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有影】南無釋迦牟尼佛號 + 遙呼上師祈請文(莊嚴好聽)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31468)

--  作者:倫倫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10:20:26
--  【有影】南無釋迦牟尼佛號 + 遙呼上師祈請文(莊嚴好聽)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1:45:00
--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1.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2.pdf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lianhual/default.php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全知米滂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1:47:26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全知米滂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南無格熱滿吉些兒哥嘛Ra不達雅!

獲得諸佛同等果  無等本師釋迦佛

憶念其德及深恩  盛開信蓮遍虛空

於諸如日般佛法  受持弘揚有緣眾

造此佛傳白蓮園  汝當歡喜而享用

一切憶念觀想釋迦牟尼佛之人,如能在穩固信心的基礎上,通過觀佛陀身相、修寂止、勝觀瑜伽,則所有事業皆得成辦。以此緣故,以下簡述佛祖釋迦牟尼傳記。

 

  功德品

總體說來,以業力感召而輪迴於三界中之眾生,無有能擺脫三大痛苦、拋開束縛的自由,因而也得不到任何究竟的安樂自在。正因為他們從無始劫來始終接連不斷地在漂流、輪轉,故而他們獲得暇滿難得的人身,並值佛出世、聞佛說法的機會也就微乎其微。

而我們恰好幸運地擁有了暇滿人身,還值遇了如意寶般的佛法,實乃可堪慶幸之事!但值此濁世之際,人壽短暫,而疾病又輪番相煎,再加上煩惱等一切不利因素的逼迫,因此,能調伏自心、如法修持之人就更顯寥寥無幾。如此一來,能生生世世利益眾生的佛法也就喪失了自己本該發揮的價值與意義。大多數人終日費盡心機於無意義之事,以靠追求今生瑣事及世間八法而散亂度日。原本世事無常、逝如閃電,無有任何可依靠之處。但眾生卻耗費太多精力用於規劃如此短暫脆弱之今生,絲毫也意識不到自己的肉身似水泡般消散的無實質內涵。若善加觀察,親友、怨敵、財物等一切人、物皆屬夢幻泡影,從來就無實質,也不穩固、恒定,皆屬分離毀滅之性,並且本身就是誘發痛苦之因。但可憐而愚癡的眾生卻不自知,反將之當成常有、安樂、值得絞盡腦汁算計的因素,從而執著於此而虛度難得人身。

許多人永遠生活在希求不斷的欲望與目標受挫的交相掙扎中,結果出乎他們意料的是,總是在某個突然時刻,他們的生命就像遭受霹靂一樣,瞬間就被炸裂、擊碎。從古至今,還未有一人能逃離得了死主的最後審判。儘管人人都不願感受死亡陰影,但在無人預知也無人預報的情況下,閻羅王卻總是不期而至。而在肉體生命消殞之後,個人之業力並不就此終結,隨著他所造作的黑業白業,他也必將流轉於相應的惡趣善趣。無欺之因果規律超越所有人、天眾生的跨越能力,即就是得到阿羅漢果位的大聖者,也無法違越他自己前世所造之因,更遑論其他眾生。因此,任何眾生所造之善業惡業都將必然成熟、毫釐不爽。

可怕的是,末世眾生大多稟性頑劣,所造之業盡屬黑多白少,因之而將輪轉於三惡趣中。想想看:地獄有難忍長久的寒熱之痛;餓鬼的飢餓則廣大無邊;旁生更要受愚癡、互啖及被人役使之痛……,如果我們在人間連一天的飢寒酷暑都無法承受的話,若是轉生於惡趣,那些萬倍於此的苦痛感受又如何消受?最令人不安的是,在某個眾生業力未窮盡之前,他根本無法解脫相應的種種痛苦。因此,每個稍有智慧之人都應審慎思維惡趣之慘痛、可怕,但可惜的是,能如此思索的人在現世實在是少之又少。

再說三善趣之痛苦──人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諸苦;非天有爭鬥之苦;天人有死墮之苦,三界之中,何有例外?到處充滿苦苦、變苦、行苦,眾生何來歡樂與自在?所以說輪迴真似火坑、魔女洲,無始無終如旋轉的火輪一般的眾生,在如此眾多之苦痛煎熬中,要想徹底脫離苦海該怎麼辦?

結論只能是依賴、皈依佛法僧三寶,捨此定無他法可滿自己離苦得樂之願。因此,我們首先應明了隨時憶念佛陀有非常大之意義,此即需要我們對佛陀生起堅定的信心,而這一切均來源於對佛祖身世的了知。

所謂的佛陀在無數劫之前,為利益所有眾生而發起了無上菩提心,後又圓滿了福慧資糧並最終獲得了遠離一切過患的智慧身果位;他真正是眾生皈依處、唯一怙主,還是他們最無私之親友;他的法身具足十力、四無畏等如大海一般之無漏功德;他能現量通達三世一切萬事萬物;他的聲音具備六十種美妙梵音;他能於無量世界中顯現佛法光明;他的三十二相、八十好,以人、天為主的眾生若見之,定會感到像燦爛的太陽一般無比莊嚴、圓滿;他一根汗毛孔或者一線光芒所顯之光的功德,十方諸佛宣說無數劫也訴說不盡,更何況其餘功德。如是具無量功德之佛陀,誰若親睹其形、親聞其聲,或親身供養過,哪怕僅就是見到佛像、聆聽過名號,也都能在心間植下將來成熟的菩提種子,保證他在未得佛果之前盡享各種安樂。

