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奇文共賞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4)
----  【推薦】無知鬧笑話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12208)

--  作者:go2007
--  發表時間:2008/5/6 上午 01:39:06
--  【推薦】無知鬧笑話
無知鬧笑話

 

 

【故事原文】

 

或問魚字如何寫,人即寫「魚」與之。

或人細看魚字形體,搖頭曰:「頭上兩隻角,肚上四隻腳,水裡行的魚,那有角與腳?」

人問曰:「此真是魚字,你只說不是,竟依你認是甚的字呢?」

或人曰:「有角有腳,必定是在陸地上走的東西,只看魚字寫得大小如何,才有定準:若魚字寫大些,定是牛字,寫中等些,即是鹿字,倘如寫得細小,就是一隻羊了。」

石成金《傳家寶.笑得好》

 

【大意解釋】

 

有個人問「魚」字怎麼寫,別人坐下給他寫了一個「魚」字。
他對著魚字左看右看,看了許久,最後搖了搖頭說:「這個字,頭上兩隻角,

肚下四隻腿。可是真正在水裡游動的魚,哪有角和腿呢?」

人家問他:「這確實是魚字。你說不是?好,那你說說看,這是什麼字?」他搖頭晃腦,煞有介事地說:「我看它:有角有腿,必定是在陸地上走的東

西。至於到底是什麼字,要看實際寫的大小,才能判斷:如果寫得大,那一定是個『牛』字;寫得不大不小,那就是個『鹿』字;如果寫得小一點,那就是一隻『羊』了。」

 

【延伸寓意】

 

韓愈《師說》:「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但求教於人之後,卻不虛心學習,再高明之師也無用「文」之地,也是徒然;既然求教於人,又不相信他人,浪費對方時間。真的就如韓愈所說:「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而從教學者這一角度而言,孔子說過:「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君子不失人,亦不失言。」可以教他卻不教他,失去教育的機會;求教者不受教,卻還是教他,沒有發揮言語的功能。真正的君子,不失去教育的機會,也不會沒有發揮言語的功能。

========================================
文章來源  【王竹語作品◎絕妙寓言智慧100個】
http://blog.pixnet.net/howdo/post/1183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