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糖尿病人安祿山:肥胖、失明下的眾叛親離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65186)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9/12/27 上午 08:03:50
--  【轉貼】糖尿病人安祿山:肥胖、失明下的眾叛親離

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一場由安祿山、史思明發動的叛亂在范陽爆發,史稱「安史之亂」。這場叛亂歷時八年,叛軍攻陷洛陽、潼關後直取長安,天寶十五載(756年)正月,安祿山稱帝,國號大燕,唐朝盛世自此不復存在。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場叛亂的罪魁禍首——安祿山,在稱帝的第二年,也就是叛亂的第三年(公元757年)便死去了。

安祿山是怎麼死的呢?

一般認為,安祿山是被殺害的。根據《舊唐書》記載:

「立慶緒於戶外,(嚴)莊持刀領豎李豬兒同入祿山帳內。豬兒以大刀斫其腹。祿山眼無所見,床頭常有一刀,及覺難作,捫床頭不得,但撼幄帳大呼曰:『是我家賊!』腹腸已數斗流在床上,言訖氣絕。因掘床下深數尺為坑,以氈罽包其屍埋之。」

關於安祿山之死,除《舊唐書》以外,《新唐書》《安祿山事跡》皆有記載,雖有些許異同之處,但基本上可確定的是——安祿山是被三人密謀殺害的,即嫡子安慶緒、心腹嚴莊和李豬兒。

歷史弔詭之處正在於此,三個親密之人竟成了未來了結自己性命的兇手。

安慶緒是安祿山的二兒子,根據《舊唐書》:

「慶緒善騎射,祿山偏愛之。未二十,拜鴻臚卿,兼廣陽太守。」

可見安慶緒自幼便得安祿山寵愛,不僅早早得到官職,還陪同父親參與多場戰役,父子之情十分深厚。

嚴莊是安祿山的「智囊團」,《安祿山事跡》記載過,嚴莊為安祿山的孔目官,管其文書之事,深受安祿山重用。

李豬兒則是安祿山的貼身僕從,《新唐書》記載了李豬兒的身世:

幼事祿山謹甚,使為閹人,愈親信。祿山腹大垂膝,每易衣,左右共舉之,豬兒為結帶。

自小服侍安祿山、為其更衣解帶,安祿山對李豬兒肯定非常信賴。

安祿山在安史之亂以前非常重視其屬下,《新唐書》記載道:

祿山謀逆十餘年,凡降蕃夷皆接以恩,有不服者,假兵脅制之,所得士,釋縛給湯沐、衣服,或重譯以達,故蕃夷情偽悉得之。祿山通夷語,躬自慰撫,皆釋俘囚為戰士,故其下樂輸死。

這麼一個看起來還算豁達、又懂得與人打交道的安祿山,為何最終會落到被心腹殺害的下場呢?



這一切,是有跡可循的。

從安祿山和這幾個人關係的轉變說起。

嫌疑人一,李豬兒出身契丹部落,十幾歲就跟隨安祿山,特別黠慧。然而安祿山卻將他閹割,導致失血過多,差點死去。雖然安祿山在之後的時日裡最信賴他,但我們不敢保證李豬兒是否是在強忍恨意留在他身邊。

嫌疑人二,安祿山軍師嚴莊,兩人在安史之亂期間曾起過劇烈爭執。當安祿山被李光弼大敗於嘉山,潼關嚴守久攻不下時,急躁的安祿山將錯誤怪罪在嚴莊,兩人近乎翻臉,儘管後來再度和好,但顯然隔閡已在。


嫌疑人三,安慶緒是安祿山的嫡子。但是後來安祿山十分寵愛妾段氏,流露出想讓段氏之子安慶恩來取代安慶緒。

安祿山與這三個人,有新仇,有舊恨。但無論怎樣,他們四人在很長的時間裡是能夠做到相安無事的。為什麼情況會急轉直下?這段時間內是否發生過什麼事?



《安祿山事跡》曾有記錄,安祿山患有眼疾,視力越來越模糊,看不見東西,性情也變得越發嚴酷,但凡有不如意,就對身邊人箠撻交加,左右侍從稍有差錯,就要動刀動斧。

《新唐書》對此給出了更詳盡的描繪:「(安祿山)尤卞燥,左右給侍,無罪輒死,或箠掠何辱,豬兒尤數。雖嚴莊親倚,時時遭笞靳,故二人深怨祿山。」

想必我們在這裡找到了兇案的導火線——時時遭痛打鞭撻的嚴莊、李豬兒對安祿山懷恨在心,加上舊日嫌隙,兩人對安祿山的忠心早已為其暴躁性情所消磨殆盡,於是便與同樣受到威脅的安慶緒聯手、共同謀害安祿山。