據《大悲妙法白蓮經》記載:觀想佛陀後再供養一朵花;觀想佛陀後對之生起哪怕是一剎那的恭敬心;或者在旁生的心裡也能生起對佛陀的憶念的話,這些有緣眾生的涅槃果報則定可現前,此乃佛陀親口宣說。

在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獲得預流果、一來果、無來果、阿羅漢等境界的聖者面前,善男善女進行供養或以種種方式承侍之功德,與對佛陀生起信心,或對佛陀磕頭、合掌、稱南無佛之功德相較,那就實在是千萬分不及其一了。

如果在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緣覺前供養、承侍,或在其涅槃後以七寶供養緣覺之遺體,還在有生之年用各種妙香、鮮花、寶鬘等物進行種種嚴飾,凡此所積功德,與憶念佛陀、對佛陀生起清淨信心,或在對佛之功德生信後僅說一句佛之智慧真乃不可思議等行持相較,其不可以里計之差距用比喻也無法言說,因佛祖所具有的是無量慈悲與清淨戒律等無漏功德。如有眾生對佛不可思議智慧產生信心的話,這種信心的異熟果報也同樣不可思議。無論何等眾生,只要聽聞過佛的名號或者真實法語,那麼在他們得到最終佛果之前,憑此因緣所得到的種種功德都不可能無意義地消散。

曾有多名商人前往海中探寶,當輪船駛至大海中心時,突然從水中躍出一條巨大鯨魚,並妄圖殘忍吞噬掉船上的所有人。正當有人驚恐哭叫,有人無望地祈禱他們所信奉的各種天神時,一位具智且誠信三寶之商主,為了救護同船所有夥伴,便以恭敬心開始觀想佛陀,並要求大家也一同觀想且頂禮,還要齊力念誦佛號。當稱誦佛陀聖號的音聲傳開來之後,聽到佛號的鯨魚立刻打消掉此前的損害眾生之意,並在生起對佛陀歡喜心之同時,緊閉嘴巴離開了這條商船,最終未傷害船上的一個眾生。當商人們順利返回南贍部洲以後,那條鯨魚也因聽聞佛號的利益而開始恒享安樂。牠不僅停止了對其他動物的殺戮與食用,更在死後轉生為人,又值遇佛陀教法。他對律藏生起信心後便出家求道,依止善知識廣聞專修,最終獲得具六神通的阿羅漢果位,且無餘涅槃。

像這樣轉生在旁生的眾生都能因聽聞佛號而再得人身、獲證涅槃果位,從中我們就可了知聽聞稱誦佛號的威力與可產生的神變。根據每個人的信心和對佛陀的憶念程度,聽聞持誦佛號所產生的功德也各有不同:有人因之而獲聲聞、緣覺諸果位,也有人從此種下無上菩提之因。

佛陀在經中說:阿難,吾乃可憐眾生皈依處、怙主、無偏親友、人天導師、度化眾生者、悲憫眾生者。此說為何?因法欲滅時,於我教團中,不如法之形象出家人紛紛應世。彼等眾生為一瓢酒誘惑,常牽其所生兒子之手往酒肆沽酒。劣陋如此之人亦能於賢劫中成就聖果,更何況如理修行之人。此假相比丘為何能得涅槃?因凡受我比丘戒之出家人均可一個不剩全得解脫,皆因此類眾生曾隨如來所證法界而起信心及正念,並發心頂禮,或口誦頂禮佛又經中云:如是如來不可思,佛法亦為不可思。若於不可思生信,異熟果亦不可思。

對佛陀生信的善根果報受用不盡,如以喻說明,則像一滴水匯入大海從而變成與無盡汪洋一體般相似。如果有眾生因前世業力轉生三惡趣中,但僅憑以前曾對如來有過信心的緣故,在此善根成熟後便會遇到佛法,並進而從惡趣中轉生,最後又因憶念世尊而得解脫。

佛陀自己說過:阿難,對佛陀生信之再微小善根也永不會耗盡,對佛生起最短暫信心之善根一定會成為成佛之因。就如已上鈎之魚雖身體暫停於水中,但不久就會被釣離水面。於佛起信之眾生亦如是。有些眾生會被業力拖下惡趣,但憑曾對佛有過的信心善根,等佛出世時,當佛以無漏智見之後,立刻就能解脫他所受之束縛。還有些人雖供養如來,卻由於貪執輪迴而不願立定成佛之志。實際上不管他本人願不願意,就如同我們在良田裡播下種子,只要因緣際會它就會自然而然地生長壯大、不理會我們的主觀意願一樣,這些人也決定會成就,因他供養的對境是最無上的福田,這樣的善根豈能不開花發芽?

佛陀還說過:阿難,將來會有許多惡性國王及統領佛法邊地之國主出世,他們以及隨順他們之眷屬從不懂佛法,更不知佛陀功德。即便如是,彼亦能於見到佛塔、佛像後生起淨信,因佛過去世時即以四攝法度化其人,以此因緣而必獲解脫。佛行菩薩道時,就曾供養過無量十方諸佛,依止甚多善知識,且依教奉行,又發下以四攝法攝受一切眾生之宏誓。他所造之不可思議善法無量無邊,凡此種種才使佛獲得了如金剛般之身相。雖有眾生能變幻須彌山等七大山王如金剛一樣堅固,但此等神變卻連損傷及拔出佛一根汗毛之能力都不具備。佛陀悲憫眾生,又以前世願力將自己遺體做成芝麻粒許的舍利子以饒益有情,誰若恭敬供養舍利子也必獲佛果。對舍利子、佛塔的實際親近,包括於夢境之時對它們生起恭敬、瞻仰、信奉之心,都能讓此人獲得究竟果位。

