參加法會或放生與現在的病痛災難也沒有直接的聯繫,因為病痛災難是過去世所造惡業成熟的顯現。

另一種情況是,有些人平時無惡不作,但他也沒病沒災,過得很好,甚至一輩子都榮華富貴直至壽終正寢。於是又有人說:如果因果存在,他們幹了那麼多壞事,為什麼沒有報應呢?行善之人與造惡之人比較時,造惡之人過得還要健康快樂,這不是說明因果根本沒有嗎?這與種地的情況完全是一樣的。

現在我們來分析遇到病痛災難是否完全由因果來決定的問題。

個別外道認為:一切顯現都是由業力來安排,一個人的一生過得好與不好,甚至連吃一頓飯是早是遲都是命中注定的,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佛教卻並不承認這一觀點。

佛教認為:無論病痛也好,災難也好,都有多種因緣。有些病是前世造成的病,也叫業力病,這種病無論花多少錢,採用多麼高明的醫療手段,都無法治癒,這有可能跟因果有關係。假如你只是感冒頭痛發燒,也不能排除是因果的原因,但也不是一定由前世的因所導致。所以,有些事物確實跟因果有聯繫,有些卻跟因果沒有直接的關聯,佛教一直強調不墮二邊,在因果上也是如此。

如果像外道所講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無法改變,那修行還有什麼用呢?既然已經注定了,就什麼都不用做了,結果好就隨意享受,不好也只有任其發生、聽天由命。同樣,假如真有一個命中注定,那麼布施給別人食物也沒有用,給了他也吃不飽,因為他命中注定要挨餓。所以,這種宿命論是不能成立的。

還有另一些世間人根本不承認因果,這也是錯誤的。我們要走中間的路,不墮二邊。痛苦和快樂跟因果是否有關,以我們現在的智慧和感官是沒法確定的。綜上所述,一般情況下,我們現在做得好與不好,是跟以後的果必然關連,但跟現在的顯現沒有直接關係,當然,特殊因緣除外。

還有一些人認為:因為殺生偷盜等違背了宗教信仰,所以才不能去殺生偷盜。

其實並非如此。不能殺生偷盜的原因,是因為殺生偷盜違背了自然規律,必然會遭到報應,所以才要戒除。比如,服毒是不是違背佛教教義的呢?雖然佛教是禁止人服毒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毒藥本身是不能吃的,如果你非要嘗試,必然會中毒並感受痛苦,這就是違背自然規律而得到的果報。有些毒品服用後立即會發作,有些則幾個月甚至幾年後才發作,因果報應也是如此,雖然因果是我們的眼睛看不見的,但它們的顯現規律都是一樣的。當一個人服毒後,在還沒有發作並活得很健康時,有人便以為他服的不是毒,仔細想想這有道理嗎?沒有痛苦並非沒有中毒,只是毒發的時間沒到而已。同樣,殺生偷盜就像把毒品吞下去一樣,肯定是要發作的,只不過需要一個階段或一個過程罷了。

在經書裡還講述了另外一個例子。以前,有一個國王殺害了阿羅漢。第二天,在他所轄的領土內,下了無數的珠寶雨。在以後的連續六天中,天降的寶物一天比一天珍貴,但第八天卻降下鋪天蓋地的黃土,全國所有的人都被埋葬於黃土之下,一命嗚呼。為什麼國王殺了阿羅漢後反而感得天降珠寶呢?因為他過去世曾造過殊勝的善業,現在雖作了極大的惡業,但當兩種不同的業相遇時,原來的善業先成熟,自然得到大的善報,當福報享盡後,立即惡報現前。這裡面的先後順序是不是像外道所講是由造物主安排的呢?肯定不是。這與糧食成熟是由土壤、陽光、氣候等諸多因素綜合而成,決非人為所致,只是一個自然規律的道理完全是一樣的。

如果想更多地了解因果方面的問題,可以看《俱舍論》第四品,其中闡述的因果道理十分清晰明瞭。如果對因果沒有一個正確的定解,就會出現許多問題,有神通的人尚且如此,沒有神通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第四種因是不定因,這種因不論是善是惡,因能力微弱,所以當碰到其他違緣時,就不會發生果了。對於惡業,要製造一種違緣使它變成不定業,這個違緣就是懺悔。在《大乘阿毗達磨》中講,無始以來所造惡業都有辦法讓它變成不定業,這個辦法就是對它生起後悔,並發誓以後再也不造。後悔和發誓不造惡,是轉定業為不定業的兩個關鍵條件。