但這裡的矛盾之處在於,早年的安祿山十分黠慧,雖然胖,也是個靈巧的胖子。



《舊唐書》稱安祿山年輕時性情巧黠,經常受到人們的讚美。《新唐書》也評價他忮忍多智,善於揣測人情。另外,安祿山還精通六國語言,他任節度使時,對下懂得與蕃夷打交道,對上還甚討皇上喜愛。

有一次,安祿山在唐玄宗面前跳舞,皇上見他肚腹肥大就問道:「胡腹中何有而大?」

安祿山巧妙地回答:「唯赤心耳!」

他的妙語連珠還十分討楊貴妃歡心,甚至收他為乾兒子,喊他叫「祿兒」。

這樣一個能夠旋轉跳舞不停歇的高情商人物,為什麼會在人生的最後幾年變得笨重、狂躁不安呢?


安祿山「作胡旋舞帝前,乃疾如風」

《舊唐書》稱,安祿山是身體疾病使其性情大變。《安祿山事跡》中也記錄安祿山由於眼疾,「日加昏昧」,才「性轉嚴酷」。



也就是說,後期的安祿山不再是那個靈活的胖子,而是一個眼神不好、且不再靈活的因肥胖而困據的人。

晚年安祿山體重高達330斤,新舊唐書都記載安祿山「腹垂過膝,每行以肩膊左右擡挽其身,方能移步」。

肥胖給安祿山的生活造成了困擾,他非常嗜睡,日常沐浴更衣都需要僕從協助,《舊唐書》這樣描繪他更衣的場景:

「祿山肚大,每著衣帶,三四人助之,兩人擡起肚,豬兒以頭戴之,始取裙褲袋及系腰帶。」

另外,安祿山遠行也不便,每次他出門坐馬車,都要在驛站換馬,不然馬會累死。

大概從44歲開始,安祿山之後的9年,時不時會生點小病。天寶十三年後,每次有朝廷使者過來,他都會稱疾不出,甚至唐玄宗「賜慶宗娶宗室女,手詔祿山觀禮」,他也以身體抱恙請辭不出。

這裡或許有他要叛變的嫌疑,但健康狀況每況愈下也是基本事實:

祿山以體肥,常帶瘡,及造逆後而眼漸昏,至是不見物。又著疽疾。

到這裡,我們基本可以總結安祿山的健康情況——



肥胖、嗜睡、性急、體生瘡疽、眼漸昏至失明。

這些特徵以現代醫學的角度來判斷,都是糖尿病的基本體徵。

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因為胰島素分泌缺陷導致各種身體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等慢性損害。

一般而言糖尿病分為兩種:1型糖尿病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由於他們體內胰島素不足、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起病比較急劇。2型糖尿病則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與安祿山的情況相似,肥胖、運動不足、年齡增長以及各種應激(緊張、勞累、精神刺激)等導致他們胰島素分泌能力降低。

我們知道,安祿山工於心計,又常年征戰,身心狀況消耗甚大,其病情必然是常年積累的。

糖尿病還給他帶來了併發症,譬如史書描繪他「又著疽疾」「常帶瘡」,最明顯的是眼疾,早期安祿山只是「眼漸昏」,到後來以及「眼無所見」、失明了。


另外還有說法指出,安祿山的身體疾病或許是因為服散造成。服散在魏晉就開始流行,《世說新語》云:「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覺神明開朗。」服散後要及時行散,否則皮膚易於磨破,若過度服散還會性暴如火、甚至發狂。這與安祿山的身體狀況也非常相似。

無論是糖尿病抑或服散,種種跡象表明安祿山在叛亂前已病得不輕,叛亂後心理壓力的加重使他的病情更加無法控制,讓這個昔日風光靈活的「聰明人」,無論是才智還是判斷力,都每況愈下,性情也變得蠻橫暴躁,使得親信日漸積怨。

安祿山的疾病不但導致心腹對他心懷殺機,甚至在他生命結束前的最後一刻直接將自己送上黃泉——

安祿山的床頭放著一把自衛的大刀,但在最關鍵的時刻,由於疾病造成的雙目失明,安祿山連放在床頭的大刀也摸不到了。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他只得叫囂著「有賊!」,最後被李豬兒斫腹斃命。

病人安祿山就這樣在背叛的憤恨中斷絕了性命。

耐人尋味的是,仇恨、或是疾病,這個曾攔腰折斷大唐黃金盛世的男人,究竟死於誰手呢?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9/12/27 上午 08:04:27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