此外,佛陀又說:供養佛陀功德亦永不會耗盡。觀想佛陀後於面前虛空中,或佛像前供養一朵花,此種功德若以如來之智慧衡量都不可測盡、無法言說。這樣的眾生在萬劫之中於輪迴中漂轉,以這朵花的供養善根之成熟也可轉生成帝釋天王、梵天天主、轉輪聖王,所享安樂一直在他達於究竟佛地之前,都會享用不盡。因此經中還說:善男子善女人欲獲帝釋天、梵天、四大天王、轉輪王之地位,或欲成為天龍夜叉等世間怙主,甚或欲成就聲聞、緣覺之果位乃至無上菩提之眾生,都應恭敬、供養、承侍如來。

佛陀對阿難又說過:且不論我獲佛果之功德,單言我行菩薩道時功德,聲聞、緣覺就未曾有,何論眾生?!我行菩薩道時,將王位、兒女、妻子,甚至自己生命骨肉全部布施、捨棄,心甘情願感受痛苦,此等極難讓凡夫相信之事皆為利益眾生。聽聞此番話後,如有眾生能意識到佛為眾生苦行之用心,於我所說四句法深信不疑,也必獲果地。

如果憶念如來種姓之高貴、種種相好莊嚴、十力四無畏之功德、行菩薩道時的感人事蹟、實施六度萬行的決絕態度、嚴持戒律的風範,還有真實無偽的大悲心性,則這樣做的異熟果報定可使我們獲取神變、威勢及如甘露般之妙法。

一切生必有死,一切法均無常。故而我們應不放逸地勤行善法。

佛又說:阿難,如有眾生憶念佛陀後感慨不已、汗毛直立、因生信而掉下熱淚,此等眾生皆不會再墮入惡道。所以眾生皆應精進行持不放逸法,如來之菩提及餘善根也依此而得。

《生起佛力神變幻化經》云:世燈隱沒後,沉沉暗數劫,為利諸有情,如來住此世。猶如空中月,及與幻化相,無性亦來去,如是佛亦然。佛陀亦示現,佛塔佛像等,何人敬供養,憶念其名號,發願求菩提,彼等皆解脫。若人頂禮佛,聽聞其妙法,供養受持者,離苦得解脫。

其他佛經中說:天人妙衣飲食等,恒沙劫中供眾生,不若布施一居士,一日所獲功德大。隨信比丘與預流,一來無來阿羅漢,十方聖者緣覺前,供養恒河沙數劫。所積功德雖廣大,不若偶聽佛音聲,甚至一睹諸佛像,所獲功德超勝彼。若論見像後合掌,讚歎說偈以供養,此等善行皆積福,功德增上無等倫。何人持誦佛名號,生起信心不退轉,功德超勝汝諸人,用盡珍寶供如來。僅持名號利今生,來世也得無量益,何況讚歎念誦佛,生信功德無須說。

《律藏經》云:與佛所結諸緣分,稱誦供養微細事,皆得享用善趣樂,甘露佛果最終得。

《賢劫經》中則說道:虛空邊可量,大海深可測,於佛起信心,功德實難詮。從今至菩提,永斷惡趣苦,如欲得利益,應勤種福田,精勤不放逸,恭敬供養佛。

而《入定不定手印經》則云:在十個三千世界如微塵數一般之緣覺前,用贍洲純金製成的宮殿進行供養,並且還在這樣的處所上嚴飾以種種寶燈、鮮花與妙香;再加上天人百味甘美飲食、精緻妙衣的奉獻,以此種種於恒河沙劫中恒時供奉所獲之功德,遠遠不能與有人僅僅聽聞到一聲佛陀世間怙主一切智智的聲音所得功德,或者目睹佛之畫像、塑像所獲功德相提並論。而能親手合掌、供養香、花、燈的功德就更難訴說,甚至對佛陀僅說一句讚歎偈的功德都廣大難測。這種善因哪怕只種下一次也能令人成就許多受用,並引發未來的獲取佛果、成為遍知等目標之實現。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後,在劫末大火之前永不會乾涸那樣,同理,因如來而生起的再小善根,於一切智智火未出現前也不會消散。正如月輪雖小,但卻明然突顯於群星中燦爛赫然一般,依靠對佛所做的微小善事而生之善根,即就是細微渺小,也遠比其他善法而生之善根高廣博大。如是如來具足不可思議功德。

以上所敘僅是歸納諸經大概,如欲詳細了知,請翻查原經。

又《華嚴經》云:嗟,佛子!何人見聞憶念如來無上正等覺,皆生巨大善根功德,此種功德於此眾生修持無上菩提具真實難言之大意義。能助其除障、滿願、去一切誘惑、所求皆得成辦、享用所有有為法之安樂,直至取無為法之智、圓滿最究竟願望、得自然本智之果。

這就好比一個人吃了金剛,金剛絕不可能馬上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草堆裡只要有一點星火,薪不盡火就不滅一樣,憑藉佛陀而來的小小善根亦不會在輪迴中耗盡,它最終會成為成就如來無為法之因。為何如此?因此種與如來有淵源關係的善根有不共能力之故。

《華嚴經》中還說道:嗟,佛子!汝應了知且深信不疑:任何眾生聽聞如來名號皆得遣除一切罪障。此等眾生偶或於如來生不恭敬等邪見,但見聞如來之善根力,在彼未得菩提前定不會因之而喪失。如來涅槃後,再過無數劫,聽聞佛號後生善根之力,與如來顯化時無有二致,且此善根永不耗盡。如來雖住於他世界,如若憶念,所得加持力與親在如來前無有二致。一切如來因安住於無量前際、後際故,依他所生之福德也無有邊際,因佛陀乃一切眾生中最清淨、無有任何垢染罪障之覺者。

