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1、物質的高速運動;2、我們遲鈍的感官,這兩者欺騙了我們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37480)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3/9/26 上午 02:17:13
--  1、物質的高速運動;2、我們遲鈍的感官,這兩者欺騙了我們

《前行備忘錄》和《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裡都有詳細介紹。先毗盧七法讓自己靜下來。與禪定不一樣的是,禪定沒有什麼智慧和證悟的境界,只是讓心平靜下來。而這個「人無我」的修法是通過思維和推理,發現從來沒有發現的真理:無始以來一直認為「我」是存在的,恍然發現「我」是不存在的。大家可能會問,是怎樣的東西在何時,為什麼會導致我們犯了這麼大的錯誤呢?根源就在於1、物質的高速運動;2、我們遲鈍的感官,這兩者欺騙了我們,導致了這個嚴重的錯誤。我們無始以來無數次流轉於地獄、餓鬼、旁生道,受了無量的痛苦,這麼嚴重的後果竟然源於看似這麼小的一個錯誤!

思維的方法很簡單。有一點點中觀的知識,或者高中物理常識的人都可以學的。用這種簡單的方法去思維,一點兒也不複雜。專家學者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而修行是要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但前提是不能失去修行的核心意義。

靜下來。首先不要有任何立場,不要希望找到「我」存在,也不要希望找到「我」不存在。不要有任何成見,只要客觀公正的分析。存在就存在,不存在就不存在。肉體一剎那一剎那的生滅變化,每一剎那的前後分開,時間不能重疊,左手和右手可以相握重疊,但昨天和今天不能重疊,否則一切都亂套了。前後要分開,第一個瞬間毀滅後,才能出現第二個瞬間,宏觀上我們認為前後可以有關聯,就像父親和兒子一樣,但這是幻覺。在微觀世界裡(世界的本來面目),第一瞬間與第二瞬間永遠不可能在一起,如果第一瞬間與第二瞬間在一起,那麼第一、二、三、四、五瞬間都會在一起。2011年1月1日也就和12月31日重疊在一起,成了同一天,整個世界就亂套了。從宏觀上看,先後產生的東西有因果的關聯。從微觀上看,前一剎那的東西徹底毀滅了不存在了,第二個剎那的東西才會出現。前一剎那的東西存在,第二剎那的東西就不可能出現。讓我們從微觀上分析一下它們之間是否有關聯?它們從來沒有碰到過,第一瞬間的東西存在,第二瞬間的東西就不存在。第二瞬間的東西一存在,第一瞬間的東西就離開了這個世界。而所謂的一秒的億萬分之一的當下,其實也不存在,這個概念只是為了我們理解方便而設立的,這個當下也一樣涵蓋在瞬間生滅的過程裡,一秒的億萬分之一同樣也不存在。我們認為,相互連接的東西實際上互相無關,只是意識錯誤地把它連接起來,原來認為:這是我的生命,原來的小孩、現在的中年人、將來的老人都是我。但經過清醒思維以後發現,原來「我」真的不存在。這不是佛說的,是自己苦苦尋找,但找不到這個「我」,對原來的我執觀念從懷疑到否定以後,深深地體會到的:「我」不存在!這樣,就通達了無我的感受。這就是初期階段的證悟(明白地知道無我)。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49881 慈诚罗珠堪布]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3/9/27 上午 10:36:33
--  

抉擇外境是心的現象這一問題對于一個修心者來說是一件極爲重要的事,但在日常生活中外境是心與否並沒有什麽差別。要抉擇外境是心,可以按照以下的推導方式進行。

 

 

  五、證悟了空性就能自在外境

 

  證悟空性的人,在進入空性境界時,用腳踩石頭,如同踩在柔軟的泥土之上一般可以留下清晰的腳印。如果他們沒有進入空性的狀態,也與我們凡夫一樣,他們腳下的石頭也同樣堅硬。

 

  阿瓊堪布傳記中有這樣的描述:一次,當他在搖鈴杵的時候,不小心將鈴杵失落于石頭上,當鈴杵落地之時,石頭忽然如同酥油一般柔軟。鈴杵清清楚楚地印在石頭上,石頭也清清楚楚地印在鈴杵上。在西藏的很多寺院,都留下了類似的腳印、手印等等。

 

  但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並非所有的腳印都是成就者的足迹。通過其他的歪門邪道,也能達到這個目的。據說,有一種動物的油,將其塗在手上去抓石頭時,就會象抓泥土一樣。所以,你們千萬不要輕信。一看到誰能抓石如泥,就將其奉爲成就者,以爲是佛陀親臨。這些現象不一定能說明他的修證,卻能更進一步地證明外境是心的觀點。如果外面的世界與心是截然分開的,那麽,那些證悟空性的人,就不可能留下足迹。

 

