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難行道與易行道,你如何抉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57883)

--  作者:omahhum999
--  發表時間:2018/10/11 上午 05:13:30
--  難行道與易行道,你如何抉擇?

 

難行道與易行道,你如何抉擇?

 

  智圓法師

 

    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說,菩薩求不退轉有二種道:一、難行道;二、易行道。

 

難行道

 

    「難行道」是指處在五濁惡世無佛住世時期,求不退轉為難。此難有多方面,此處略說數點以示其義。

 

    (一)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佛正法中,小乘有無常、無我、寂滅三法印,大乘有一實相印,若能依佛法修行,則能證得聖果。外道並非如此,顛倒迷惑,具種種邪見,所說僅是相似善法,而非真實。行者若無智慧辨別,誤入外道法中,則成修道大障。

 

    (二)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以僅求一己解脫的聲聞發心而障礙大慈悲。「大慈悲」,指誓願給予眾生暫時、究竟諸樂的大慈及誓願拔除眾生粗細諸苦的大悲。此大慈悲即是大乘道的根本。若產生唯求一己解脫的發心,則是從菩薩道中退墮。

 

    (三)無賴惡人、破他勝德:惡人見人修道,非但不成人之美,反而詆毀,製造障礙。

 

    (四)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人天果報原非無漏善果,暫時享樂過後,便又墮入苦中,因此是顛倒。「梵行」,指清淨之行,淺說為離欲之行,深說即涅槃之行。行者若求世間享樂等善果,則會失壞梵行。

 

    (五)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即僅依自力修行,而無他力攝持。

 

    前四種難是說容易墮入凡夫、外道和小乘中。第五種難是指入大乘道修行,唯依自力,而無佛力攝持,因此為難。像這類事處處可見。就像跛足人在陸地的道上步行,一天走不過幾裡,非常辛苦。比喻行大乘道多有內外障緣,使行者難以進步。

 

易行道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易行道」,是說僅以對佛生信這一因緣,發願往生淨土,便得到佛願力攝持而得以往生清淨佛土。隨後以佛力住持其心,當即入於大乘正定聚中。

 

    「正定」是不退轉的意思。此情形猶如水路乘船,憑仗船力,不費氣力便航行千里,因此安樂。

 

    「信佛因緣」和「願生淨土」二句是指信、願;「但以」即是說唯以信、願之力,便能往生,顯示了信願為往生主因。「乘佛願力」顯示了他力。從「便得」到「入大乘正定之聚」之間,顯示了此是得不退轉的易行之道。以具足信願,便能蒙佛攝受而往生,一得往生則入不退地,故是凡夫易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