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明朝亡後,約有五十萬的明朝移民到日本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48435)

--  作者:guest
--  發表時間:2016/2/1 上午 06:47:18
--  【轉貼】明朝亡後,約有五十萬的明朝移民到日本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明朝亡後,大約有近五十萬的明朝移民(主要是東南沿海一代的),通過各種方式,遷移逃亡到了日本。他們居住在以長崎為中心的九州島一代,給日本帶來了難以想像的文化。這次移民是一個不小的數目。當初滿洲人趁虛而入,也不過是這個人口數。同時,南明政權注意到鄰近的日本保有相當的軍事力量,因此便向日本發出了軍事求援,希望與之組成聯盟以驅逐清軍。

日本有一些政治家、軍事家,也曾經幫助明朝移民試圖中興明朝,但是最後都失敗。在明末反抗滿洲人最艱苦的時候,鄭成功在東南一帶苦苦支撐殘明長達十七年,其中曾經得到過日本德川幕府方面的幫助。日本的文學家、戲劇家從江戶時期開始,就創作了一系列文藝作品贊頌鄭成功。日本著名詩人梁川星岩與四方赤良都專門作詩紀念他,劇作家近松門左衛門則寫了木偶淨琉璃戲《國姓爺合戰》。現代文學家司馬遼太郎在他的小說《大盜禪師》中,就通過主人公浦安仙八的經歷,描寫了鄭成功和日本兵家由比正雪試圖恢復大明的故事。

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鄭芝龍擁立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登位。鄭芝龍、周鶴芝等人連續派使者向日本發出了派軍支援的請求。並帶去書信,“伏望念平素交通之誼,乞借勁旅三千”,“一戰而金陵平,再戰而燕都复”。十二月,水師都督周鶴芝又以林高為使者,前往日本要求派兵三千,鄭芝龍在書信中說“前云借兵五千”。對於這次借兵,德川幕府向長崎奉行指示:“……此次林高雖來申述,然而事起倉促,無意滿足。可將此意告知,令林高早早回國。”於是,周鶴芝轉而求與其有舊交的薩摩藩主島津氏派遣援兵。次年三月,周鶴芝根據前一年與薩摩藩的約定,準備派遣參謀林齋舞把計劃付諸實現,但遭到副將黃斌卿的反對。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九月,鄭芝龍又命黃征明持隆武帝國書並自己書信及彩緞等物,赴日本長崎乞援兵,時賴宣、義真、賴房等三將軍均擬出兵,因大老井伊直孝拒絕而遲疑難決。不久又獲悉隆武帝被殺、鄭芝龍投降,未能成行。南明永曆元年(1647年)和南明永曆二年(1648年),鄭彩(即魯王徵虜大將軍建國公、鄭成功族兄)曾兩次移書日本幕府求援。

鄭芝龍之子鄭成功及其孫鄭經連續三代,也都接連不斷對日本請求過軍事支援,從1645年到南明永曆二十八年(1674年)的三十年間總共對日派遣了十次使者。1647年,鄭成功轉戰同安、金門等處,屢摧清軍,為永曆帝朱由榔封威遠侯。方此之際,他感到明朝中興有日,就致書長崎幕府,請討援兵:“大明龍興三百年,治平日久,人皆忘亂,鞋靶乘虛破兩京,神州悉為腥擅所污。成功深受國恩,故將瑛血以報答。徘徊浙閩間,咸義頗有樂從者。”

南明永曆十二年(1658年)六月間,鄭成功派遣桂梧、如昔和尚東渡日本長崎,遞交了鄭成功致德川幕府等四代將軍德川家綱的書信。鄭成功在書信中首先稱讚頌了幕府將軍,接著結合自身經歷,說:“成功生於日出,長而云從,一身系天下安危,百戰佔師中貞吉”,並以唐將徐世勣賜姓李自喻,以顏真卿氣節自勵,以示抗清決心。鄭成功希望發展與日本的友好關係,在書信的結尾指出:“中興伊邇,敢望僧桂梧、如昔重來。文難悉情,詞不盡意”,暗喻南明將再次興師北伐,乞兵曲筆之隱由桂梧、如昔去長崎面敘。

黄宗羲等支持復興明朝的勢力也派遣不少使者。這些不辭辛勞、先後趕赴日本乞師的舉動,感動了一些同情南明、視漢族政權為正統的日本藩主,遂與其展開中日貿易支援南明軍需物資。自南明隆武開始的歷次乞師活動中,日本提供了大量的財務。然而,實行鎖國政策的德川幕府對於軍事上的支援一貫持否定態度,所以一直對此保持沉默,僅僅允許以貿易等形式出售物資和倭刀等武器。在後來的三藩之亂中,德川幕府也暗中給予三藩物資支持。南明復興勢力也向琉球、南洋諸國甚至西方國家尋求援助。建國公鄭彩曾多次從琉球國購買硫磺以抗擊清軍,並經由琉球及薩摩藩,向德川幕府發出乞師請求。薩摩藩力主支援南明,但被德川幕府拒絕。