《屋室經》中說:阿難,若向如來合掌、口誦南無如來正等覺且頂禮者,此眾生我已攝受,並將得佛果。於此眾生,我必關注有加。何以故?如來安住法界中,而合掌功德不可耗盡,何況布施等餘功德。阿難,依靠佛、法、僧所生善根,輪迴中永不耗盡,皆為成就佛果之因。

《寶積經.無量法門陀羅尼品》則云:稱誦南無佛、頂禮佛是大燈火,因能燒盡煩惱故。而任何眾生只要聞到佛號亦能成為得大佛果之因,如稱誦、念說佛號,則可遠離一切無明黑暗,僅聞佛名皆得使聞者遠離無明黑暗。

《華嚴經》中又說:諸佛為利益眾生而做如來事業。

《不退轉法輪經》則闡釋道:任何聽聞無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名號之眾生都將獲證不退菩提之果位。若僅聽聞名號都能獲如是功德利益,則供養一朵花於佛舍利塔前之功德自不必多言。不幸墮入旁生類眾生,以聽聞佛號故亦可種下無上菩提之因,且得以依次第證取佛果。這皆因諸佛發願力及發心不可思議所致。

無論觀想佛陀、對之起信或祈禱佛陀等善根大小,都有永不會耗盡的無量功德。在輪迴中,它們會成為眾生生生世世獲取快樂之因。不唯如此,圓滿菩提果之前,它們將一直為得大菩提之因。

這些道理在眾多佛經中都已被再三宣說過,我們對佛陀教言理應生信。

《法門經》記載了這麼一則故事:一個人正要被人們殺掉以祭祀供神時,他在此生死存亡之際才對佛陀生起了信心,並口誦了一句南無佛。結果就這麼一個善根也使他於六十劫中都轉生在三十三天做天人,八十劫中能憶念起前世,而且生生世世都無有憂惱苦痛,且於轉生後還能幫助別人遣除痛苦。

其他經中也有如下公案:一次,大海中一條巨鯨正要張開血盆大口吞食一條船上的商主們,此刻的商人們各個驚恐不已,他們於情急之中便念起佛號。結果在聽到佛號後,這條鯨魚就閉上了牠那正準備大開殺戒之嘴。後來,此鯨魚於安樂中死去並轉生為人,在值遇佛法後獲證阿羅漢果。此人名為法政。

還有一個記載:以前有一女僕,亦曾聽聞過佛名。她在被一頭犛牛頂死後轉生於斯里蘭卡,成為一個名叫珍珠之女士。身體、財富的莊嚴與圓滿自不必說,並且一生就獲得聖果。

如此事例都為如來親宣於諸多佛經中。

在懂得以上道理後,我們於未遇死亡恐怖、尚能自由自在時,就必須以不放逸之態度好好憶念佛陀、珍視佛陀。其實無論我們觀想的是十方三世的哪一尊佛,他們的法身都是平等的,他們的斷證都是圓滿的,並無任何差別。只不過因為我們這些娑婆世界的眾生太難調化,當其他佛陀紛紛捨棄我們後,釋迦牟尼佛仍以強烈之大悲心攝受我們。因此,我們觀想釋迦牟尼佛,一方面是有智慧的行為,一方面也是本著報恩的態度。如來所以出興於世,本身就為度眾生。只要有一個眾生得到利益,如來的出世都會成為有意義。所以我們依賴佛陀所種的種種善根,才是對佛陀最好的報恩。如果我們了知了釋迦佛的恩德再去祈禱他的話,世尊便會以特殊方便慈悲攝受我們,因而我們很容易就會得到他的悲憫攝受與加持,這是必然而然的一個規律。因釋迦佛過去就曾發過願要攝受我們這些濁世眾生,此中緣由下面就要廣述一番。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lianhual/default.php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1:52:23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佛一百八名讚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歸命一切智  一切世間師

