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願海同歸02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42957) |
-- 作者:解脫之門 -- 發表時間:2014/9/15 上午 11:05:19 -- 願海同歸02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第二課 又見到普賢菩薩的每一個毛孔裡,念念當中都現出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三世佛剎雲,遍法界、虛空界,給一切沒有歸趣的眾生作歸趣,為沒有護佑的眾生作護佑,對無有依止的眾生來作依止。(也就是,由於愍念十方世界海之中,那些漂流異地,孤苦伶仃,沒有歸依處、沒有救護處,沒有人依靠、沒有人保護的這些可憐眾生,從每一個毛孔裡,在每一念間,都現出無量無數的三世佛剎土,來為這些有緣眾生作歸趣、作護佑、作依止處。) 又見到普賢菩薩的每一個毛孔裡,念念當中都現出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清淨佛剎雲,都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都在這裡出興於世,每一尊佛出世的時候,都有隨從的菩薩眾會出現,遍滿其中。 又見到普賢菩薩的每一個毛孔裡,念念當中都現出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淨不淨佛剎雲,都是遍法界、虛空界,這些佛剎雲都能使雜染眾生得到清淨。 (十方世界之中,有些世界是充滿菩薩眾的淨土,有些是很多雜染眾生居住的穢土。這裡,對於這些不清淨剎土裡的眾生也普遍作救度,所以顯現出淨不淨剎土,順眾生當時的心使他得以清淨。 從這裡就能看出,普賢行海沒有任何遺漏,最極圓滿。普賢大願裡的每一願,都是盡法界、虛空界,都是以全法界心,遍法界量,起周遍法界的妙行。因此,它深到了極點,廣到了極點,遍到了極點,妙到了極點,也因此,成為一切願海之王,此外再也找不到更高、更深、更殊勝的願海了。 大家現在心裡就要如是決定下來:從今天開始,一心隨學普賢菩薩的廣大行海。就像善財童子那樣作意、隨學、薰習、念念希欲這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以這種勝解信、希求心念一遍《普賢行願品》,決定會出生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 另外,我們也不要小看自己,所謂「如太子墮地,貴壓群臣」。雖然太子剛降生時只是個嬰兒,還不具備各種做事業的能力,但是他的心願不小,他有最廣大的志願,所以能超過很多功勛卓著的耆舊老臣。同樣,我們現在就要對於普賢行願深心信解,一心渴仰。 這樣之後,從你至誠的心裡發出的普賢行願的音聲,就像蛋殼裡的迦陵頻伽鳥一樣,雖然尚未破殼而出,但牠發出的妙音已經超過了群鳥。與此相同,任何一種願跟普賢行願相比,都絕對是百千萬億分也不及其一。或者說,依照普賢行願來作意、發願,它那種不可思議的加被力,自然會使得你的心頓時跟它成為同分。雖然現在只是凡夫,但是,能夠對於這種稱性的法具有勝解,隨學普賢大願來發心,那麼,隨著願文一句一句地從心裡念出來,就已經是不可思議了。這是那些沒有機緣遇到這種圓頓大法的人,像是行持人天善道的眾生,或者聲聞緣覺二乘道的行者,乃至權乘的菩薩,都無法企及的。) 又見到普賢菩薩的每一個毛孔裡,念念當中都現出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不淨淨佛剎雲,都是遍法界、虛空界,使得一切雜染眾生都得以清淨。 又見到普賢菩薩的每一個毛孔裡,念念當中都現出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不淨佛剎雲,都是遍法界、虛空界,使得純粹染污的眾生都得以清淨。 (從這就能看出,普賢菩薩的大願就像大地,平等地承載一切眾生,又像虛空,普遍地覆蓋一切眾生。它永遠不會捨棄任何一個眾生,對於每一個眾生,都以最適合他的根性意樂的方式,現出各種各樣的剎土,使他得以清淨。 我們的心性就像虛空一樣廣大周遍,這裡有無量無數的妙德,可以顯現出一切清淨不清淨的相。所以,現在因地的時候,你也不要局限它。其實,一旦明白了本具的佛性如來藏,它的體大、相大、用大,那時必定敢於發起最廣大的誓願。而且,正因為我們的本性就是如此,所以這絕不是虛願,也因此,稱性發起的普賢行願,就是最充分、最甚深、最廣大、最微妙、最平等、最清淨的發願。) 