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看看150年前的義大利,想想今日台灣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40659)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4/3/23 上午 10:11:05
--  看看150年前的義大利,想想今日台灣
【轉貼】相忍為國:義大利建國三傑

羅馬帝國崩解後,義大利成為小國林立的地區,它只是個地理名詞。好在有義大利建國三傑無私的奉獻,所以建國必成。這是事實,當然也有一部份神話。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按照年紀大小來分,義大利建國三傑是:

˙馬志尼(Giuseppe Mazzini, 1805.06.22 – 1872.03.10)、

˙加里波底(Giuseppe Garibaldi, 1807.07.04 – 1882.06.02)、

˙加富爾(Camillo Benso, conte di Cavour, 1810.08.10 – 1861.06.07)。


馬志尼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是作家與革命家,1830年設立秘密組織「燒炭黨」(Carbonari),後設立以恢復羅馬帝國光榮為職志的「青年義大利黨」並立志統一義大利為單一國家的共和國,不接受君主制。其設立之政黨,遺存至今為「義大利共和黨」。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加里波底

愛國軍人,在義大利南部兩西西里王國與梅西拿發生戰事時,設立「紅衫軍」(Camicie rosse)與當地反抗軍結合,佔領西西里、拿波里。加里波底的「國際軍團」(International Legion),包含著法國、波蘭、瑞士、日耳曼等國籍的成員。這些成員幫助義大利統一的背後,是在支援其家鄉的反抗。但加里波底厭惡現實主義的加富爾,尤其恨加富爾將其出生地尼斯割讓給法國。 

後來,在伊曼紐二世(Victor Emmanuel II)的斡旋下,在1860年10月26日他將兩西西里交與伊曼紐二世,從而避免一場血腥的戰爭。並尊稱薩丁尼亞國王伊曼紐二世為義大利國王。後將西西里獻給伊曼紐二世後辭職,並聲明「我服從」(Obbedisco)之後就遁離世間。(教科書是說,背著一袋豌豆離開)加里波底在美國內戰期間,林肯還想邀請他擔任聯邦軍的少將,不過以指揮權無法談妥而作罷。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加富爾

加富爾是靈活的外交家,是義大利統一運動的頭腦。原為薩丁尼亞王國的首相,在義大利王國統一之後,擔任第一任義大利王國首相,被譽為「神為義大利統一所駕馭的人」。加富爾是個現實主義(realpolitik)者,先與英法等國簽訂通商條約。認為以義大利一國無法對抗奧匈帝國,需要英法等國支援,故與英法同盟並參加1855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從而能於戰後參與巴黎和會提昇國際地位。這樣的想法,顯然必 須維護 君主體制,從而與作家和軍人出身的馬志尼和加里波底水火不容。


雖然這三人心中的義大利願景不盡相同,前兩個是企圖建立共和體制,後一個是遵行現實的君主體制(但前兩個活得久,後一個較夭壽)。這三人在思想、軍事、外交各有所長,各專長也恰如其份的顯露其性格。不過,世人卻將並未攜手打拼的三個人放在一起看。 

事實證明,君主制的義大利在1861年3月17日快速統一,但事實也同樣證明共和制是潮流,且在二次戰後的1946年6月2日實現。 

到底誰「對」誰「錯」呢?


就大處的目標來著眼,馬志尼、加里波底、加富爾,都是同志而不是敵人。但若非堅持於實現目標的方法不可,那三人就是敵人而不是同志。 

歷史充滿著這樣的嘲諷,不過,並不是人一點辦法一點抉擇也沒有。 

若加里波底仗恃著兩西西里地區與薩丁尼亞國王對抗,此內戰必將引起歐洲各國介入,從而產生如1930年中國國民黨內蔣馮閻李四大軍頭間的「中原大戰」,或日本1868年「王政復古」後,不服氣的人所發動的「戊辰戰爭」等大規模內戰,那義大利與人民一定不堪設想。 

政治人物的收手,常常是國家社會幸福的保證,也是偉大的開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加里波底為薩丁尼亞國王伊曼紐二世穿上靴子,象徵加里波底獻上紅衫軍所征服的南義大利,促進了義大利的統一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2/4/7 上午 07:46:28編輯過]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4/3/23 上午 10:11:23
--  【討論】團結

團結的重要,天下皆知,從理論到實際,每人都可以寫一本書;演起講來,更是慷慨激昂,口沫橫飛。然而,到了最後,竟仍不能團結,原因何在?不僅中國人如此,西方人亦然,波蘭之連遭三次瓜分,就是因為當時的掌權貴族,寧可亡國,也不肯息爭。中國人在這方面的表現,更超越波蘭,以至被譬喻為「一盤散沙」。最精彩的是:越是破壞團結的大頭目,越高喊團結。

  
這不是說中國人沒有團結能力,只是說中國人的團結,總要弱勢夥伴屈服。團結是平等的,並肩攜手,應彼此尊重,必須先承認對方存在,而且跟自己一樣的光榮存在。而我們目前正缺少這種文化,稍有權勢,便只有我、沒有你!因之把讓步視為懦弱,把談判視為說服,把忍耐視為畏懼,把堅持視為冥頑不靈。大家既缺少共識,就只好「我團你的結」,把對方團結在自己的胯下,而不是肩並著肩。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的單一觀念,常使中國人要當「人上人」,而團結需要的,卻是要每個人都當「人中人」。有平等,才有團結。必須互相尊重,才有平等。強梁的一方,必須不仗勢欺人,才能互相尊重。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5/7/31 下午 03:35:32編輯過]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4/3/23 上午 10:50:03
--  【轉貼】

每個人的意見都代表一個角度,如果大家都站在一個平面上,不同的角度就會產生對立;

但看待人與事不僅要有角度,還要有高度。
站在更高層面來看,不同的角度就不是對立,而能夠相輔相成。

我們必須要知道整件事情的目標是甚麼,他人意見的原因和出發點是甚麼,當下的條件是甚麼。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0/11/1 下午 08:37:02編輯過]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8/7/29 上午 03:39:18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0/11/1 上午 08:35:48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0/11/1 上午 08:39:31
--  義大利人做到了,所以他們令人欽佩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0/11/2 下午 01:09:37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