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討論版電子書(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1)
----  善行的實踐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1&id=5705)

--  作者:阿貴
--  發表時間:2007/3/28 上午 07:55:50
--  善行的實踐

善 行 的 實 踐

第十六世噶瑪巴大寶法王

本篇係第十六世噶瑪巴大寶法王於1980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演講之講稿
。善行的實踐則為這次演講的主題。

西藏佛法乃源自大乘佛教,並且在西藏有一支獨特的大乘傳承。
幾個世紀前,印度之大成就者們彙集了佛陀教示之精華,並將之傳
入西藏。時至今日,在任一佛法學院,依然可能學習到相同的教示
。此外,你能真實的經驗所學的效果,同時享受所學的果實。
我深信各位都能夠體驗佛法的果實。

大乘佛法的主旨在於體會菩提心的修持。我們可由兩個方向去看菩
提心--也就是利己與利人的心。當你真實的修持,將產生利己與
利益一切眾生的菩提心。這好像是你努力的在世上完成某些工作一
般,如果在工作當中,你懷抱著施惠於他人,而且心中瞭解因果的
道理,便能對群眾產生信任之心,而他們對你所做的一切會完全有
信心。

實踐菩提心的方便法門,可讓你有效的幫助他人。菩薩行為可分成
四種:也就是
布施善言善行誠實

於實踐布施時,一個菩薩可能見及他人窮困匱乏,便自然而然的提
供食物,衣服或其他必需品。菩薩亦明白常人不願仔細聆聽憤怒的
言詞,他們通曉上述道理,對個人的情況也很敏感,因此說話不急
不徐,順暢平和,使得他人感覺舒適。菩薩行為能使他們在不同狀
況下,運用不同的佛法。就以東、西方的宗教來說,雖然宗教各不
相同,但信徒對其宗教的信仰則毫無二致。然而在哲學上而言,便
會有所不同。在西方國家,導師必須依西方思惟型態說法,如此佛
法種籽才能完全融入西方人的經驗之中。這便是喇嘛講道的法則。

我們生存在一個幸運的時代,美國、加拿大、歐洲、整個世界普受
佛陀慈光之照耀。人們期望修持佛法,而且佛法也為眾人帶來許多
歡悅。然而為了修持佛法,你必須有緣,而此因緣本身即是佛法之
加被。一個人一旦接受了這幸運加持,修持佛法者便應負起責任,
將佛法傳播給有緣接受之眾人。

我在開始便說:佛法的根源在於珍貴的菩提心,而菩提心便是仁慈
對待他人。這便是我今天所說的一切之主旨。

有些人認為接受這種教示很困難。有人甚至認為,即使已接受此一
教示,欲明瞭澈悟這些教示,真是曠日費時極端艱難。這種看法也
許正確。譬如說在這個性上,想獲得所欲之物是很困難,職是之故
,想獲得深奧神秘之大乘佛法並不容易。在修持大乘佛法時,想獲
致啟迪與開示確實不易,但這一切得視個人意志而定。實際上,個
人應當信仰佛法,修持佛法,而且心中牢記因果輪迴的道理。如或
個人能夠自信而且耐心的修持,也許無須花費太多時間,也不致於
太困難,便能領悟佛法開示。

大乘佛法中嘗云:
剎那間;生起特別變化;
剎那間,便得開悟。

而且不論是否有人修持佛法,這是一個混亂迷離,充滿憂惑的時代
。在這種時代,我們應該如何修持呢?我們可以我們的需要為例,
我們所可能需要的,自然也是他人的需要。有了這種瞭解後,我們
就會經常想去施惠於他人——這便是修持佛法的核心,我們心中常
存使他人受益的念頭。如果我們相信因果循環,則不論做何種事,
都將獲致美好的結果。

舉另外一個例子來說:在這個性上,我們會說:「這是我的父母,
這是我的國家,這是我的財產等等…。」但是從佛法的角度來看,
我們看顧眾生,而且深切期望眾生脫離苦海,而登臨佛界。我們這
樣發菩提心,修習利益他人。這種想法不僅是修持佛法的絕對必要
信念,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信念。假若我們常保持使他人受益的
念頭,並且囗念一句:「
嗡嘛呢貝美吽」便能使眾生脫離苦難,而
且登臨佛界了。

今天大家齊聚一堂,事情進行得非常圓滿。諸位扮演著學生的角色
,我則扮演講師的身份,簡單的為大眾解說佛法。不論各位將來做
些什麼,我願意把我的祝福與諸位共享,並祝各位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