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連吃飯、講話、手勢、眼神,都跟師父一模一樣。雖然長得不一樣,但是手勢都一模一樣,真要說的話,那才有資格說接到傳承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42739)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4/8/28 上午 02:28:12
--  連吃飯、講話、手勢、眼神,都跟師父一模一樣。雖然長得不一樣,但是手勢都一模一樣,真要說的話,那才有資格說接到傳承

秋竹仁波切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傳承也不是從耳朵就可以進去的,也不是喝個甘露水,吃下西藏做多瑪的麵茶,就跟著進去了。如果是這樣,那太笑話了嘛!傳承就是要吃很多師父的口水,被師父修理,吃了很多師父的拳打腳踢,那搞不好這個人有接到師父的傳承。
 
  所以,信行人叫做接傳承,接傳承就是師父所有的,所有的都學習到。有時候我們一看,那個徒弟吃飯啦、講話啦、手勢啦、走路啦,都跟師父一模一樣,那種叫做學會傳承!那才叫做接到傳承。雖然不曉得他是否證悟,但是他連吃飯、講話、手勢、眼神,都跟師父一模一樣。雖然長得不一樣,但是手勢都一模一樣,真要說的話,那才有資格說接到傳承。沒有這樣,傳承不會莫名其妙跑到你肚子裡去啊!肚子裡頭裝的應該是灰塵啦、不好的空氣啦、一切染污的東西啦,傳承是不可能進去的。
 
    這樣的信行人一切都聽師父的,自己之前聽來的一些知識或看書來的知識,在信行人的階段全部都要放下。把所有的一切都交給師父,讓師父慢慢來教,這叫做信行人。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4/8/28 下午 02:30:55編輯過]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4/8/28 上午 02:30:20
--  
索甲仁波切
西藏生死書

記得一九六零年代在錫金,蔣揚欽哲上師才圓寂不久,頂果欽哲仁波切正在進行長達數月才能完成的蓮花生大士觀想灌頂法的傳授。許多上師都來到這座位於首都剛度後山的寺院,我坐在康卓·慈玲·秋瓏和措定喇嘛(Lama Chokden)(蔣揚欽哲的助理和法會司儀)身旁。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那一次,我非常鮮活地經驗到一位上師如何把他智慧心的加持力傳給學生。有一天,頂果欽哲仁波切開示恭敬心和蔣揚欽哲上師的行誼,非常動人;話語從他的口中滔滔不絕地流出,優美如詩。當我一邊傾聽頂果欽哲仁波切開示,一邊看望他時,很神秘地,我隱然憶起蔣揚欽哲,並且意識到他口若懸河地說出最崇高的教法,就好像是來自隱密而永不枯竭的源頭一般。慢慢的,我驚奇地體悟到事實的真相:蔣揚欽哲智慧心的加持,已經完全傳給他的心子(heart-son)頂果欽哲仁波切,而當時就在眾人面前,透過他毫不費力地說出。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開示結束時,我轉向康卓和措定,發現他們淚流滿面。他們說:「我們知道頂果欽哲是一位偉大的上師。我們也知道上師如何將他智慧心的加持力傳給他的心子。但直到現在,直到今天,直到此地,我們才體悟這句話的真義。」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4/8/28 上午 02:34:56
--  
秋竹仁波切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樣的信行人一切都聽師父的,自己之前聽來的一些知識或看書來的知識,在信行人的階段全部都要放下。把所有的一切都交給師父,讓師父慢慢來教,這叫做信行人。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願意,而且還要師父跟你講好聽的話,師父叫你菩薩,就自以為是什麼菩薩,師父說你是大師兄,自己也以為是多高多高,那這種人是不可能接得到傳承。你自己偏向什麼自己最清楚了,師父不一定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釋迦牟尼佛不一定清楚你是怎麼樣,只有你自己心裡最清楚,不是嗎?你們自己想想看,自己多厲害啊?真有那麼厲害嗎?有那麼清淨嗎?那麼有智慧嗎?那麼有慧根嗎?你是一個好溝通的人嗎?你是一個很講理的人嗎?應該是找不到這麼好的人嘛!不是嗎?
 
