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歷史上的趙雲:並未名列五虎將的蜀漢名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27060)

--  作者:amb
--  發表時間:2011/5/18 上午 10:27:57
--  【轉貼】歷史上的趙雲:並未名列五虎將的蜀漢名將
作者:汗青

本文摘自:《史說新語》,作者:汗青,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縣西北)人。先從公孫瓚,時劉備亦在,與趙雲深自結納。公孫瓚為田楷擊袁紹,派劉備出征,趙雲為騎將,後因對公孫瓚失望託詞兄喪,離去前與劉備曰:“終不背德也。”
後劉備奔袁紹于鄴與雲相遇,隨從至荊州,戰博望,出長阪,遷為牙門將軍,僅為一名護衛偏將,隨劉備南定諸郡後,方升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而關羽已是襄陽太守,蕩寇將軍,張飛也是宜都太守,徵虜將軍,後劉備入蜀,留趙雲于荊州,領留營司馬(相當於警備隊長),專司內務,截江救阿鬥就是在此時發生的。
隨後由諸葛亮帶趙雲朔江而上,入平益州,趙雲被封為翊軍將軍,翊,護也,還是一名護衛統領性質的將領。而當時留任荊州的關羽官拜前將軍,假節鉞,董督荊州事。馬超左將軍,假節。張飛為右將軍,假節。黃忠是後將軍,關內侯,連魏延都已是漢中鎮遠將軍,漢中太守,趙雲與他們就官位而言,尚差一大截。
劉備稱帝後,關羽已沒,馬超為驃騎將軍,來鄉侯,涼州牧。拜張飛車騎將軍,西鄉侯,領司隸校尉。黃忠已亡,魏延左遷鎮北將軍,都亭侯。次年,方升遷趙雲為中護軍,征南將軍,永昌亭侯,後又遷任鎮東將軍,才與魏延平級。後一直未有升遷,倒是在孔明出祁山街亭之敗時,趙雲親自斷後,幾路兵馬中唯趙雲一路未曾有損失,然而回軍後也因此次戰役失敗,還被貶為鎮軍將軍,後卒于任上。時魏延已是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南鄭侯,所以趙雲終其一生,其位始終不能與關,馬,張,黃相提並論,連魏延都未能超過,自然也就不存在劉備拜他為五虎將一事了。
不過,就趙雲而言,其能力與功績與關,張,馬,黃相比,一點也不遜色,甚而有過之,我分兩塊來說。
一是功績武略。
劉備在袁紹手下時,密遣趙雲私下募得數百人,稱劉左將軍部曲,而“紹不能知”。行事週密之至。

後與夏侯敦戰于博望,生擒其將夏侯蘭,又稟劉備說夏侯蘭明于法律,以為軍正。史曰“雲不用自近,其慎慮類如此。”
長阪之役,劉備“棄妻子南走”,而“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又劉備入川,“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原因是“孫夫人以權妹驕豪,多將吳吏兵,縱橫不法”,所以命趙雲為留營司馬,後來“夫人內欲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再救了一回阿鬥,使其免了淪為人質的厄運。
在劉備與曹操爭漢中時,趙雲與黃忠劫糧,黃忠過期不回,趙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雲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陣,且鬥且欲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擂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想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作樂飲宴至暝,軍中號雲為虎威將軍。”
而街亭之役後,諸葛亮問鄧芝:“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箕谷軍退,兵將初不相失,何故?”鄧芝說:“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
從以上幾事,可見趙雲一身是膽,武功計略,不亞於關羽等人,只是無緣統軍征戰而已。
第二是他的為人及思維堪稱先公後私,敏於時事,而且甚為週密。
在荊州劉備平南方諸郡時,“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范。寡嫂曰樊氏,有國色,范欲以配雲。雲辭曰:“相與同姓,卿兄猶我兄。\'因辭不許。時有人勸雲納之,雲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雲無纖介。”
後來定益州,“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週邊地桑田分賜諸將。雲諫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複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
再就是關羽身死後,劉備大怒,整軍東下,趙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兇逆,關東義士必裹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而街亭之敗後,因趙雲所部是唯一全身而退的,諸葛亮要把軍資余絹分賜將士,趙雲說:“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府庫,須十月為冬賜。”亮大善之。
正因為如此,陳壽將趙雲與關,張,馬,黃共列為一傳,是為《關張馬黃趙傳》,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也把趙雲加工誇張為五虎上將,以此彰顯趙雲的武功及品德,其實都是相當公平和得人心的。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2/3/23 上午 09:01:07
--  【轉貼】為啥趙雲官運不亨?