又見到普賢菩薩的每一個毛孔裡,念念當中都現出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眾生身相雲,也是遍法界、虛空界,隨著當時的各種因緣、狀況,按照最合適的方式來示現,教化眾生,讓眾生都能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也就是顯現出各種各樣、無量無數的眾生的身相,以同類的身來攝化眾生。要知道,有些眾生可以通過佛身度化,有些能由菩薩身來度,但是還有非常多的眾生,需要示現為眾生身才能度化。比如,示現為士農工商等各種各樣的人,甚至是妓女、屠夫、獵人等的下劣相;或者現為一些旁生、地獄、餓鬼等等;包括各種貧富、善惡、貪嗔、賢愚、高低等的眾生相。總之,這是全普賢,不是半普賢,不會偏於善惡、自他、高下等的任何一邊,只要能利益眾生,任何相都可以示現。 從這就能看出,普賢行願的確到達了至善之地。其實,如果不是當時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和在場的菩薩眾示現、宣說這樣甚深、廣大的普賢行,然後我們現在看到了華嚴經教,肯定連做夢也想不到這麼不可思議的境界,又怎麼可能發起這種隨學的心呢?下至在心裡作意一下,口中念一句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現在遇到了這麼殊勝、難得的普賢大願,大家一定要有一種無比尊重、珍愛執持的心。要認識到,現在自己有因緣念其中的一個句子,也是千生有幸的事。) 又見到普賢菩薩的每一個毛孔裡,念念當中都現出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菩薩身相雲,也是遍法界、虛空界,稱揚讚歎諸佛名號,讓一切眾生增長善根。 又見到普賢菩薩的每一個毛孔裡,念念當中都現出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菩薩身相雲,遍法界、虛空界,在一切佛剎裡宣揚一切諸佛菩薩從最初發心所生的善根。 (也就是,從普賢菩薩色身的每一個毛孔裡,念念當中都出現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像是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彌勒、地藏、虛空藏、除蓋障等各種各樣的菩薩身。他們都在遍法界、虛空界的一切佛剎裡,宣揚一切諸佛菩薩從初發心起所生的一切善根。 這裡沒有任何小我的偏私,不會只讚歎自己,其他佛菩薩就不宣揚等等。因為已經沒有了「我」,盡法界、虛空界同是一個普賢菩薩,所以發出的是一種同體的隨喜心。其實,這也就是隨喜願王的果地表現。七支裡第五支隨喜願王,就是隨喜一切從凡夫到佛之間,所有因行果德的善根,這裡普賢菩薩就親自顯示給我們看,真正到達普賢果地的時候,是怎樣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而這一切解脫境界都是隨著普賢行願王而任運顯現的。) 又見到普賢菩薩的每一個毛孔裡,念念當中都現出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菩薩身相雲,遍法界、虛空界,在一切佛剎的每一個剎土當中,宣揚一切菩薩願海以及普賢菩薩的清淨妙行。 (這種宣揚也是盡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沒有任何時間、空間、處所等局限的量。也就是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剎、一切眾會當中,對於一切菩薩的大願海都普作宣揚,對於所有普賢菩薩的清淨妙行都同等稱讚,是這樣極其圓滿廣大的行為海。這就是以全法界心、盡法界量,周遍地顯現普賢行海。 要知道,心性本來是圓滿的法界,所以,現在發願回向的時候,也不要有任何局限,否則只會自障心量。雖然現在修習善法的力量僅僅處於一種初學的狀況,但要知道,做完任何善法之後,都要有結行殊勝。這也不是指別的,就是要立即用普賢行願來印持回向。當你真正懂了普賢行願,就會知道,這是一種極其殊勝的方便。我們現在還沒有安住果地,或者聖者菩薩的地位,所以,暫時還沒辦法真正行持普賢行。但是,每次做完善法後,一定要用普賢行願來作印持,使得它無限地增長廣大,也就是一切處都要歸到普賢行願海裡,因地就要時時如是學、如是作意,這樣才不違我們的本性。) 又見到普賢菩薩的每一個毛孔裡,念念當中都現出普賢菩薩的行雲,讓一切眾生內心都得到滿足,並且具足修習一切種智的正道。(這也是普賢大願真實現前的果相。也就是在每一個毛孔裡,念念當中,都在顯示普賢菩薩如何修行,為十方眾生作軌範,使得一切有緣眾生見到後,都得到滿足,並且由此具足修習一切種智的正道。) 又見到普賢菩薩的每一個毛孔裡,現出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正覺身雲,在一切佛剎之中,示現成就正覺,使得一切菩薩都增長大法,成一切智。(這主要是針對根性成熟的菩薩,在他們面前示現成佛。