    那怎麼辦呢?當你對師父比較有信心,比較有感情的時候,師父是不是常常說你這個人欠罵?是不是欠揍?看欠罵、欠揍能不能改?如果欠罵、欠揍都改不了你,那師父也沒辦法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bd27160101a2xh.html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4/8/28 下午 02:35:11編輯過]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4/8/28 上午 02:35:49
--  

  頂果欽哲法王傳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仁波切有一位儀式總管的隨從,名叫阿卓格。仁波切經常罵他。有一天晚上,阿卓格跑掉了,只留下了一塊布料當作供養,以及一張字條說他覺得自己不能稱職地服侍仁波切,於是決定離開。步行一個月之後,他到了果洛一個遊牧民族的營區。在其中一個黑色犛牛毛所做的帳蓬中,有一對母女請他為他們修法,來交換食物和住宿。因為天寒地凍,他也沒有其他地方可去,於是就答應了。那時,他已經病入膏肓。

    有一天,那一位母親向阿卓格喊話說,有一位陌生人,一位高大的喇嘛騎著一匹大馬,正在向他們的帳篷驅近。阿卓格從門縫中看出去,看到頂果欽哲仁波切和一位隨從直奔帳蓬而來。仁波切下馬走進來,說:「阿卓格,你好嗎?」阿卓格大驚,立刻開始哭泣。仁波切跟他說,沒有必要哭,他最好跟他們一起回去。老母親向仁波切供養茶、牛奶和乳酪。後來阿卓格問仁波切的隨從是怎麼一回事,隨從說沒有人告訴他們要到那裡去找阿卓格,他們在一眼望去都是雪的景觀中,並沒有遇到任何人可以指示他們這個營區的方向。仁波切說時間到了,要走了,他們三個就一起回家了。在那個時候,人們都說仁波切有不可思議的直覺。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4/8/28 上午 02:40:54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大成就者之歌:祖古·烏金仁波切靈修回憶錄》 

當時,我父親二十二歲。他繼續向群秋請求禪修指引,並視他為根本上師。

 從那天開始,我父親變得較為溫和了。

 有一天,我父親在淨觀中見到他的上師騎著一頭獅子在空中。在此次淨觀當中,上師也傳授了他包括直指無別覺性覺醒狀態之心性教授的禪修口訣。而從這個淨觀裡,我父親似乎得到了我們稱為“了悟的轉移”的加持。人們說從那時起,我父親完全變了個人,幾乎沒有人的態度像他那麼溫和。(4

 如同他自己所說:“我不再是個固執、苛刻的修行人,就好像一團泥塊已經化為塵土一樣,我感到全然地自在。”

 我父親私下告訴我這件事:“從那天開始,我的心就像太陽閃耀在無雲的晴空般。”

這是真的。許多人跟我說,從那時開始,我父親變得極為溫柔,對每個人都懷著敬意與純然的感激,不論是誰都一樣。我父親也獲致了穩固的無二覺性,也因此,他視群秋為究竟的根本上師,並說:“這位大師是對我最仁慈的一位!”

做了這個淨觀之後不久,就接到了群秋圓寂的消息。

(4、當我還是個小男孩時,我就像個僕人般服侍他。兩年期間,我處理他的家務,而在那之前,我是他的廚師,有時候會為他烹飪別致的饃饃水餃。我從未曾聽過他斥責僕人,他也從來不曾打過我屁股。不過話又說回來,我也從來沒有違抗過他的心意。(祖古·烏金仁波切說明)“了悟的轉移”意指吉美·多傑了悟到覺醒的本來狀態,與他老師的了悟無二無別)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4/8/28 上午 02:49:34
--  

蔣貢拿旺累巴尊者傳─往生彌陀淨土的藏密大成就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摘錄

 

   當累巴仁波切二十七歲時,他來到前藏的佛教中心──德格,與第一世蔣揚欽哲旺波,以及第一世蔣貢康慈兩位大師相見。他當時很窮,將自己的全部家財背負在肩上,步行到德格去,路途十分遙遠而艱辛。他在德格停留了數年,很想得到欽哲仁波切的教誨;但是他實在太窮了,無法供養上師,因而感到自己的處境十分困難。