牟尼大法王  一百八名號

無邊功德海  具足眾吉祥

能滅諸有情  罪業諸煩惱

我今歸命禮  一切大吉祥

救度諸群生  令得大安樂

我今歸命禮  悲愍二足尊

圓滿於眾生  一切吉祥事

我今歸命禮  無相無上尊

成就天中天  祕密大明義

如來正等覺  利樂於世間

最上百八名  我今集彼說

南無一切義成就。南無正等覺。南無一切智。南無大釋子。南無一切法自在無畏。南無大金僊。南無功德海。南無如來。南無應供。南無善逝。南無世尊。南無一切世間解。南無離一切垢染。南無最上法燈。南無無畏淨飯王子。南無甘蔗王種。南無瞿曇。南無日族。南無吉祥大牟尼。南無囕儗囉娑族。南無天人師。南無十力降魔軍。南無離過除毒。南無調御丈夫。南無妙解脫。南無除障暗。南無止息降諸根。南無清淨戒。南無無垢王。南無滅罪無我相。南無無驚無怖畏。南無第一法圓滿。南無無邊無可喻。南無大論師。南無希有不思議精進。南無三界親慈父。南無三明知三世。南無滅三毒。南無具足三變通。南無說三乘菩提。南無無相亦無老。南無無我無二執。南無無怨無戲論。南無無業無怖。南無施願無畏。南無法師子二足尊。南無調伏除煩惱。南無最上意清淨。南無明行足。南無自在變化王。南無調伏心清淨。南無離塵無上士。南無止息一切罪。南無得清涼。南無得寂靜。南無救度世間師。南無勇猛大清淨智。南無圓滿吉祥相。南無能除怨。南無沙門月。南無釋師子。南無作善清淨業。南無六佛法莊嚴。南無六根清淨眼。南無第一六神通。南無六趣海到彼岸。南無無師自然覺。南無善逝德成就。南無一切世間為愛樂。南無無等大智慧。南無恒入三摩地。南無一切有情利益主。南無真實降諸根。南無一切世間尊。南無普遍有情精進者。南無永過輪迴苦。南無圓滿諸所求。南無降伏得最勝說四諦。南無到彼岸度他大龍王。南無得最上涅槃。南無尊師大梵行。南無第一寂靜樂。南無祕密最勝大丈夫。南無調伏聲聞者。南無利益諸有情。南無世間供養出世智。南無聖智照世間。南無離世法利養。南無出世為如來。南無大法主。南無大法王。南無調御明。南無救度第一二足尊。南無行忍辱。南無善意端嚴相。南無善持善戒相。南無金色光善逝。南無善逾愛尊重。南無人師子吉祥雲。南無佛陀。南無無畏獨除闇。南無無邊利世間。南無無等三有師。南無能斷諸結縛。南無無我最第一。南無普照一切眼。南無證理淨慧眼。南無三慧真實眼。如是一百八名。若復有人。於其辰朝。發志誠心。或讀誦。或禮念。或憶持。或聽聞。獲得最上吉祥福德。所有一切煩惱及諸罪業。速得清淨不受輪迴。當得解脫乃至成佛。

此大牟尼功德名  我今讀誦及禮念

普將迴施與群生  同得證成菩提果

佛一百八名讚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1:53:39
--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謂: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諸如來者,是福等流,善根無盡。安忍莊嚴,福藏根本,妙好間飾,眾相花敷,行境相順,見無違逆。信解歡喜,慧無能勝,力無能屈。諸有情師,諸菩薩父,眾聖者王,往涅槃城者之商主。妙智無量,辯才難思,語言清淨,音聲和美;觀身無厭,身無與等。不染諸欲,不染眾色,不染無色。解脫眾苦,善脫諸蘊,不成諸界,防護諸處。永斷諸結,脫離熱惱,解脫愛染,越眾瀑流。妙智圓滿;住去、來、今諸佛世尊所有妙智;不住涅槃,住真實際。安住遍觀一切有情之地。是為如來正智殊勝功德。

─《隨念三寶經》─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1:54:40
--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41

隨念三寶經釋.無盡吉祥妙音講記

全知米滂仁波切 著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1:59:47
--  

敬錄自《中論講記》  龍猛菩薩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9.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30.pdf

丙二、(頂禮宣說者):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佛陀能夠宣說一切諸法皆由因緣和合而生,又能善巧寂滅能詮所詮等一切戲論。我(龍猛菩薩)向佛陀三門恭敬地頂禮,因為佛陀所說的緣起空性之理是一切學說中的第一。

在世出世間的一切學說中,佛陀所宣說的緣起性空最為第一,其他任何學說都無法企及。佛陀通達世間所有學問和技藝,這已遠非常人所能及,而尤為不共的是佛陀了達名言諸法皆依因緣和合而生,是如夢如幻的緣起假相,其本性為離一切戲論的大空性,且以大悲心宣說了這種真理。而這種真理也唯有人天導師釋迦牟尼佛才能宣說。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世界上儘管有五花八門的外道思想以及各種各樣的學術觀點,但它們都無法觸及萬法的真相。唯有佛陀的緣起性空學說究竟圓滿,它真正宣說了諸法實相,這是任何人也無法推翻的。

古印度有許多外道,如數論外道、勝論外道、裸體外道、順世外道、密行外道等,他們有的認為因果不存在,有的以天堂為究竟的解脫處,有的以大自在天等天尊為皈依處……這樣的邪見導致了種種邪行:或者根本不取捨因果,或者以血肉供養天尊……這些外道的觀點在全知無垢光尊者的《如意寶藏論》中有介紹和破斥。雖然外道也希求解脫,但是他們的見解和行為都落於偏執,並不符合中道,無法解脫。而作為已入內道的修行人,相續中是否存在外道的習氣也不好說,所以,如果在了知外道的觀點後對其破斥則不會誤入歧途。全知米滂仁波切也說,內道修行人通達外道的一些基本觀點也有必要。

現在漢藏兩地同樣都有許多外道邪說,雖然這些邪說也自稱要引導人們趨入解脫,但觀察其理論之後則會發現:像佛教那樣如理如實宣說萬法本性的一個也沒有。沒有緣起性空的正說哪裡會有解脫?

或許有人會問:現代科學不是可以解釋一切嗎?其實,現代科學只是暫時、片面地解釋了一些顯現法的道理,對於諸法空性之理,一點邊也沒沾上。雖然現代學者各自建立了龐大的學術體系,也有許多研究成果,但這些根本不及佛陀智慧的一分。

據說有些科學家也在研究佛法,並且試圖用實驗和推理來解釋空性。最近就有位道友對我說:「堪布,有個好消息!現在的量子物理學的研究成果已經接近佛法的空性了,以前人們認為分子、電子、夸克以及更微細的法存在,但現在已經能夠證明它們不存在了!」不存在就是空性,就是佛法了嗎?不是這樣的!我總是在想:沒有佛法的見解和修持,只是以世間的方式來推測,這根本不可能通達佛法的奧義。如果依靠佛法的見解來研究量子力學、相對論等,則很有可能因此而通達萬法的真理。而只是依靠量子力學來抉擇般若空性,就像木匠用他的鋸子來鋸鋼鐵一般,有很大的困難。其實他們的理論只是說明夸克等不存在而已,除此以外,哪裡有更深入的力量來抉擇空性呢?緣起顯現的同時卻是空性,空性的同時卻能從中顯現緣起,這樣的道理只有依龍猛菩薩的理證才能抉擇。單單依靠相對論、物理、化學等世間理論,再聰明的人也不行。