德川幕府在中國明清交戰中的態度是,將清兵入主中原視為“華變於夷之態也”,但對南明多次乞兵一直冷淡,其所持的態度是非常慎重的。所謂冷淡並非等於不願出兵,而是此事關係到與清廷的兩國關係,不能不權衡明清戰事演變和得失利弊,慎重對待之。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鄭芝龍遣使乞兵之時,一些日本藩主“以拒絕為恥,紀州、尾州、水戶之藩更竟欲出任總大將”,只是獲得鄭芝龍降清和隆武滅亡的消息,才使出兵成為泡影。

《漂人問答》援引明遺民曾勝供詞云:“庚子夏初,日本大舉兵,隨漢人之客於日本者以向北京矣。洋中忽遇狂風,舟不得前,乃回師。”“庚子夏初”系當南明永曆十四年(1660年)夏初,日本大興出兵,在寓居日本的“漢人”嚮導下“以向北京矣”,意味著日本在這次中國明清交戰中是站在南明一方,與清廷單方面處戰爭狀態。然而途中“忽遇狂風,舟不得前”,日軍海中遇難者不少,才使這非同尋常的“大舉兵”以“回師”了之,與清廷安寧如故。

《漂人問答》是一個朝鮮濟州特使所撰,據他親自訊問曾勝等明遺民而成書。當時“大明福建省官商人將向日本商販”的林寅觀、曾勝、陳得等九十五人因船體破碎漂泊到朝鮮濟州境,濟州特使負責盤詰。李氏朝鮮與清廷有外交關係,故對鄭氏乞兵日本非常敏感,林寅觀回答時曾說“前年日本王許兵相助”、“先王之借兵於日本久矣”。而鄭成功在北伐檄文中也聲稱“不期而會者海外一十四國”,日本素有其小國數十之稱,由德川幕府控制諸藩、統一全國。

鄭成功北伐前除了遣桂梧等人去日本乞兵,還在廈門積極練兵,籌足軍餉,與張煌言會師,邀請海外遺民如朱舜水回國參戰,說明他非常重視北伐,充滿必勝信心,因而他在致德川家綱信中說“中興伊邇”。這個非同尋常的計劃,引起了日本重視。尾張、紀伊、水戶三藩侯都主張出兵,對德川幕府決策影響甚大,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終有“庚子夏初日本大舉兵”。此舉是德川幕府慎重考慮後決定的,希望明清交戰中出現“夷”變於華之態。

德川幕府主政官員和著名漢學家深受中國華夷之辨的影響,滿族原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少數民族,日本以華夷標准定格其為“夷”,稱之“韃靼”、“韃虜”、“奴兒部”、“奴酋”。滿清定都北京時,德川幕府官員認為,“虜之貪戾,據燕京。自取之,不歸”,對滿清的不屑溢於言表。對於中國明清易代,日本視為“華夷變態”。“三藩之亂”爆發後,幕府官員更是發出“若夫有為夷變於華之態,則縱異方域,不亦快乎”的感嘆。

當時日本學者也認為“韃虜橫行中原,是華變於夷之態也”,“他邦(中國)雖有博識之士,觀其作為,不及天地之智也,其道可行於世者,幾近於無。而吾皇國之古道,自天地伊始,平坦寬闊,為其不可道破,後人亦難知之矣。吾邦古道,雖言絕跡,室則與天地共存,永無止境也”。明朝遺臣在不斷赴日乞師、乞資中的求援文書曾有曰:“蠢爾韃虜,乘機恣毒,羶污我陵廟,侵凌我境土,殘害我生靈,遷移我重器,天怒人怨,惡貫滿盈。”滿族的崛起使日本想起四百年前曾經入侵日本的 “元寇”,將滿族與蒙古視為同類。

甲午戰爭後,在簽訂馬關條約時,日本人始終不肯承認他的敵手是“中國”,而是滿清政權。其中意義,不言而喻。日本認為中國在明亡後就已經滅亡了。明治維新後,日本一直自認為它才是繼承中華。因此,日本便以楠木正成首倡的“尊王攘夷”為名,發動了對清戰爭。

本來鄭成功北伐戰爭初期形勢不錯,“四方響應,皆謂中興”,三吳地區人民都希望鄭成功北伐告捷。當時清兵處劣勢,江寧指日可下,全國震動,清廷“欲出京兵” 援江寧。永曆政權方面,李定國已與鄭成功約定北伐。李定國還約定李來亨在湖北配合鄭成功北伐出擊,魏耕等人積極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活動迎接北伐。但鄭成功卻在此關鍵時刻犯了驕傲輕敵的嚴重錯誤,如圍江寧而不攻,軍紀鬆弛,不奪取江寧所屬咽喉要地,使清廷從沿海調兵得以增援江寧守軍,使清兵實力增強,並且後來戰法又不當,如江寧外圍之戰大敗就從鎮江揚帆而去,錯過化被動為主動的機會。北伐終因鄭成功的原因而失敗,且敗後兵力嚴重削弱失去收復中原的機會。