 

   有一次累巴仁波切很想參加欽哲仁波切舉行的一系列深奧灌頂和教學法會。當時,參加法會的人有數百位,其中包括了出家男眾、在家二眾和各行各業的人,對於受法的人並沒有資格限制。而累巴仁波切非常謙虛的坐在最後一排,心中非常渴望得到這些灌頂和教法。突然,坐在大寺法座上的欽哲仁波切望著累巴仁波切說:「把這個來自噶的骯髒和尚丟出去!」所以他就被拋到寺外去了。起初他想:「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在我身上發生呢?」但是他對欽哲仁波切的信心從未動搖過。於是下一回傳法時,累巴仁波切與先前一樣,他又來參加,非常謙虛地坐在最後面,希望能得到教法,此時欽哲仁波切又指著他說:「把這個襤褸的和尚丟出去!」在眾目睽睽之下這種的事,一共發生了五次之多。

   

 

   如果是我們去見一位上師,而上師對我們的態度,未如我們的期望,或只是不停地責罵,可能我們的信心一下子就全部喪失。然而累巴仁波切在這種情況之下,被拋出去多次,而他對上師的信心仍絲毫未曾動搖過,也從不對上師的行為感到嫌惡。相反地,他卻認為欽哲仁波切確是文殊師利菩薩;而他自己真是個無知且罪業深重的眾生,上師的做法是為了能淨化他過去所造的果報和罪業。

   

   累巴仁波切就是如此不間斷地提醒自己生起信心:上師就是覺者的清淨見和清淨觀。不過,累巴仁波切仍多次地在眾人面前受辱,然後被拋出去,最後他感到實在非常的沮喪和煩惱,因他為了求法而從遠方來,受了很多委屈,卻無法得到上師的教法。然而,他仍視上師──欽哲仁波切與佛陀無二無別。

   

   這時有一部欽哲仁波切的傳記正印行中,其中講到欽哲仁波切,過去世如何是中國五台山的具瑪拉密渣大師,而未來將如何化身為身、口、意、功德、事業五位上師。於是對欽哲仁波切生起極大的信心,而且累巴仁波切發願:如果他能得到欽哲仁波切的教法,他必定精進修持,直至開悟、證果,立誓要成為薩迦派的大師之一。可是目前他實在很難親近欽哲仁波切,也很難得到想學的教法,即使如此,累巴仁波切仍從未對欽哲仁波切喪失信心。

   

   累巴仁波切在德格渴望得到欽哲仁波切的教法,但因自己實在太貧困、毫無資產,以致無法供養上師。然而他確實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比丘,律己甚嚴,他僅僅有的就是肩上的那條破舊的袈裟。累巴仁波切在行為上從不犯戒,不沾酒肉,與他生活一起的出家人,經過一段時間共處後,都留下深刻的記憶,於是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叫「襤褸者」。

  

   終於,有一位出家人與累巴仁波切是很好的朋友,他很喜歡累巴仁波切,而且與欽哲仁波切很親近,可以見到欽哲仁波切,所以累巴仁波切將自己對欽哲仁波切的感受告訴了他,以及極想親近得到他的教法,並說明自己目前困難的處境等。於是這位出家人便代替累巴仁波切向欽哲仁波切說:「有一位比丘非常優秀,自律甚嚴,很想得到您的教法,但是卻無法見到您!」欽哲仁波切說:「他是誰啊?」這位出家人說:「他就是那位襤褸的比丘。」

   

   於是他把自己所見有關累巴仁波切的各種良好品性都告知欽哲仁波切,以此因緣,累巴仁波切終得親近且受教於欽哲仁波切,也跟隨寺院中的其他上師學法,他和欽哲仁波切的秘書──徹仁札西學習文法和文學,與寺廟裏的其他大師學中觀哲學、菩薩道,這些大師都回報欽哲仁波切說:「累巴仁波切學習過程的表現是非常的優秀,且極具有智慧!」於是欽哲仁波切,終於傳授了累巴仁波切深廣奧秘殊勝的教法。譬如:薩迦巴的金剛瑜珈母、薩迦班智達與文殊師利菩薩合一的修法,各種律儀誓願、菩薩戒、還有許多密乘的殊勝灌頂和教法。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4/8/28 下午 02:52:41編輯過]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4/8/28 上午 02:55:23
--  