  在米拉日巴的傳記中也描繪道:一次,他與一位學因明的人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對方問道:天空是否有阻礙?米拉日巴回答道:天空當然有阻礙。正當對方以爲抓住了把柄而洋洋得意之際,米拉日巴出人意料地飛入天空,在空中猶如踩在地面一般任意行走、站立。對方又問道:岩石是否有阻礙?米拉日巴回答道:沒有阻礙。隨後,爲了證實自己的答案,他又令人瞠目結舌地在岩石中任意穿越。這又更充分地證明了我們的觀點——外境與心本爲一體,當心自在以後,外境也就得到了自在。

 

  也許很多人會認爲,這些都是荒誕不經的神話,並不值得相信。但是,我們應該思索:所謂神話,就是大家認爲根本不存在、不可能,或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很多人不承認的所謂理由,就是他沒有親眼見到,但僅僅沒有見到,就能證明不存在嗎?如果這種理論能成立,那麽,人現有的很多觀點都立即可以推翻。當然,我們不排除有神話的可能。但這種觀點卻是千真萬確,經得起考驗的。

 

  比如:如果給一千年前的一個普通人講宇宙飛船、計算機等等,他們一定會認爲這些都是胡說八道。同樣,給現在的很多人講內在的世界,他們也會斷然否定。這就是因爲大多數的人都沒有體驗的緣故。但是,畢竟有些人經過開發,已經證實了。

 

  密宗認爲一切都是佛的壇城,有的剛學密法的人雖然口中不講(因爲怕犯密乘戒),心中也肯定會嘀咕。怎麽會是佛的壇城呢?如果我已經是彌勒佛或阿彌陀佛了,爲什麽還要修行呢?當然,雖然實際上是這樣,但還需要我們去認識,去修行,一旦內在的世界開發以後,就可以出現這些境界。爲什麽呢?因爲外面都是心的顯現,當我們將心控制了以後,外境也就被控制了。這就猶如看幻燈片時,幻燈機上裝的什麽底片,我們在屏幕上見到的也就是什麽圖象。我們的心中有什麽習氣、有什麽種子,我們所看到的外境,也就是這些習氣和種子的外現。一旦我們的心清淨以後,就再也不會流轉于輪回當中了。

 

  這些觀點,是無數的前輩經過自己的實踐,而得出的結論。其實,只要我們努力,去開發自己內在的智慧,每個人都可以進入這種神奇莫測的境界,了解這個世界的廬山真面目。這是無數人屢試不爽的經驗。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都是人——一名活生生的濁世普通人,所能夠作到的事情,而不是什麽天人或者仙人才能做的。只要按照佛所指引的路線精勤邁步,不但可以得到人天福報,往生極樂世界,而且在今生也可以成佛。

 

 

 

摘自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怎樣抉擇外境是心的現象? (意者自閱全文,窺其究竟)

全文

http://blog.xuite.net/zhmajc/cclzkb/4323328?st=c&w=152919&re=list&p=1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3/9/27 上午 10:39:01
--  

抉擇外境是心的現象這一問題對于一個修心者來說是一件極爲重要的事,但在日常生活中外境是心與否並沒有什麽差別。要抉擇外境是心,可以按照以下的推導方式進行。

 

 

  四、外境就是自心的顯現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外境怎麽會是我們的意識或心呢?比如這束鮮花,明明是種花人種好以後,再由花販賣給我們的,怎麽會是我們的心呢?如果是我們的心,我們爲什麽需要付錢呢?賣花人、錢又是什麽呢?

 

  其實所有這些與夢沒有區別,都是心的現象。夢裏的樓梯你也要一梯一梯地上,夢裏乘飛機也同樣需要買票。夢裏買花也是要付錢的,除非是搶和偷,就可以不付錢,這和白天是一樣的,在做夢的時候夢裏的感覺也是實實在在的,只要夢繼續做下去,一切都跟白天沒有兩樣。

 

  還有人會這樣問:眼睛看得見的外境是在外面,我們的心在身體裏面,它們怎麽會是一體呢?但這只是我們的邏輯,我們最有力的證據就是來自于我們的眼睛、耳朵以及手。我們可以反問,什麽是眼睛看得見的呢?普通人認爲這不是問題,眼睛看得見就是看到了,其實眼睛看得見就是我們的眼睛感受到了一個東西。感受、感覺是心不共同的功能,盲人沒有這種感覺,所以他看不見。明眼人有這個感覺,所以就能看見。如果喪失五根,就喪失了五識,這時你就會發現什麽東西都不存在了。

 

 摘自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怎樣抉擇外境是心的現象? (意者自閱全文,窺其究竟)

全文

http://blog.xuite.net/zhmajc/cclzkb/4323328?st=c&w=152919&re=list&p=1

 


符合您條件的共有3條 ,第:1 頁/共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