也就是在法界的任何處,只要有需要,就應時示現成就正覺來攝持菩薩。即在每一毛孔裡,示現無量無數成就無上菩提的佛身,在一切佛剎裡顯現成就正覺。每一尊佛示現成正覺的時候,都會有無量無數的有緣菩薩前來親近。之後,示現出的每一尊佛就成為諸菩薩的依止處,親自攝受菩薩,使得諸菩薩增上大法,成一切智。) 當時,善財童子見到了普賢菩薩如是大自在的神通境界,受到很大的震動,整個身心都充滿了法喜,興起無量的踴躍。 (這就是我們所要學習之處。所謂成佛,就是出現這樣不可思議的普賢行,而華嚴大教正是闡明一生圓成佛道的捷徑。所以,無論學禪、淨、密哪個法門,要想即生成就,迅速圓成佛道,發普賢行願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發普賢行願的關鍵,就是對普賢行要有極大的勝解信,這樣自然會身心渴仰。雖然大家不像善財童子那樣,直接見到普賢大菩薩示現的果地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但是我們通過佛經的文字,包括前面的講解,也會開始認識到:「原來果地的境界是如此不可思議!」你只要對普賢行發生了信解,有了欲樂,在今後的每一天裡,就一定會非常用心地受持普賢行願,在心裡一次又一次地作意、發願、隨學。 當年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最後就是在普賢菩薩這裡得到加被,一生圓成佛果,完全證入跟普賢菩薩同等的境界。這既來自於他的信心,也來源於他求法的欲樂,還包括生生世世恒時隨學普賢菩薩,一剎那也不離普賢行的這樣一種大願。其實,我們的心上如果有了這些條件,不久也能成就同等果位,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因緣。 我們具體要學的,就是善財童子當時的「身心遍喜,踴躍無量」。真正說來,善財童子當時的感受,我們是沒辦法體會的。「遍喜」,就是指整個身心的任何處,下至一個毛孔都充滿了法喜。「踴躍無量」,就表示他對於普賢行,有一種強烈的希求、仰慕之心,這就是真正的「身心渴仰」。有了這種對普賢行的希求、渴仰之心,就根本不會希求任何人天小果,或者二乘的果位等,唯一至心希求達到與普賢菩薩同等的果位。 這種心就來源於對普賢行的勝解信。普賢菩薩當年親自給善財童子顯現果地普賢行的境界,就是要讓他成就這樣的普賢行海。就像當年世自王佛給法藏菩薩示現數以億計的佛剎莊嚴,就是讓他看到後。來成就總攝這一切剎海莊嚴的極樂世界。 普賢菩薩摩訶薩親自給善財童子示現了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這種一即無量,念劫圓融,《華嚴》事事無礙,最極微妙的普賢行海。這樣我們才知道,菩薩的所有願行,最終都以普賢行來總攝。也因此,整個佛教裡,就以普賢菩薩代表大行;在行願上,就以《普賢行願》表示願王。它總攝了一切佛菩薩的修行海,此外再沒別的。一旦你對普賢行生起了勝解,那你的心就已經趣向了最殊勝的普賢行了。) 這時候,善財童子再一次看到普賢菩薩的每一個身分,每一個毛孔裡,都有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顯現。包括風輪、水輪、地輪、火輪;以及世界裡的各個大海、江河;各種寶山、須彌山、鐵圍山等大小山峰;還有在這個範圍裡,人類居處的各種環境,像是村莊、城市、宮殿、園林;以及人類之外的一切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天龍八部、人與非人,欲界、色界、無色界處;還有日月星宿、風雲雷電;以及這裡的時辰、晝夜,一個個月、年、四季、劫數,包括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範疇裡的各種成住壞空;以及這個世界裡一尊尊佛出世的情況,包括他出世的時候,眷屬菩薩眾會的狀況,道場的各種莊嚴等等。諸如此類的事都明明了了地現量見到了。 就像見到這個娑婆世界這樣,十方所有一切世界也都在普賢菩薩的一一身分,一一毛孔裡,毫無雜亂地明了顯現。就像見到了現在十方世界的情景,前際、後際一切世界的狀況,也都這樣明明了了地現見,各種差別都沒有絲毫紊亂地呈現了。 (這就是《華嚴》廣狹無礙、一多相即等的玄門境界,根本不是分別心的行境。在真實中,確實一個毛端裡能夠包容剎海,一個毛端就能顯現十方剎海裡無量無數的現相。 不僅如此,就像在一個毛端裡,見到現在的十方世界那樣,這裡有多少世界,每個世界裡有多少地水火風四輪,以及江河湖海、高山日月、六道眾生,包括諸佛如何出世說法,菩薩眾會情況如何,當時的道場莊嚴等等。像這樣,過去、未來的一切世界裡的景象也都如是現見。這就更難思議了。 我們知道,時間有四層,第一、外層:指現在時,這個大家都能理解;第二、內層:指現在顯現過去時,也就是過去的現相能夠在現在的一念間頓時顯現。