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奇文共賞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4) ---- 【轉貼】約會經濟學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77635)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5/4/23 上午 08:59:32 -- 【轉貼】約會經濟學 網友約我見面,說詞是:「我們見個面吧,我請妳吃飯。」 人家說要請吃飯欸,就真的去白吃白喝嗎? 我連忙諮詢我的戀愛顧問團。眾姊妹們一致勸我不要小家子氣,一頓飯而已,如果談得來,下次回請就是了。 那,如果談不來呢? 🫶我堅持要付,他也堅持不讓 該不該讓異性請吃飯,是我莫大的難題。 秉持庭訓,自己的帳自己付,無論喜不喜歡對方,人情債萬萬不可欠。 「吃人的嘴軟,如果將來有個什麼,不要留下把柄給人家說嘴。」母親說。 幾百元不是大錢,但白吃一頓,最後被對方上PTT罵成「吃飯不付錢的乞丐」,實在划不來。 🫶 但我也有過反面案例。 有個已婚男同學,在多年後的同學會忽然笑著說:「當年我曾經想過要追妳,可是每次請妳吃飯妳都堅持自己付,我猜妳大概對我沒意思,就打退堂鼓了。」 當時我對他沒有惡感,約略是個他積極點,我也會認真考慮的狀態,誰知道兩人乾柴烈火還沒點起來,就被我付錢潑熄了。 🫶 有些男性自幼秉持的庭訓和我等女孩不一樣:男子漢大丈夫,要有氣魄,要紳士,要照顧女性。 美國學校畢業的友人就說:「宴席間沒有讓女生出錢的道理。」我堅持要付,他也堅持不讓,氣氛當場微妙了起來。 🫶 更微妙的是,堅持付帳的女生也會助長「喜歡你,就是讓你付錢」這個潛規則。 看過一則臉書貼文:初次約會,女子堅持付帳,男子客氣地說:「下次妳回請就好。」女方立刻接口:「就是不想要有下一次啊。」 這則貼文上千人按讚,而我們這種平權主義的人就為難了:我不過想好好付自己的飯錢,怎麼變得這麼難? 🫶 後來,我終於琢磨出解套方法。 男性願意付帳,或許只是想表達善意。 就像請朋友來家裡吃飯,對方不該掃興問:「食材費多少?工錢多少?我們AA吧。」被招待的人,只要心懷感激說聲「謝謝」就好了。 🫶 但男女交友,只說謝謝,還是有可能被鄉民說成「乞丐」。 想我們去朋友家拜訪,多少還是會帶伴手禮──社會學家馬塞爾·莫斯的《禮物》中說的,光是挑選禮物、包裝並贈送,就足以表達對關係的重視了。 於是,我決定用「帶禮物」來表誠意,避免關係淪為「施與受」,而是「主與客」。 我不是乞丐,而且我重視這次會面。 🫶把握挑選原則,送禮進可攻退可守 那麼,禮物該怎麼挑?我訂下幾個原則: 一、可食用:現階段只是初步認識,還不用積極表達用心,而食物就是個好選擇,適用於還未定義的普通關係。它只是個小玩意,不會慎重到太沉重;也不像具有明確個人特色的香水、領帶,容易讓對方會錯意。 二、可常溫保存:從買禮物到進餐廳,時間不算短,蛋糕、冰淇淋之類點心,不僅要大費周章準備保冰袋。如果對方不喜歡,要轉送也有時間壓力,反而添麻煩。 三、來自特色小店或者知名品牌:最好是家附近的特色小店,網路上大家都說好吃,偶爾會缺貨,但不至於大排長龍的。特色小店顯示品味與用心,還可以作為談資。其次是知名品牌,如連鎖咖啡店、甜甜圈店,安全不失禮。 四、價格與預計餐費差不多:見過世面的友人說:「有錢人請客,回禮十分之一就好;財力相當的,回禮至少一半。」但我還是願意相信平權的意義,有時甚至會選價格略高的禮物,以免占人便宜。 五、自己一定要喜歡。 🫶 和網友見面後幾天,來我房間聽約會心得的友人問:「可以理解最後一條,但為什麼特地列為要點?」 「因為送不送還要看狀況。」我說:「舉例來說,如果對方請客了,那就一定要送;對方讓妳各付各的,但妳頗喜歡他,可以當場拿出來一起吃掉,既表達善意,又增加相處的時間。」 「那如果對方讓妳付帳,妳又不喜歡他呢?」 我從零食櫃裡拿出家附近知名蛋糕店的達克瓦茲,笑著說:「喔,那就便宜妳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