比如,一個人原來靠殺豬宰羊生活,後來改行不做,開始當居士念佛,他對原來的惡業生起很大的後悔心,並發誓一生當中再也不去做這種惡事,當這兩個條件完全具備後,他所造的殺業就變成了不定業,以後就不一定得果報,若再進一步深刻懺悔,就有可能完全不受果報。

對於往昔曾經造過、現在已經不能回憶的惡業,我們可以這樣觀想:無始以來我所做的一切罪業,無論是有意或無意做的,都是不應該的。並如同服了毒藥一般,對它生起強烈的恐懼和後悔心,並發誓從此再也不做,這樣就可以令無始以來所造的一切惡業都變成不定業,這是很有意義且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能這樣做,情況就很難講了。

雖然我們今生沒有殺生、偷盜造惡業,都是居士或出家人,經常念佛、修法、放生,但我們所做的畢竟是凡夫的有漏善業,如果又沒有迴向,一旦生起一個強烈的瞋恨心,當下便可摧毀長時所積的善業,因為凡夫的這些善根都是靠不住的,現在做得好,以後做得好不好,誰也沒把握。如果我們有能力,就可以看到過去世所做的不善業因全部儲存在阿賴耶識裡,若不懺悔,其果報一定會顯現,那時就與持斷見的外道所見一樣:雖然今生行善,死後卻會墮落。這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我們必須要懺悔。沒有一個罪業是不能懺悔的,都能夠懺悔清淨。

同樣,善也有不定業,我們應該盡量把善業儲存下來,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迴向,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就是通達空性,知道行善是如夢如幻的,若能這樣思維,即使有瞋恨心生起,也毀不掉這個善根。因為瞋恨心是有漏的、有執著的,它與如幻如夢的見解是沒有關係的,而我們所做的善法是跟證悟如幻如夢的智慧有關的,兩者比起來,有執著的法比不上有智慧的善根,所以瞋恨心毀不了這個善根。如果既沒有證悟又沒有迴向,而且瞋心不斷,那麼善根就很容易被毀滅。對凡夫來講,迴向就是最好的辦法。

綜上所述,我們要盡量讓那些惡業都轉為不定業,而把所有的善業想辦法變成定業。

這四種業很重要,要想認識因果,必須要分清這四種業,並對它有一個完整的認知和了解。這對我們的修行也至關重要。

因果是這樣的,如何證明它的存在呢?佛曾講過,一個普通的人想要證明因果的存在是比較不容易的,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佛教講緣起現象,因緣和合。緣起是什麼呢?緣起就是有了因就肯定有果,內外所有的事物,都是緣起的現象,因緣的結果。比如說一個人殺生,這對於被殺的眾生是一個很大的傷害,此人造了這麼嚴重的業,哪能沒有果呢?如同在潮濕和溫暖的土壤裡隨便丟一粒種子,即使不管它也會發芽。同樣的,在世間的一切有為法中,沒有任何因是不結果的。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看到,有些病人被醫生或有神通的人判定只能活一個月到兩三個月,結果病人通過行善,如放生或修長壽法,在兩三個月後,依然活著並且活得很好,當醫生再檢查時,發現病灶消失了,這種情況無論在藏地或漢地,甚至全世界都有發生,這既不是傳說也不是神話,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事實,由此可以證明:因果是存在的。

佛在某些經中,也通過下面的例子來證實過因果的存在:有些人一生無論怎樣努力也發不了財,他的經營操作並沒有問題,但終身受窮;有些人沒怎麼努力,卻一生榮華富貴;還有諸如健康不健康,長壽不長壽都是這樣。人們會認為這也許與環境有關,其實不是。例如,西藏歷史上有個國王為了讓窮人富起來,曾三次把西藏所有貴族的財產平分給老百姓,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情況又恢復原樣,窮人還是窮人,貴族依然是貴族,國王也就沒辦法了。那些富裕之人並不全是聰明和能幹的,那些不富有的人也並非愚蠢和懶惰,這多半也跟因果有關。當然,不是說這裡所指的富和窮全都是命中注定的,富了就不用去幹活,窮了也不必再努力,但從這些事件中,也基本上看得出因果的關係與規律。