比如,一個有宿命通的人,現在就能見到過去無量劫裡的事;第三、密層:指現在顯現未來時,也就是現在就能知道未來的情況。比如,具有天眼通的人,能知道未來無量劫即將發生的事;第四、密密層,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在一念間全部顯現。這已經透到真如法界的層面上了。 當時普賢菩薩親自示現的時候,就在一個毛孔裡,不僅是現前了現在十方剎海裡的一切顯現;往過去的方向看,即此前的百年、千年、萬年、百劫、千劫、萬劫,乃至無量劫海裡出現的一切世界的一切情形,全部都在毛孔裡顯現;不僅如此,未來的百年、千年、萬年、百劫、千劫、萬劫,乃至盡未來際的無量劫,這一切未來劫海的一切世間情景,也無餘地在一個毛孔裡顯現。 這就是「一一毛端三世海」的真實成就。我們現在就要對這種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起勝解信,深信果位的功德的確如此,這樣才好發願。《普賢行願品》的偈頌說「我於一念見三世」,以及「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等等,這些就是我們每天要發的願。大家從現在起,就要隨學普賢菩薩來發願,這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再沒有比這個更大、更殊勝的願了,也因此稱之為「願王」。對此哪怕只生一念信心,也會出生無量的功德。) 如同在毗盧遮那如來那裡,普賢菩薩示現如是的神通力,在東方蓮花德世界賢首佛那裡,普賢菩薩也同樣現出這種神通力。如同在賢首佛那裡示現的神通力,在東方的一切世界裡也是如此。如同在東方世界這樣,南方、西方、北方,四維上下的一切世界,一切如來那裡,普賢菩薩也都如此顯現神通力。 就像在十方一切世界示現神通力那樣,在十方一切佛剎的每一個微塵裡,也都有法界一切諸佛的海會,在這裡的每一個佛那裡,普賢菩薩都坐在寶蓮花獅子座上示現神通力。每一尊普賢菩薩的色身當中,也就是他的每一身分、每一毛孔裡,都現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境界,一切佛剎,一切眾生,一切佛出現的情形,以及一切佛座下的菩薩眾會,並且能夠聽到一切眾生的語言,一切佛的語言,一切如來所轉的各種法輪,一切菩薩所成就的各種布施持戒等菩薩行,以及一切如來在塵塵剎剎裡的各種遊戲神通。 (意思就是,十方世界海裡的任何一個毛端當中,都有法界眾會,重重無盡,而每一個微塵裡出現的法界無量諸佛海會的任何一個佛那裡,都有普賢菩薩現身,坐在道場當中,顯現不可思議的無礙神通力。 所以,我們不要把普賢菩薩想成空間裡的一種形相,其實,普賢菩薩早已徹證法界,徹證毗盧性海,究竟證入華藏玄門,他就是華嚴長子。大家知道,《普賢行願品》的全稱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所入的就是普賢果位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因此要知道,我們發普賢行願,就是為了迅速證入毗盧性海,證得無上毗盧遮那佛的果位。) 善財童子一見到普賢菩薩如此無量不可思議的大神通力時,得到極大的加被,當即證得了十種智波羅蜜。(「智波羅蜜」是十度中最後一個,也是十地的時候成就的功德,這就表示智已經達到究竟了。)是哪十種呢? 那就是:在每一念當中,都能周遍一切佛的剎土。(也就是一念間,就能入在十方無數佛的眾會道場當中。) 在每一念當中,都能往詣一切諸佛所在之處。(指不必間隔到第二念,十方剎海裡有多少尊佛,一念間就能普遍地往入。) 在每一念當中,都能供養一切如來。(並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必須按時間次第,一尊尊地來供養,而是在一念之中,就能普遍供養一切佛。) 在每一念當中,都能對於在所有如來處聞到的法普皆受持。(這就是已經證到了不可思議的圓頓境界,不像我們現在,要次第性地一個一個受持。依靠分別心積累多少劫才能完成的事,他在一念間就成辦了。也就是在一念間,對於在一切如來那裡聞到的法,都能受持不忘。) 在每一念當中,都能思惟一切如來的法輪。 在每一念當中,都能了知一切諸佛不可思議的大神通變化事業。 在每一念當中,即使只說一句法,也能一直演說到盡未來際,辯才永不窮竭。(比如,解釋一個「心」字,可以說到盡未來際不會窮竭,或者講解一個「苦」字,談一個「妙」字等等,總之,以任何一句法為主題,都可以滔滔不絕地說下去,一直說到盡未來際,也不會有辯才窮竭的時候,念念中都能顯示無量的辯才。) 在每一念當中,都能以甚深般若觀一切法。 在每一念當中,都能入一切法界的實相海。 在每一念當中,都能了知十方剎海裡一切眾生的心念。 在每一念當中,普賢慧行都顯現在前。 (這就是善財童子見到普賢菩薩無量不可思議大神通力的時候,當即證得的十種智波羅蜜。) 