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自他二者必死其一時,我們雖羞於情面不便說要他死,但肯定...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44895) |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5/1/29 下午 12:07:07 -- 自他二者必死其一時,我們雖羞於情面不便說要他死,但肯定... 堪布
當然,偶爾生起一個“我要度衆生”的念頭並不是很難。在沒有遭遇任何痛苦折磨、衣食無憂之時,也許會有這種想法。但是,在面臨生死存亡之際,譬如要選擇自己與他人當中二者必死其一之時,雖然我們羞于情面,不便說“要他死”,但肯定會說“我不要死”,這就是菩提心不夠的標志。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5/1/29 上午 12:11:32編輯過]
|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5/1/29 下午 12:10:31 -- 在以前的所有開示裏,我都沒有特別強調大圓滿等密法。現在我本人,也沒有奢求證悟大圓滿。爲什麽呢?是不是大圓滿不殊勝呢?不是。大圓滿、大中觀等密法是非常殊勝的,但我的根基還不夠,出離心、菩提心等基礎還沒有打好。這就好比一個人要畫壁畫,如果牆壁都沒有,又畫什麽壁畫呢?所以,首先要把牆壁砌好,然後才能于其上作畫,目前我的狀況就是如此。所以,雖然大圓滿、氣脈明點等修法,是我所欠缺和必須的,但我現在只能處于希求、向往出離心和菩提心的階段當中,暫時不去追求、向往大圓滿等密法,因爲即使向往,也是無濟于事的。現在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將基礎打牢。而基礎的修法只有兩個,一是出離心,二是菩提心。外加行、內加行的很多修法,都是圍繞這兩個修法而展開,都是爲達到這兩個目的而進行的。
我當前的境界就是這樣,不知道你們的境界如何?你們在追求的目標是什麽?這些只有你們自己才了解。我想,作爲一名佛教徒,尤其是聽聞過許多大乘佛法的佛教徒,其目標決不應該是金錢,決不應該是現世生活中所謂的圓滿。在座的很多人或許都是像我這樣離大圓滿等高深密法尚有一定距離的人,這種人應該從基礎的出離心和菩提心開始。
出離心要從人生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過患這四個外加行修起。外四加行修好以後,出離心自然而然就會有了。而世俗菩提心包含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願菩提心的修法就是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修法爲門徑,以此修法即可産生慈悲心。一旦生起慈悲心,離菩提心也就是咫尺之遙了。只有像這樣一步一步地走,我們才會有希望。
所有修行人都應該自我審視,問問自己究竟在希求什麽,樹立了怎樣的目標?如果發現目標不正確,就等于發現了自己最大的不足。那麽,我現在就只能算是一個尚未入門的人,如果再不努力,就將永遠是凡夫。如果現在肯踏實地去做,每個人都能生起無僞的菩提心。因爲,釋迦牟尼佛所傳的菩提心修法,主要就是針對像我們這樣沒有入門、沒有發菩提心的人而言的。
以前所講的一系列開示,幾乎都是關于出離心和菩提心的,雖然我也會講五部大論或密宗的修法,但這些法目前對在座的許多人而言,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就像廚師應該做食客能夠消化的飯菜一樣,假如廚師做了很多,食客的腸胃卻不能消受,又爲什麽要做這麽多呢?我之所以現在不太願意講許多高深的法,也就是因爲這個道理。 |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5/1/29 下午 12:12:32 -- 宗薩欽哲仁波切說道: 如果藏地能有二三位像堪布慈誠羅珠這樣的人才,佛祖暫時也可以休息。
記者:能推薦幾位其他的您欣賞的上師嗎? 宗薩欽哲仁波切:其實,有很多這樣的大師。……在中國有這些偉大的導師,如慈誠羅珠堪布以及土登尼瑪仁波切,他們是無價之寶!節錄自——財新《新世紀》採訪宗薩欽哲仁波切:他們都很悲傷 就目前兩位具德上師——土登尼瑪仁波切和堪布慈誠羅珠——都在中國這件事來看,即足以說明中國與中國人民的福報是極其深厚的。現在,就要看中國的民眾是否能善用他們的福報而對自身有所助益。宗薩欽哲仁波切為本書特別寫於2013/12/2 |
符合您條件的共有3條 ,第:1 頁/共 1 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