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轉貼】《金剛經》的受持功德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31370) |
-- 作者:jonscott -- 發表時間:2012/4/1 上午 06:35:45 -- 【轉貼】《金剛經》的受持功德 《金剛經》稱:‘當知是經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義。’可見受持本經功德之殊勝。下面分別說明。 一、增長福德: 人 生的幸福是基於福德。由有福德才能處處須遂,心想事成。受持《金剛經》能增長我們的福德。經中前後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校量,恆河沙等七寶布施校量,恆 河沙等身命布施校量,每日三時以恆河沙等身布施校量,又以佛陀曾經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的功德校量,都不及受持《金剛經》四句偈功德 之大。因為財富的布施,身命的奉獻,那都只能給人以短暫的幫助。而受持或為他人講說本經,卻能令正法久住,啟發人們的正知正見,健全人的品德,引導他人向 上增進以至解脫、成佛,由此而得徹底的安樂,所以非財施所能及。 二、消除業障: 我 們這個世界是業的世界,由於過去生中所造善惡業的不同,構成了世界的千差萬別。因為我們無始貪嗔癡,造下過許多不善業,所以現實的生命總有許多缺陷及困 擾,諸如天災人禍,身體病弱,諸事不順等等。受持《金剛經》卻能消除業障。經曰:‘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是人先世罪業,應隨惡道; 以今世人輕*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些人沒有受持《金剛經》本來平安無事,可受持本經之後,反而遭到他人的輕視,沒有關系, 這正是在消業障。受持本經三途惡業都能消除,其他小業障就不必論了。 三、開發智慧,通達實相: 《金 剛經》稱曰般若波羅蜜,首要在於開智慧,《般若經》曰:‘菩薩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本經處處教我們無住,無住就是為了成就般若。經曰:‘隨說是經乃至 四句偈等……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又曰:‘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 有功德。’成就第一希有之法,是乃成就智慧,通達實相。 四、消除煩惱: 《金剛經》中雖然不曾出現‘煩惱’二字,但般若法門處處都在解脫煩惱。經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相乃煩惱生起的根本,消除四相,自然解脫煩惱。本經旨在成就智慧,智慧就是斷除煩惱。住相能引起煩惱,本經要我們不住一切相,煩惱自然不生。 五、成無上道: 學佛是為了成佛,佛陀漢譯曰覺者、智者,是智慧的成就。《心經》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本經曰:‘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多此經出。’成就般若,方能成就無上佛道。《金剛經》稱:‘當知是經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義。’ 可見受持本經功德之殊勝。下面分別說明。 一、 增長福德:人生的幸福是基於福德。由有福德才能處處須遂,心想事成。受持《金剛經》能增長我們的福德。經中前後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校量,恆河沙等七寶 布施校量,恆河沙等身命布施校量,每日三時以恆河沙等身布施校量,又以佛陀曾經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的功德校量,都不及受持《金剛 經》四句偈功德之大。因為財富的布施,身命的奉獻,那都只能給人以短暫的幫助。而受持或為他人講說本經,卻能令正法久住,啟發人們的正知正見,健全人的品 德,引導他人向上增進以至解脫、成佛,由此而得徹底的安樂,所以非財施所能及。 二、 消除業障:我們這個世界是業的世界,由於過去生中所造善惡業的不同,構成了世界的千差萬別。因為我們無始貪嗔癡,造下過許多不善業,所以現實的生命總有許 多缺陷及困擾,諸如天災人禍,身體病弱,諸事不順等等。受持《金剛經》卻能消除業障。經曰:‘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是人先世罪業, 應隨惡道;以今世人輕*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些人沒有受持《金剛經》本來平安無事,可受持本經之後,反而遭到他人的輕視, 沒有關系,這正是在消業障。受持本經三途惡業都能消除,其他小業障就不必論了。 三、 開發智慧,通達實相:《金剛經》稱曰般若波羅蜜,首要在於開智慧,《般若經》曰:‘菩薩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本經處處教我們無住,無住就是為了成就般 若。經曰:‘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又曰:‘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 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成就第一希有之法,是乃成就智慧,通達實相。 四、 消除煩惱:《金剛經》中雖然不曾出現‘煩惱’二字,但般若法門處處都在解脫煩惱。經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相乃煩惱生起的根本, 消除四相,自然解脫煩惱。本經旨在成就智慧,智慧就是斷除煩惱。住相能引起煩惱,本經要我們不住一切相,煩惱自然不生。 五、成無上道:學佛是為了成佛,佛陀漢譯曰覺者、智者,是智慧的成就。《心經》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本經曰:‘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多此經出。’成就般若,方能成就無上佛道。 |
-- 作者:jackylu6119 -- 發表時間:2012/4/4 上午 11:43:29 -- 南無阿彌陀佛 法喜充滿、智慧𡶺長、感恩發文、同沾法益、利益眾人、末學合十! |
-- 作者:zeldan -- 發表時間:2012/4/5 上午 11:43:54 -- ![]() ![]() ![]() |
-- 作者:PSIR -- 發表時間:2012/4/11 上午 01:05:26 -- ![]() ![]() ![]() ![]() |
-- 作者:PSIR -- 發表時間:2012/4/14 上午 02:09:03 -- 本文說:有些人沒有受持《金剛經》本來平安無事,可受持本經之後,反而遭到他人的輕視,沒有關係, 這正是在消業障。 我就很有感受,自去年開始受持《金剛經》以來,我一直遭受同事的排擠,惡言相向,不禮貌的對待,讓我的心承受著很大的痛苦, 原本以前交情還不錯的同事居然開始不諒解我,讓我覺得好孤立,不知道這種業障要到什麼時候才消得完? 南無阿彌陀佛 |
-- 作者:樵夫 -- 發表時間:2012/4/19 上午 11:12:40 -- 蓮師開示十真實事 --《空行法教》蓮師親授空行母伊喜措嘉之教言合集 蓮師曰:對那些能夠修持佛法的人,你們當知十真實。 伊喜‧措嘉瑪問:是什麼呢? 大師言:能夠值遇佛法,又得人身,實乃因前世積聚資糧。 若對佛法生起興趣,又得遇具口訣的上師,實有如盲人覓得如意寶。 既得暇滿人身,又具信心與理解智,實乃往世所修善業已醒。 當富有之際,又能同時值遇乞者,實乃圓滿布施之時。 在致力修持之際,卻遭逢苦海滿溢,實是惡業及障礙已被清淨之時。 當心轉向佛法之時,卻遭逢莫名仇敵,實乃引領步上安忍道之嚮導。 若能瞭解諸相無常,並對所得甚深法要具大信心,實為將心轉離世間法之時。 當恐懼死亡,卻值遇他人之死,實乃大信心生起之時。 無論如何,若想先圓滿世間追求,稍後再修持佛法;若你將來真能找到機會修持,實乃不可思議之事!是故能從輪迴之中解脫的人寥寥無幾。 |
-- 作者:倫倫 -- 發表時間:2014/9/10 上午 10:38:11 -- ![]() |
符合您條件的共有7條 ,第:1 頁/共 1 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