善財童子已經現前了如此殊勝的成就,普賢菩薩當時伸出右手,摩觸善財童子的頂。摸頂之後,善財童子當即獲得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三昧門,每一個三昧都以一切佛剎極微塵數的三昧作為眷屬。 (他在一念間證得了無數的三昧門,也就是一念之中圓滿無量,所以叫「圓頓門」,而且這無量無數三昧門裡的每一個,都有無量佛剎極微塵數的三昧作為它的眷屬,因此完全超情離見。我們一定要相信這件事,當時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摩頂的時候,他頓時證得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三摩地門。這就是因為得到了極大的加被,所以一剎那就超過了無量百千億劫的修行。) 住於其中每一個三昧的時候,都見到前所未見的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諸佛大海,並且能積集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一切智的助道品類,又能生起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一切智的上妙法,又能在一時之間圓滿地發起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一切智大誓願。 (「一切智大誓願」,指求證一切智的誓願。它的數量也是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就人類的情形來說,一般說「十大願王」,其實十大願王是根本願,這裡的任何一個,都有無量無數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支分願作為眷屬,所以一展開就叫「大誓願海」。這次的題目叫「願海同歸」,其中「海」,指的就是無量無數。 當時普賢菩薩一加持,善財童子在一念間就發起了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要圓證一切智的大誓願。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正是為了這個目的。《普賢行願品》說:「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意思就是,一生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以果地的大威神力加持你,由此使你頓時證入無量的三昧門,開發出無量的誓願,而且全都能夠趣入,能夠成證。長行文[1]上也說,一往生極樂世界,就見到自己生在蓮花之中,當時阿彌陀佛一摸頂,得到佛的授記,立即出生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也就是立即現前成就普賢願海,分身塵剎,在無量百千萬億劫當中,於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裡,以智慧力任運利益眾生。) 善財童子當即入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大願海(這不僅僅是一種發願,而是當即趣入),並且住在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一切智出離要道當中,又修集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諸菩薩所修行的法類,又興起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一切智的大精進,得到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一切智的清淨光明。 如同在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這裡,普賢菩薩伸出右手摸善財頂這樣,在十方所有世界裡,以及這無量無數世界裡的每一個微塵當中,又出現了三世一切世界,在每一個世界的每一尊佛那裡,都有普賢菩薩坐在寶蓮花座上,同時以右手摸善財童子的頂,當時就證得與上面所說同等的法門。 這時候,普賢菩薩摩訶薩告訴善財說:「善男子!你見到我的神通力了嗎?」 善財童子回答:「確實是這樣!我已經見到了。大聖!這樣不可思議的大神通事,只有如來才能知道。」 (這是徹證果地的境界,只有如來才能了達它的量,其他人都無法徹知。所以,一提到華嚴大教,常常說二乘人「有耳不聞圓頓教,有眼不見舍那身。」因為這根本不是二乘的境界。