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孝友清亮---閔子騫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48782)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6/3/20 上午 10:19:50
--  【轉貼】孝友清亮---閔子騫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魯國人。為孔子弟子,小孔子十五歲,以德行著稱。
  
子騫秉性孝友,母親早逝,父親另娶繼母來照顧他。數年後,繼母生了兩個兒子,漸漸就看子騫不順眼,經常虐待他。可是子騫仍然對繼母非常孝順,對兩個弟弟非常友愛,一點也沒有怨言。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有一次,天寒地凍大雪紛飛,子騫的父親命他駕車。走著走著,手上的韁繩忽然掉了。他的父親很訝異,加以檢視,才發現子騫的雙手都凍僵了,而身上的棉衣竟是蘆花襯裡;回頭再查看另兩個兒子卻穿著厚實溫暖的棉襖。這才知道繼母在暗中虐待子騫,很是生氣。回到家中,就對繼母說:「我所以娶你,正為了我這孩子,現在你竟欺騙我,走!走!再別留在我家。」子騫看到父親要趕走繼母,很難過地跪到父親跟前,拉著父親的衣服,哭著求父親說:「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他的父親聽了,很受感動,就沒有趕走繼母。而繼母也被子騫的孝行所感,從此悉心照顧子騫,變成一位仁慈的母親─原本一個即將拆散的家庭,因為子騫的一句話而變成鄰里交相讚嘆的和樂家庭。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子騫長大後,跟隨孔子學道,德行學問都非常傑出;而且為人正直,見識高遠。孔子就曾經稱讚他說:「閔子騫這個人不輕易發言,一旦發言,都不偏不倚,切中肯綮。」當時把持魯國政權的季氏,也曾派人請他出來做官。但是子騫,雖有濟世之心,卻不齒季氏的跋扈,不願同流合污,所以辭而不就,並且還對使者說:「如果你再叫我出來做官,那麼我必定在汶水之上了。」他不惜以離開魯國,表示不做季氏家臣的決心,可見他的志節是多麼清高。
  
試觀子騫,孝親悌弟,以一人感化全家,修身而齊家,誠不愧為孝子。而天下無道,隱而不仕,亦不失為君子。直到後代,許多地方都爭相以子騫為其鄉賢。據說在濟南城外,就有閔子墓;而汶水之上也有閔子祠。方秋之際,蜿蜒的汶水,流在齊、魯的邊境上,叢叢的蘆花夾岸飛舞;古人以「一灣汶水先生志,兩岸蘆花孝子心。」做為祠堂的對聯,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如今,秋風又起,蘆花蒼蒼;馳神東魯,遙思先賢,士君子應有怎樣的感悟呢?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7/4/26 上午 08:56:02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