我們還應知道,自古以來世人建立了很多學說,但是前人的學說總是很快就被後人推翻,在幾千年的人類歷史中這種現象可謂屢見不鮮。唯有釋迦牟尼佛於二千五百年前所宣說的真理始終屹然不動,誰人能破得了半句?因此,我們應對佛陀無與倫比的智慧生起堅定的信心,應該像龍猛菩薩那樣畢恭畢敬地向佛陀頂禮。

以上兩個偈頌宣說了遠離八邊的實相,並對宣說如是實相的佛陀作了頂禮。作為後學者應經常念誦這兩個偈頌,這不僅可以憶念佛陀和龍猛菩薩的恩德,還可以作為對他們的祈禱,以期通達中觀的道理。

藏地歷來就非常重視這兩頌,在念誦《般若經》時首先要念這兩頌,以此頂禮佛陀並祈禱生起般若空性的證悟,而在藏傳佛教的《心經回遮儀軌》中也有這兩頌。創立斷法的瑪吉拉准空行母說:這兩頌不僅是讚歎、頂禮佛陀的偈文,也是非常殊勝的降伏法。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2:05:35
--  

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

─《中論》─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2:07:58
--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為利益不同根基而三轉法輪,其中第二轉法輪,著重宣演般若空性。世尊示現涅槃後,弘教者分兩大派開闡般若深義:其一,無著菩薩以《現觀莊嚴論》為宗綱,開創了廣大行派,以隱義方式宣示般若;其二,龍樹菩薩以《中論》為根本論,開創了甚深見派,直顯般若空性深義。於此根本論,又有兩大論師闡其密義:一者即聖天菩薩(亦稱提婆菩薩),以修行竅訣方式粹攝《中論》密義而著《四百論》;另者月稱菩薩,著《顯句論》釋《中論》字句,造《入中論》顯明其深義。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2:09:52
--  

敬錄自《量理寶藏論》講記  薩迦班智達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skc/html/20101231123_7.php

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在整個世間當中,弘揚釋迦牟尼佛教法的論師當中出現過“六大莊嚴”,我們以前也給大家做過介紹。首先是釋迦牟尼佛在《楞伽經》等有關經典裡面,親自授記的龍猛菩薩──登地的龍猛菩薩,他造了《中觀》的相關論典;第二個是彌勒菩薩親自攝受的無著菩薩,也即開顯廣行派的無著菩薩;第三個是文殊菩薩親自攝受、獲得戰勝一切悉地的陳那論師。此三大論師人們稱之為“三大造論者”:《中觀》的造論者龍猛菩薩;《大乘俱舍論》的造論者無著菩薩;《因明》的造論者陳那論師。後來弘揚他們的教法、解釋他們論著的有三大論師,也即在蓮花當中化生的聖天論師解釋了龍猛菩薩的觀點;能背誦九十九萬部論典的世親論師解釋了無著菩薩的觀點;勝伏一切外道、抨擊一切外道的法稱論師,他解釋了陳那論師的究竟意趣。一般來講,人們稱這六大論師為“六大莊嚴”:三大造論者、三大釋論者,總共有六大論師。有關“六莊嚴二殊勝”也有不同說法:有些說無著菩薩和龍猛菩薩為二大殊勝論師,加上功德光尊者和釋迦光尊者兩位論師作為“六大莊嚴”。

不管怎樣,釋迦牟尼佛所有的大乘小乘教法,依靠這六大論師而進行弘揚的,這一點無論是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還是其他傳承的佛教都是公認的。所以我們要學習釋迦牟尼佛的真實密意,必須要依靠這些論師們特別珍貴的論典。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2:20:44
--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lunshi/default.php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lunshi/main.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6.pdf

中論釋.善解龍樹密意莊嚴論

全知米滂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2:30:23
--  

敬錄自《緣起讚》講記  宗喀巴大師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214

乙二(唯有佛陀對解脫者不欺惑)分二:一、建立佛教無有過失;二、以此建立佛陀對解脫者不欺誑。

丙一(建立佛教無有過失)分二:一、建立宣說緣起空性之教無過失;二、以此建立其他教法無有過失。

丁一(建立宣說緣起空性之教無過失)分三:一、說緣起空性之義;二、駁斥如是不承許之理;三、以此建立空性斷除增損之見。

戊一(說緣起空性之義)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己一(略說)分三:一、空性為緣起之理;二、是否通達緣起而決定能否解脫;三、以此建立佛教勝過他宗。

庚一、空性為緣起之理:

言某某法依緣生,彼彼法乃自性空,

較此妙語更稀奇,完美學說何人具?