小乘解脫只是斷了煩惱,脫離了三有輪迴,但對於這麼殊勝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既不能見,也不會讚歎,常常被呵斥為「焦芽敗種」。他們當初只有為求自身解脫這樣下劣的作意,才走入小乘,這對於速疾成佛來說就是一條彎路。所以,我們要具足二乘共道的內涵,但不要有只求自己解脫的下劣作意。) 之後,普賢菩薩告訴善財童子,成就這樣不可思議大神通事的甚深無量的因緣,他說:「善男子!我在過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劫當中,一直行菩薩行,求一切智。」 (意思是說,我修持了無量無邊的菩薩行,積集資糧,心中唯一的願望就是要證得一切智,窮證毗盧性海,因為這就是我的本性海。 普賢菩薩這種求一切智的心,就叫「無上道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菩提心」。只要翻開佛教經典,就會看到諸佛菩薩往昔因地的時候,都是這樣發起了無上道心。以此作為起點,之後的生命歷程,就會完全納入到求取一切智的無上道當中。他念念不斷地修集資糧,就是為了最後徹底證入法界,完全成就這樣不可思議的普賢大行。 這種無上的志願,不是求人天果位,也不是要成就小乘阿羅漢果,也不是求得權乘菩薩果,而是完全集中在求證一切智上面。什麼時候這種心真正生起來了,就表明已經有了菩提心。以這種志願攝持,往後所有的功德、善根就會全部回向在這一點上。而且,這種志願、希求自然成為你念念不忘的事,在一切時處當中,心心念念要求得這個果位;這樣就會發起一種長劫殷重、堅固、恭敬的精進;從這裡就會出現果位普賢的境界。) 普賢菩薩繼續說:「我在過去無量無數劫裡的每一個劫當中,(一心想著怎麼來清淨菩提心,)為了想清淨菩提心的緣故,承事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佛(每一尊佛出興於世的時候,我都以尊重、恭敬的心作承事)。」 「又在每一個劫當中,為了修集一切智的福德具的緣故,曾經設立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布施大會,使得一切世間有情都能聽聞、知道這個消息,凡是有所求,我都讓他們心滿意足。」(為了求得一切智,需要有福德具,為了修集福德,普賢菩薩當時發最大的心,設立了無量無數的布施大會,把各種各樣的資財都拿來普皆布施。) 「又在每一個劫當中,為了求得一切智大法的緣故,曾經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各種上妙財物進行布施。」 (這樣就知道,學習普賢行願絕對不會捨棄萬行,而且念念都如是行持,如是回向。只要一心想著求證大菩提,心裡有了這個內涵,那麼在菩提心的兩個重點上面,一個是回向眾生,一個是回向菩提,就會自然具足後面這一個了。) 「又在每一個劫當中,為了求得一切種智的緣故,曾經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那麼多的城市、聚落、國土、王位、妻子、兒女、眷屬、眼、耳、鼻、舌、身、肉、手、足,乃至身命來作布施。」 (當時,普賢菩薩在每個劫裡都在想:何時能證得一切種智?為了儘快證得,所有的布施都盡心盡力地去做。 大家學過《普賢行願品》就知道,毗盧遮那如來因地所行的布施等,跟普賢菩薩因地做的一樣。長行文[2]裡講:為了證得無上佛果,從初發心起一直精進不退,曾經以不可說不說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身命來做布施。其他的王位、城市、村莊、宮殿、園林等一切所擁有的事物,全都用來布施。 布施有外、內等很多種。外的方面,像是人們珍愛、執著的那些很好的東西全都能布施。比如,菩薩往昔做過高官、富豪,或者各種帝王、小王等等,那時候就把自己所擁有的城市、村莊、國土、王位都做布施。內的方面,指自己非常執著的妻子、兒女、眷屬,這些也全部可以布施。進一步,自己身體上的眼、耳、鼻、舌、腦髓等各個支分,也可以奉獻。最後,連自己的性命也可以布施。總之,為了求得一切種智的無上大法,一切都可以用來布施。) 「又在一切劫當中,為了求得一切智首的緣故,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頭部做過布施。」 「又在一切劫當中,為了求得一切智的緣故,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諸如來那裡,對於每一尊佛恭敬尊重、承事供養,並且以衣服、臥具、飲食、湯藥等一切所須物,向諸佛奉獻、供養。並且在這些無量無數諸佛的教法下,親自出家學道,修行佛的教法,護持佛的正教。」 「善男子!我自己回憶,在往昔漫長的劫海當中,從沒有一個念頭不隨順佛的教化,從沒有一個念頭起過嗔恚、害人的心,也從沒生起過狹隘的執著我和我所的心,沒有起過一念比較自他差別的心,也沒有一個念頭遠離過菩提心。