當時很多明朝文人為避戰禍來到日本,日本的大名家都收用他們作爲自己的幕僚。例如對日本思想界影響甚著的朱舜水,曾經數次作為鄭成功的使者,向德川幕府求援。其中包括,他和崔芝一起來到日本長崎,長崎藩主承諾提供數千士兵和盔甲兩百副。而較有成果的一次是薩摩藩主承諾提供三千囚犯和數十萬銅錢,但因幕府拒絕,最終都不了了之。南明永曆十三年(1659年)冬,朱舜水來到日本長崎定居。南明永曆十九年(1665年)六月,常陸國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圀,派彰考館小宅處齋拜訪朱舜水。同年七月,朱舜水接受了邀請抵達江戶。

作為明末清初十二位誓死不降清的先生中的一位,朱舜水最為鐵骨錚錚。無論是安南還是清廷數次白刃相加,朱舜水都談笑風生,毫不畏懼。他數次前往日本借兵亦數次回國參加起義,有記載朱舜水先生武功不敵,數次抗清皆在敵陣之前。朱舜水的好友王翱的死亡對他影響極大,王翱誓不降清,以明服斥韃虜而被割喉處死,使得朱舜水痛苦異常,此後張煌言被捕遇害。朱舜水鑑於復明無望,誓死不剃髮,“乃次蹈海全節之志”,再次淒滄渡日,永不回故國。

南明永曆十一年(1657年),暫居安南的朱舜水想回國支持鄭成功抗清。恰巧,安南國王徵召識字者做文官,有人舉薦朱舜水。朱舜水回國受阻,被帶進安南王宮。在異國國王面前,朱舜水誓死不肯跪拜。差官寫了一個“拜”字命他拜,朱舜水卻大筆一揮,在“拜”字上添了一個“不”字,就是不肯拜。差官又牽著他的袖子、按著他,想強迫他跪拜,卻被他奮力掙脫。安南國王大怒,揚言要殺他。朱舜水卻說“今日我為遵守明朝禮節而死,死而無憾。我死後,如可收屍,請題‘明徵君朱某之墓’。”此舉贏得了安南國王的尊重,終於放他回國。

後來,朱舜水在故鄉的家人偶然聽到祖父在日本的消息,遣人出海前往日本尋找。朱舜水避而不見,要求後人必須著明裝、蓄髮髻方來,否則絕不相認。朱舜水死前遺言:“予不得再履漢土,一睹恢復事業。予死矣,奔赴海外數十年,未求得一師與滿虜戰,亦無顏報明社稷。自今以往,區區對皇漢之心,絕於瞑目。見予葬地者,呼曰‘故明人朱之瑜墓’,則幸甚。”朱舜水一直企望中原能有恢復的那一天,為此,他滯日期間生活十分節儉,死時居然儲蓄了三千馀金,這是他希冀恢復國家的經費。後人帶回了一幅他的畫像掛於堂前。墓地留在了日本一直保存至今,民國初年梁啟超曾對日協商意欲遷朱舜水墓回國,被拒絕。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打到餘姚,衝入朱舜水祠堂時,見其畫像,恭敬而退,此後再未劫掠,其在日影響可見一斑。

日本的著名古城名古屋,舊稱“尾張藩”,是日本“戰國時代”化德川幕府初期的一個軍事要衝。明末清初的時候,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康的第九個兒子德川義直,被封為尾張藩的藩主,住在名古屋城裡頭。那時,有一位“明國醫師”,也就是由中國移居日本的一位醫生,獲得了德川義直的禮遇,被他聘為幕僚,享有“騎馬登城” 的殊榮。這位“明國醫師”,中國名字叫做張振甫。他到日本的時候,年紀還不到二十歲。但由於張振甫本人精通醫術,德川義直對他非常敬重。不久,張振甫被日本皇室聘為御醫。張家代代相傳,一直擔任著尾張藩主的御醫。

德川義直不但賜給張振甫廣袤的土地,還替他建築明式的大宅邸。並且規定,張氏宅邸四周的日本房屋,都不准正面向著張家。尾張藩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友,又贈與張振甫大片的土地,讓他建築佛堂以及家族墓園。名古屋市千種區內,現有的一些地名,譬如振甫町、振甫新田、振甫山、振甫池、市立振甫中學校等等,都是因為這塊區域曾經屬於張振甫所有,因此才有這些命名。當時,名古屋的日本百姓稱呼張振甫為“張の王樣”,中文意思就是“張王爺”。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6/2/1 下午 06:53:11編輯過]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6/2/1 上午 09:48:23
--  

日本人對清朝的觀點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6/2/1 下午 09:49:43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