欽則益西多吉密傳

索達吉堪布 譯

十三、超度未成功

一次,尊者與信眾在納占小住。尊者的舅舅得波去世了,尊者將舅舅的心識反扣在碟子下面,對哲龍南加上師說:「我的舅舅去世了,請你幫忙超度一下,我有一匹上等的黑色駿馬,如果你能超度成功,黑馬就送給你。」

烏金南加開始全神貫注地超度,當念到「賀」時,小碟開始跳動,尊者將金剛壓在上面後,碟子又恢復了平靜,超度未能成功。

尊者又對一名叫榮美祚贛的老喇嘛說:「看來烏金南加不能超度,你來試試,看誰能得到這匹黑馬。」榮美祚贛鼓足力氣開始超度,當念到三遍「賀」時,金剛與小碟開始發出「松叉叉」的聲音,超度成功,老喇嘛得到了黑馬。

尊者對烏金南加大發雷霆:「你來到這裡已經八年了,我為你傳的光明大圓滿、空行心血精華沒有絲毫意義。你去自殺倒是大快人心的事,滾蛋吧!」說著就開始拳打腳踢,並將他帶到一個叫哲龍的山溝,那裡山勢巍峨、怪石嶙峋,有一處峭壁地勢尤其險要,即使飛禽也無法棲息。人們把那裡稱為「危險要隘」。

尊者指著烏金南加的鼻子嚴厲痛斥道:「你從懸崖上往下跳,現在就給我自殺!」

絕望的烏金南加一邊祈禱上師,一邊爬上陡崖,閉上眼睛,奮不顧身地縱入了萬丈深淵。不可思議的是,他始終沒有墜地的感覺。驚奇之中,他不由得睜開雙眼,只見前面虛空當中,根本傳承上師,寂猛壇城由護法圍繞紛然呈現在他面前,他們都用手攜著自己。看到眼前異彩紛呈的景象,烏金南加欣喜若狂,依靠大樂智慧風,平穩地降落在神山前的岩石上,明清無念的智慧在相續中萌芽,徹見了三世諸法,並在岩石上留下了腳印。

尊者說道:「他本為伏藏大師嘎瑪林巴轉世,因別人失毀誓言的晦氣染污,智慧一直未能蘇醒。我用猛厲的方法令他原本的覺性復蘇,的確是非常稀有。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4/8/28 上午 02:58:57
--  

730天中的365天 -- 旅途的腳印 

尊貴的索達吉堪布傳講錄

打  我


  歷史上的有些大成就者,在攝受弟子時除了溫和的教言,也會採取特殊的方法令弟子頓時開悟。

  那諾巴依止帝諾巴時經歷了十二次大苦行、十二次小苦行。最後,有一天,帝諾巴左手抓住那諾巴的喉竅,右手脫掉鞋子,拿起鞋猛擊他的額頭,那諾巴驟然昏迷。蘇醒之時,相續中生起了與上師一樣的功德,證悟了上師的智慧與自己的心無二無別。

  宋朝的了義禪師17歲時拜見高峰禪師,高峰禪師賜予他「萬法歸一」的參禪竅決。此時,了義禪師見松樹上落下雪花,便若有所悟地寫出一首偈子呈師,師傅不由分說,提起木棒就將其打入深淵。遍體鱗傷的了義於痛苦中反觀心的本性,終於得以遠離一切方向與戲論,並寫下:「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陽一出便無蹤,自此不疑諸佛性,更失南北與東西」的佳句。

  黃檗禪師在攝受弟子臨濟時,一共打了61棒,造就了曠古絕後的一代宗師,而使叢林裏有「臨濟將軍,曹洞農夫」之說。可見其秉承上師傳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禪風。

  什麼時候上師也能給我當頭一棒啊!


  壬午年正月二十一日 

  2002年3月4日  


符合您條件的共有8條 ,第:1 頁/共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