我自己回憶,過去從沒有一個念頭在生死裡起過疲厭心、懶惰心、障礙心、迷惑心,唯一安住無上不可摧壞的修集一切智助道之法的大菩提心當中。」 (意思就是,普賢菩薩在過去的無數劫以來,一直住在大菩提心裡面。他那種求證大菩提的心,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境地,再沒有比它更大、更猛利的心了。這種心在任何時處,都絕對不會被破壞。一切時處都以這種心來證得一切智的各種助道法。在過去的無量劫海當中,一直這樣行持。) 「善男子!我莊嚴佛土,以大悲心救護眾生,教化無量眾生都得以成就。並且一直供養一切諸佛,承事善知識。為了求得正法,之後廣大地弘揚正法、護持正法,我對於一切內外的事物都能施捨,甚至對自己最愛惜的身命也無所吝惜。即使在一切劫海當中,晝夜不斷地宣說我往昔行菩提行的因緣,以致於最後劫海都窮盡了,往昔修菩提行的因緣也說不盡。」 (意思就是,在過去無量無數的時間當中,普賢菩薩確實一心為法,不計較什麼,這裡只是簡略地為善財童子講一點。從這就能看出,通過無量無數阿僧祇的因緣,才成就如此不可思議的普賢行願海。知道這一點後,每個人都應當格外珍惜這個因緣,至心地隨學普賢行願。這是我們每一個大乘佛子,都要發心隨學,時時不忘,時時要追隨的地方。) 普賢菩薩又對善財童子說:「善男子!在我的法海裡,沒有一個字,沒有一句話,不是捨棄轉輪王位而求得,不是捨棄一切所有而求得的。善男子!我所求的一切法,都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過去我恒時都一心思惟:『願法界當中的無量眾生,都能聞到這個法;願以我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世間;願我能為眾生開示出世間的智慧;願我能讓眾生都得到安樂;願我能夠普遍稱讚一切諸佛的所有功德。』像這樣,我往昔世修行的因緣,即使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劫海裡不斷演說,也是說不完的。」 「所以,善男子!我是以這樣助道法的力量,無數善根的力量,大志願欲樂的力量,修廣大功德的力量,如實思惟一切法的力量,智慧眼的力量,佛威神的力量,大慈悲的力量,清淨神通的力量,善知識護持加被的力量的緣故,證得了究竟三世平等的清淨法身,(普賢菩薩前面示現的,一一毛孔都顯現三世無邊剎海,就是從證得三世平等清淨法身所流現。)證得了清淨無上的色身。超出一切世間,能夠隨著眾生心中的欲樂或希求,為他們顯現各種相應的色身,入在一切剎土,遍於一切處,在無數的世界裡顯現無量的神通事業,讓所有見到的人無不內心歡喜。善男子!你可以看看我這樣的色身,我這個微妙不可思議的色身,是在無邊劫海裡積聚的無數因緣所成就的,這是在無量千億那由他劫裡也難見難聞的事。」 「善男子!如果有眾生沒有種過善根,以及只種了少許善根的聲聞、菩薩,尚且聞不到我的名字,何況見到我的色身!善男子!如果有眾生能聞到我的名號,他將在無上菩提道中不再退轉。如果曾經見過我,或者與我有過接觸,或者曾經迎接、歡送過我,或者暫時跟隨過我,乃至在夢中見聞過我的人,也都是如此(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有的眾生在一天一夜當中憶念我而得以成熟,有的是七天七夜、半個月、一個月、半年、一年、百年、千年、一劫、百劫,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憶念我而得以成熟。有些是一生,有些是百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生,憶念我而得以成熟。有的眾生見到我放大光明,有的見到我震動佛剎,有的是生起怖畏,有的是生起歡喜心,這些眾生都已得到成熟。善男子!我以這樣等同佛剎極微塵數的方便門,使得無量眾生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 「善男子!如果有眾生見聞到我的清淨剎土,那麼他必定能生在此清淨剎土當中。如果有眾生見聞到我的清淨身,他也一定能生在我的清淨身裡。善男子!你應當觀我的這個清淨妙身。」 這時,善財童子開始觀普賢菩薩的色身,這裡的各種相好、支節,每一個毛孔當中,都有不可說不可說的諸佛剎海,每一個剎海裡都有諸佛出興在世間,當時許許多多的大菩薩共同圍繞。又從每一個毛孔裡,見到了一切剎海的種種建立、種種形狀、種種莊嚴、種種大山周匝圍繞,種種色彩的雲彌滿虛空。這裡有種種佛興起出世,為眾生演說種種妙法,像這樣的事,各各不同。又見到普賢菩薩在每一個世界海當中,都現出一切佛剎微塵數那麼多的佛化身雲,每一個化身雲都周遍十方一切世界,在那裡教化眾生,使得眾生都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時,善財童子又見到自身在普賢菩薩身內的十方一切諸世界裡教化眾生。 