《俱舍論》裡也講,有些父母造了很嚴重的罪業,他們的子女會感受到這個報應。如果父母造業、子女受報,豈不是與佛經所講的自作自受、不能被他人代受的說法相矛盾了嗎?《俱舍論》解釋說,這些子女本身就有那種惡因的存在,當父母造了大惡業後,由於他們與子女的密切關係,就促使子女的惡因提前成熟而感受果報。對此,古今中外有很多公案可以證明。通常來說,想要直接證明因果的存在是很難的,因為我們的肉眼無法看見前世的因和後世的果,但是用間接的方法,如上述的例子,就完全可以證明因果的相續存在。不要說輪迴是受因果的制約,就是涅槃和解脫也被它控制。所以,如果我們想解脫,就要種解脫的因,有了因就一定有果,這就是佛教的見解。

佛教的見解是緣起,緣起包含了許多內容,從名言諦來講,就是有因必有果。現今一切悲歡離合等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有各自的因,其中有一些因是我們可以看見的,有一些則是肉眼無法看見的,唯有特殊的人才可以全面知曉。有因必然有果,無因就不會有果。若渴求人天福報或快樂,就要去種快樂的因,快樂的因就是行善;若想避免痛苦和災難,就不要種痛苦的因,痛苦的因就是造惡。凡夫由於愚癡和無明,欲求快樂果卻反種痛苦因,比如時下許多人殺害各種動物,用牠們的血肉和生命換取自己的延年益壽,這豈不是完全的顛倒嗎?其餘的事情也都是這樣。

所以,如果凡夫對因果沒有一個正確的觀點和取捨,則所做的多半是錯誤的,由此而感受的,也將是他們意想不到也不願接受的苦果。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29 上午 01:13:17
--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出烏波離所問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

賜紫贈司空諡大鑒正號大廣智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娜謨釋迦牟尼佛 娜謨金剛堅固能摧佛 娜謨寶焰佛 娜謨龍自在王佛 娜謨勤勇軍佛 娜謨勤勇喜佛 娜謨寶火佛 娜謨寶月光佛 娜謨不空見佛 娜謨寶月佛 娜謨無垢佛 娜謨離垢佛 娜謨勇施佛  娜謨淨行佛 娜謨梵施佛 娜謨水王佛 娜謨水天佛 娜謨賢吉祥佛 娜謨無量威德佛 娜謨栴檀吉祥佛 娜謨光吉祥佛 娜謨無憂吉祥佛 娜謨那羅延吉祥佛 娜謨花吉祥佛 娜謨蓮花光遊戲神通佛 娜謨財吉祥佛 娜謨念吉祥佛 娜謨善稱名號吉祥佛 娜謨帝幢幡王佛 娜謨鬪戰勝佛 娜謨勇健吉祥佛 娜謨勇健進佛 娜謨普遍照曜莊嚴吉祥佛 娜謨寶蓮花遊步佛 娜謨寶蓮花妙住山王佛

如是等十方一切世界中諸佛世尊。出現世間住持遊行。願皆觀察哀愍於我。我或今生或於餘生。無始時來廣作眾罪。或自作或隨喜作或教他作。或偷盜佛物四方僧物。或自作或隨喜作或教他作。或造五無間罪十不善業道。或自作或隨喜作或教他作。由此業障覆蔽身心生於八難。或墮地獄傍生鬼趣。或生邊地及彌戾車。或生長壽天。設得人身諸根不具。或起邪見撥無因果。或厭諸佛出興于世。如是一切業障。我今對一切諸佛世尊。具一切智者具五眼者。證實際者稱量者。知者見者前。我今誠心悉皆懺悔不敢覆藏。願我尸羅律儀復得如故。復願諸佛世尊攝受護念證明於我若我今生或復餘生。無始時來於流轉生死。或曾捨施傍生一團之食。或曾持一淨戒。或曾修梵行善根。或曾修少分無上智善根。悉皆合集計校籌量。如三世一切諸佛於最勝無上迴向願中。願皆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一切罪懺悔  諸福皆隨喜

及勸請諸佛  願證無上智

過去及未來  現在人中尊

無量功德海  我今稽首禮

 (右此三十五佛名并懺悔法。出烏波離所問經。能淨業障重罪。現生所求禪定解脫。及諸地位皆能滿足。五天竺國修行大乘人。常於六時禮懺不闕。功德廣多文煩不能盡錄。但依天竺所行者略記之。餘如本經所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