眾所周知,趙雲本來是屬於公孫瓚軍團,後來劉備被派往平原擔任別部司馬時,趙雲被公孫瓚派去協助劉備,擔任劉備騎兵隊隊長的職務。自此而後,趙雲的工作在大家的印象中不外乎是保衛家眷(荊州時期)與劉備護衛工作(《三國演義》中的甘露寺),由於缺乏獨當一面的機會,似乎坐實了劉備不重用趙雲的『罪名』。

反觀諸葛亮主政時期,趙雲又是南征,又是北伐的,似乎趙雲是在諸葛亮手中發光發熱的。然而事實上卻是相反的,趙雲在諸葛亮手中也沒有擔任比較重要的工作,甚至在後主時期,趙雲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並沒有想像中的高。

建興六年諸葛亮首次北伐的時候,趙雲被派任與鄧芝一同擔任疑兵的角色,負責誘使大將軍曹真將主力移往箕谷一帶,諸葛亮的主力則是出祈山,直指長安。即時在當時,大家在討論先鋒人選時,所想到的也是魏延與吳壹,沒有人想到趙雲。後來因為馬謖失街亭,以致北伐失敗,這已經是趙雲最後一次上戰場了。同年冬天,諸葛亮再次兵出散關,這次趙雲已經沒有隨軍出征,隔年趙雲就病逝了。

趙雲在劉備手上不被重用,在諸葛亮手上受到重用的印象,事實上是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趙雲因為本身為部曲出身,自己沒有武裝力量,就算要領兵作戰,能動用的只有劉備的部隊,然而劉備的部隊基本上也是編制為關羽和張飛兩個同為劉備部曲出身,但資格比趙雲還要老的將領所管轄,要分給趙雲也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所以趙雲只能扮演護衛隊長的角色。

因為沒有部曲而擔任護衛工作的情況,在三國比比皆是,如之前所說的呂布與許褚都是同樣的狀況,只有一個人是例外,就是魏延!魏延以部曲出身,但是在劉備取得漢中後,破格拔擢為漢中太守,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劉備識人的眼光,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劉備陣營中人才不足的緣故。

劉備對趙雲基本上是重視的,當劉備取得荊州統治權後,趙雲便開始擁有屬於自己的部隊,甚至特地為了趙雲增設了『牙門將軍』的官職,而且在南征四郡之後,也讓趙雲擔任桂陽太守一職,成為一郡之長。當劉備因龐統陣亡被困雒城時,趙雲便隨同諸葛亮入蜀。這裡我們可以注意一點,趙雲是像張飛一樣率領獨立部隊進入益州,與諸葛亮、張飛三路進軍成都。我們可以猜測趙雲所統轄的兵力,是直屬於趙雲的兵力,至少在漢中之戰時,趙雲擔任黃忠的協防部隊,所轄便是自己直屬兵團,此時的趙雲已經開始被賦予獨當一面的任務了。

或許有人會以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對趙雲只是任命為翊軍將軍這類雜號將軍,不但比不上老資格的關張兩人,更比不上新進的馬超與黃忠。

事實上,劉備的晉封是有意義的,首先四大將中,馬超為公卿出身,而且是帶兵投靠,實力遠超過劉備陣營諸將,因此被拜為左將軍,為四人爵位最高者;張飛因入蜀功勞最大,且與劉備恩若兄弟,因此拜為右將軍,僅次於馬超;關羽鎮守荊州,拜為前將軍,爵位排行第三;黃忠在漢中爭奪戰中功勞最大,拜為後將軍,為四人之末。

這四人中,馬超本來就有自己的部隊,關張兩人則是掌握劉備的主力部隊,黃忠在過去長沙時期就有武力,這四人所統轄的兵力可以說是劉備陣營中的主力。反觀趙雲,一直到劉備取得荊州後才有直屬兵團,實力自然不如四人,因此爵位的排行上也比不上四人。

拿趙雲去跟同為部曲出身的魏延相較,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趙雲為翊軍將軍領江州太守。魏延鎮守的漢中為前線,同樣的趙雲鎮守的江州也是前線,扼守的是荊州與益州的交通要道,重要性絕對不輸魏延。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2/3/23 上午 09:04:15
--  【討論】趙雲為什麼一直都不得志??
http://jinyong.ylib.com.tw/snowtalk/show.asp?no=55622&ch=history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4/11/22 上午 10:01:04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