而且,善財童子曾經通過親近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善知識,所得到的善根、智慧光明,比起見到普賢菩薩所得到的善根,那是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億分,乃至算數譬喻也不能相比。(也就是過去親近善知識所得的無量善根,比不上現在見到普賢菩薩所得善根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億分之一、億億分之一,乃至無數分之一。)善財童子從初發心,直到見普賢菩薩,在此期間所入的一切諸佛剎海,現在於普賢菩薩的一個毛孔之中,一念間所入的諸佛剎海,超過了前者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倍。(所以,現見普賢菩薩的功德極其不可思議。)就像在一個毛孔裡所入的無量無數的諸佛剎海,在一切毛孔裡也都是如此。 善財童子在普賢菩薩的毛孔剎當中,往前走一步,就已經越過了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那麼多的世界。像這樣不斷地行進,盡未來劫為時期,還是不能全部知道這一個毛孔當中剎海的次第、剎海藏、剎海的差別、剎海普入、剎海形成、剎海滅壞、剎海莊嚴等的這一切事的邊際。也不能知道這個剎海當中諸佛海的次第、佛海藏、佛海的差別、佛海普入、佛海出生、佛海謝滅等的這一切事的所有邊際。也不能知道這裡面菩薩眾海的次第、菩薩眾海藏、菩薩眾海的差別、菩薩眾海普入、菩薩眾海雲集、菩薩眾海集會、菩薩眾海消散等一切事的所有邊際。也沒辦法了知入眾生界、知眾生根、教化調伏各種眾生的智慧、菩薩所住的甚深自在、菩薩所住的各種地道,這一類事相海的所有邊際。 善財童子在普賢菩薩的毛孔剎當中,在一個剎裡經過一個劫這樣前行,乃至經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那麼多的劫數如是地行進,然而就在行進當中,也沒有在此剎土隱沒,在彼剎土顯現的狀況,而是每一念都同時周遍在無邊剎海之中,教化無量的眾生,使他們都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 就在這時,善財童子次第地證得了普賢菩薩的一切行願海,與普賢同等,與諸佛同等(此時已圓滿成證)。並且以一個身充滿一切世界,剎土同等,興起的一切妙行同等,證得的正覺同等,顯現的神通同等,所轉的法輪同等、施展的辯才同等、流出的言辭同等、音聲同等、十力四無畏同等、佛所安住處同等、大慈悲同等、不可思議解脫自在等全都同等。 (這就是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最後參訪普賢菩薩摩訶薩,見普賢身,得普賢加被,最後在普賢一毛孔中,次第證得了普賢菩薩行願海。這時已經證成佛果,圓滿一切功德。) 這時候,普賢菩薩摩訶薩以偈頌勸大眾應聽聞如來功德。當時,諸菩薩聽到後,一心渴仰,唯一希望能聞到如來世尊的真實功德,他們都這樣想:「普賢菩薩圓滿修集了一切妙行,體性清淨,他的所有言說都真實不虛,也都被一切如來共同稱嘆。」這樣想了後,諸菩薩都生起深深的渴仰心。 這時,普賢菩薩功德智慧具足莊嚴,就像蓮花一樣不著三界一切塵垢,他告訴諸菩薩說:「你們諦聽,我現在要給大家宣說佛功德海中一滴的相狀。」然後以偈頌宣說佛功德。最後說:「縱然佛剎裡的微塵和眾生的心念,都可以計算了知;縱然大海裡的水可以飲盡;縱然虛空可以測量,風可以繫住,也沒辦法說盡佛的功德。如果有人聽聞到如是的佛功德海,生起了歡喜信解心,那麼,如同我所稱揚的佛功德這般,此人未來一定證得,慎勿對此心生任何疑念。」 (普賢菩薩這樣宣說佛功德之後,接著就是四十《華嚴》最後一卷——《普賢行願品》。也就是,當時普賢菩薩這樣稱嘆如來殊勝功德後,告訴諸菩薩眾和善財童子:「如來的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地演說,也無法說盡。要想成就這樣的功德門,就應當修持十種廣大行願。」像這樣,引出了普賢願王的正文。) 願海同歸0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YeYGgXeys0&list=UUrgQri5x_n_CPMT4nACjgPQ&index=57 [1]《普賢行願品》:「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 [2]《普賢行願品》:「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 |
符合您條件的共有1條 ,第:1 頁/共 1 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