佛陀已經言說:依靠此法產生彼法是因緣而生,因緣而生的法(指彼法)實乃空性。《大寶積經》和《雜阿含經》裡都講:“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其實緣起有兩種:一是依靠此因產生彼果,就像種子和苗芽一樣;二是依靠此法成立彼法,即互相觀待而有,就像東方和西方、人和動物、左和右等一樣。但不管是依靠此因產生彼果,還是觀待此法而有彼法,實際上因緣而生的法絕對是空性。為什麼呢?因為它是依靠因緣而生。《大智度論》裡講:“一切諸法,因緣生故,無有自性,是為實空。”其意是說,一切法都是依靠因緣而生,所以根本不會有自性,絕對是空性。

若誰了知依靠因緣而生的法是空性,他就會得到解脫。較此妙語更稀有的完美學說何人具有呢?何人也不曾具有。也就是說,這樣的完美學說任何人也不可能具足,唯一佛陀您能宣說。因為世間人要麼將萬事萬物執為常有的法,要麼執為斷滅之法,除此之外則不可能有。

的確,因緣和合(根本為無明)產生萬事萬物,因緣消亡一切皆滅(即在見到緣起空性後,無明等迷亂顯現全部毀壞),這樣的道理唯在佛陀的善說裡可以找到,其他任何一個古今中外的學說中都沒有。當然,這並不是因為我是佛教徒,我喜歡佛陀,所以才這樣說。就像《釋量論》裡所講的一樣:因為佛陀宣說了四諦法門,所以他是量士夫,是從這個角度來講的。也就是說,這裡講的是:因為佛陀宣說了緣起法,所以他是最無上的。其實,緣起法和四諦法的意思是一樣的。為什麼呢?因為眾生感受痛苦的根源就是集諦,也就是無明。那怎樣才能斷除它呢?必須觀空性,即依道諦來斷,最後才能現前滅諦。所以《釋量論成量品》中講:為什麼佛陀是量士夫呢?因為他把四諦的真理完全展示給了人們。

因此,作為佛教徒千萬不要認為:因為我是佛教徒,我已剃了光頭,所以我要恭敬佛陀。這在天主教、基督教、道教等教派中都有,比如:為什麼你們要留頭髮?因為我們教法當中要留頭髮,我們教主有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這樣講的……教理根本禁不起觀察。如果佛教徒也建立這樣一個觀點,我覺得太不應該。所以大家一定要通過智慧詳詳細細觀察,看其他教派到底是什麼樣?雖然我沒有很微細的智慧,但在一段時間中,也對不同宗教的因果、解脫等觀點作了詳詳細細的觀察,但越觀察越覺得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無比殊勝,內心深處生起了如此定解。所以在這裡大家一定要明白,自他眾生皆能獲得解脫的緣起空性法門,唯一佛陀的教法當中有。

對這樣的道理,有些人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善知識的引導完全明白,這樣就不可能退轉。有些人只是在字面上了解,並不是在意義上通達,那依靠其他外緣也會退失信心。不管怎麼樣,大家都要進一步觀察,尤其是有一些智慧的人──知識分子這一群,更應好好觀察,看緣起空性到底是什麼樣?它在其他宗教或學說中有沒有?以及是不是那麼關鍵、重要?在這些問題上,每個人都有發言權,也應該研究、學習。

現在國外很多人在根本沒有必要的問題上,如:蚯蚓有沒有腳?蛇有多少隻腳?螞蟻有沒有眼睛?鳥雀到底喝天上的水還是地上的水?好幾十年中天天拿著照相機等,不分白天黑夜,越過千山萬水,有些還睡在山裡,甚至為此而犧牲。這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有智慧和財產,就應在緣起空性方面做一番研究,最終相續中也會產生定解,那時就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哦!原來就是這樣,釋迦牟尼佛真的很偉大!而且你也可以寫一個《緣起讚》,比宗喀巴大師還要多幾個頌詞也不知道。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2:31:36
--  

敬錄自《緣起讚》講記  宗喀巴大師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214

丙三、以說緣起來讚歎是最無上的讚歎:

盡善盡美怙主您,贏得讚頌方式中,

殊妙稀有堪為最,即是暢演緣起理。

在世間中,盡善盡美的三界怙主人天導師佛陀,贏得了許許多多眾生不同程度的讚歎,剛才也講了,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稱讚。但在所有稱讚中,最稀有、最殊勝、最微妙的讚歎就是暢演緣起理。

大家都知道,大自在派、遍入天派、梵天派等外道宗派也經常讚歎自己的教主,但有些是以嗔恨心來讚歎,說自己的教主特別英雄,能摧毀很多敵軍;有些是以貪心來讚歎,說他能束縛很多美女;有些以相好莊嚴來讚歎,說自己的本師極其莊嚴;有些以扶親護友來讚歎,說自己的主尊在世間如何了不起……其實這些說法都不究竟。為什麼呢?如果以貪嗔癡來讚歎,那不要說是主尊,在世間人中,貪嗔癡特別嚴重的人也相當多,所以並不是獨特的讚歎;如果你說身上有相好,那不僅是他們,轉輪王也有相好;如果你從為人處世等世間法方面來讚歎,這樣的人也非常多。

儒教、道教等教派的教徒,也從很多方面來讚歎自己的教主,其實他們的讚歎不僅自己的教主有這個特點,就是普通人也有這種特點,因此根本不能稱為獨特的讚歎。在所有讚歎中,對佛陀的讚歎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以緣起來讚歎。為什麼呢?因為世間的帝釋天、大仙人等根本沒辦法通達緣起空性。有些人認為:我們的教主能很長時間入定,還能顯示各種各樣的神通神變。其實,很多外道仙人以及天人都能做到,並沒什麼獨特。因此大家一定要了知,在對佛陀的所有讚說中,宣說緣起法才是最無上的讚頌。

確實,讚頌也需要智慧!拿讚歎上師來講,有些人最好不要作讚歎文,不然這樣一讚歎,反而誹謗了上師,因為他沒有智慧,最關鍵的特點根本沒辦法展示出來。《華嚴經》裡,賢首菩薩讚歎菩薩說:“又放光名慧莊嚴,彼光覺悟愚癡者,善知緣起得解脫,智慧照明了諸根。若知緣起得解脫,智慧照明了諸根,得聖智慧諸三昧,逮等正覺照世間。”可見,佛陀完全知道由證悟緣起而獲得解脫的道理,而它在世間確實沒有。

對在座的道友來講,以前沒有學佛時對這樣的問題也不會關心。學了佛以後就會問:到底佛陀唯一不共的特點在什麼地方啊?有些說:因為佛陀出家很了不起;有些說:因為佛陀特別莊嚴,很好看,很了不起;有些說:佛陀特別喜歡布施,很偉大……雖然這些都是佛陀功德的一部分,但很多外道和世間人也有,而通達緣起空性的境界,世間凡夫人卻不可能擁有,就是大菩薩也不可能比上佛陀的境界。所以說,從緣起理這一焦點來進行讚揚是最好的。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2:41:29
--  

 

諸法從緣起  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盡  是大沙門說

─《浴佛功德經》─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2:42:38
--  

敬錄自《皈依問答》  益西彭措堪布 開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wij.html

皈依問答(二):請靜思五分鐘,追問自己因為哪些原因導致必需要皈依佛陀?自己是否真的已經皈依佛陀?如何才是真正對佛陀的皈依?

答:尋找皈依佛陀的原因,首先要清楚地認識自己,要突破狹隘的見識,將眼光放遠來看。

在時間上,以眼前為支點,放眼看數年後的自己,看到這輩子的結束,看到今生之後可能的結局,看到以後等著自己的漫長的輪迴……;同時要向前追溯,看到數年前,看到上輩子可能經過的日子,再想想之前已經經過了多少這樣的輪迴……

在空間上,知道世界不只是眼前這個地方,也不只是一個小小的地球,而還有著三惡趣的地獄、餓鬼、旁生,以及三善趣的人、阿修羅、天界。這六道裡面,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眾生,正在遭受各種苦難,而自己,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

這不只是自己的境況,同樣也是所有凡夫的境況。

以後要經常以這樣全面的眼光來看待自己,面對親人、道友、同事,和街上匆匆走過的路人的時候,都需要將他們放在同樣的時空背景下,正確地觀察。

處在這樣境況之中的凡夫,是否需要皈依呢?

請看到這篇博文的道友,接下來靜坐十分鐘,按照上面講的時空觀,如理思維。

其次,要清楚地認識到佛陀的功德,從智慧、慈悲、力量三個方面對佛陀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希望大家能經常複習《正法明燈》、《隨念三寶經釋.無盡吉祥妙音講記》等等法本。

如何是真正對佛陀的皈依呢?

即以佛為怙主,放下自我,一切按照佛陀的教導行事。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2:47:44
--  

敬錄自《皈依問答》  益西彭措堪布 開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wn1.html

皈依問答(五):為什麼只有佛陀才能做一切有情的導師?

答:導師釋迦佛的色身雖然已不在我們這個世間,但是通過他所說的正法,就能夠確定無疑地知道佛陀具備智悲力,是眾生的皈依之處。人們如果對佛陀留下的三藏十二部作深入全面的觀察,就可以發現佛陀所說的正法都符合現量、比量、教量,而且能夠引導眾生消除一切的苦因和苦果,由此可見佛陀證得了徹見萬法真相的大智慧;對於這樣殊勝的正法,佛陀毫無自私地傳授給一切眾生,這說明佛陀具有深廣的大慈悲;而且通過這樣轉法輪的方便,起到了使有緣眾生消除苦因苦果、獲得究竟的幸福安樂的作用,這就說明佛陀具有大威力。

在一切有情之中,雖然也有自稱能救護世人的某些天人,比如大自在天、上帝等等,但是從他們的特點來看,沒有一個能滿足上面三條標準中的任何一條。因此一切的眾生,都需要皈依佛陀。對於大自在天、上帝等來說,也只有在真正皈依了佛陀,開始如實的修行,最終像佛陀那樣圓滿了智悲力後,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去救護眾生。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2:52:51
--  

敬錄自《皈依問答》  益西彭措堪布 開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wvs.html

皈依問答(十三):為什麼無上導師即佛寶?

答:要能引導眾生到達真正的解脫者,引導者必須具備智悲力三種功德。導師釋迦佛的色身雖然已不在我們這個世間,但是他宣說的教法還留在人間,對他的三藏十二部經典,字字句句經過現量、比量、教量三種觀察,可以發現導師佛陀宣說的是緣起性空符合法界實相,而外道所宣說的都不是緣起法,不是自生、他生,就是共生、無因生,都違反了法界實相,而且佛陀宣說的法寶都確實能夠止息三有。這樣從法上,就可以很明確地斷定,說法者佛陀決定具有現見正法的智慧;而且對這樣殊勝的法道,他能毫無自私地對一切眾生宣說,這就說明他具有為他人宣說的大慈悲;而且通過這樣轉妙法輪的善巧方便,確實起到了使有緣眾生截斷三有衰敗的作用,這就說明他具有大威力。因此說一切世界中,最最殊勝的導師,即是斷證圓滿的佛寶。

佛陀為眾生引導了解脫之路,佛陀所引導的,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條解脫之路,因此說無上導師即是佛寶。

因此眾生要對佛陀生起深深的感恩,感謝佛陀為我們顯示了道路,指明了方向,並應該虔誠地祈禱佛陀,祈願佛陀能加持眾生的身心相續,能早日、順利、圓滿地走完佛陀給我們指明的光明的成佛之路。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4/12 上午 02:58:22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頂禮、供養、皈依眾生怙主大慈大悲無等本師釋迦牟尼佛


--  作者:倫倫
--  發表時間:2017/5/15 上午 10:22:58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符合您條件的共有19條 ,第:1 頁/共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