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青年蔣介石在日本軍營忍氣吞聲低三下四的生活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31390)

--  作者:lia
--  發表時間:2012/4/3 上午 10:46:00
--  【轉貼】青年蔣介石在日本軍營忍氣吞聲低三下四的生活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1907年冬天,年輕的蔣介石從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畢業後,獲准考入日本東京振武學校。隨後于1908年春啟程東渡日本,在東京振武學校經歷了近三年時 間的預備軍校學習,於1910年冬天畢業後,按慣例直接進入日本高田陸軍第十三師團第十九聯隊擔任士官候補生,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國,蔣介石 又在日本經歷了一年多的低三下四的軍營生活。

  據有關史料顯示,蔣介石在日本高田陸軍第十三師團第十九聯隊入伍時,年僅23歲,

  身高169.4公分,體重為59.2公斤。蔣介石最初入伍時為二等兵,處於連隊的最低層。按日本軍隊和武士道的規矩,入伍後下級必須絕對服從上 級。二等兵之上是一等兵、下士、中士、曹長、特務員,然後才是正式軍官。所以,蔣介石作為二等兵,都要層層服從和伺候,稍有不如意,就會受到斥責甚至挨 打。

  可以說,年輕的蔣介石剛入伍時,上面官階累累,壓迫重重,日子過得苦不堪言。但是,當時的蔣介石雖然很年輕幼稚,但也很注意循規蹈矩和明哲保身,據說 蔣介石的這種性格特點也幫助他順利地渡過了幾年的預備學校生涯。迫於無奈,只能忍氣吞氣,逆來順受,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蔣介石在適當時候會選擇毫不留 戀地離開這裏,而去另謀高就。

  日本陸軍第十三師團第十九聯隊所在的高田,是日本本州西北部新渾縣的一個鎮,位於日本寒冷多雪的北部地方,冬天有的地方雪深丈餘,環境極其惡劣。蔣介石生長在中國江南水鄉,對溫和濕潤的氣候早已習慣,所以蔣介石對高田這種寒冷多雪的自然環境極度不適應。

  日本軍隊中的生活,只能用特別清苦二字來形容。年輕的蔣介石剛到連隊,每天清晨起床後,除了迅速收拾好自己的行李被褥之外,還必須得向長官盡 ,幹些打洗臉水和擦皮鞋等低三下四的活兒,而且工作和生活待遇極其低下。其中,最重要的軍事任務是洗刷拖炮的馬匹,因為當時的主要動力是馬匹。炮車等 這些笨重的武器裝備全憑馬匹牲畜來運輸轉移,所以日本軍隊對馬匹的照料要求是很高的。

  蔣介石每每洗了臉後,官長就帶他到馬廄去擦馬,要從馬蹄、馬腿擦到馬背,經過馬背擦到馬頭、馬尾。這馬的每一個關節、每一部肌肉,都要用手掌盡力的摩 擦。這樣大概經過一小時,將馬的渾身擦熱了,馬的血脈流通了,而此時的蔣介石也早已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了。等到馬擦完了之後,再將它牽到廄外雪地裏馬槽去 飲水和餵料。直到馬喂好了,才能回營房去吃早飯。到了傍晚,再要同樣地到馬廄去擦馬一次,然後才能吃晚飯,蔣介石就這樣咬著牙齒堅持著。

  以食用粗糧著稱的日本軍隊伙食在質和量方面,也都讓年輕的蔣介石大吃一驚。每人每餐只許吃一碗米飯,每星期要吃幾餐麥飯。菜的方面有時是三片咸蘿蔔,有時是一塊鹹魚,只有星期日才能吃到一點豆腐、青菜和肉片。無論你吃飽吃不飽,都是不允許有回頭飯的。

  蔣介石在入伍最初的半月之內,僅憑這點雜食肯定是吃不飽的,再加上任務繁重,所以肚子裏常常饑餓。白天毫無辦法,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到軍營裏的小賣部買些餅乾充饑。但是餅乾也是有限量的,不能任意購買的,每次最多是兩三片,而且去遲了還買不到,餅乾的質料又非常粗糙。

  地位的低三下四,工作的忍辱負重,生活的清貧不堪,環境的極其惡劣,再加上嚴重的水土不服,這就是當年蔣介石在日本高田軍營生活的真實寫照。對此,蔣 介石依然在咬牙堅持著,同時也在努力調整自己,磨煉自己,經常不斷地在自我打氣。於是,年輕的蔣介石也像不少日本人那樣,用冰冷的雪擦拭身體和洗冷水澡, 並在惡劣的環境中注意磨煉自身的意志。

  蔣介石 後來在《與隆山軍事報訓詞》一文中說到:在初入伍的時候,大家都感覺吃得不夠,但到一個月後,習慣成自然,就都不感覺不足了。這種限制食量的辦法,從前 我們雲南講武堂也曾試行過,據調查的結果,在食量沒有限制之前,學生患病的很多,等到實行食量限制三個月後,患病的人數反而沒有了。對於蔣介石的這些話 不可全信,當然也不可不信,但這畢竟可以反映出蔣介石在日本高田生活的一些艱苦歷程。

  在日本高田的軍隊生活,給蔣介石印象極為深刻的是日本軍隊裏的精神教育極其嚴格,據說日本兵營內的紀律以及日學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充滿了緊張感。比如, 軍隊長官檢查寢室、講堂的時候,一進門,必先查看室內的四角是否整潔,再看門的背面是否有塵土,並帶著白手套在門的橫木上擦拭,如果手套上沾上塵埃,即使 內務整潔也必須重新作過。然後再檢查痰盂,不僅要察看其是否清潔,而且連痰盂中所盛的水量都要合乎規定--限定其容量三分之一,等等。也許正是出於對這種 細節的過分注意,才養成了後來的蔣介石經常衣冠整潔、戴白手套檢查軍營的某些習慣。

  對於日本軍隊的武士道精神,蔣介石尤其羡慕與讚賞有加,不僅在日本軍營時如此,而且在他回國之後也是如此。後來當蔣介石成為國民黨和國民政府主要 領導人之後,代表著一個國家與他所羡慕與讚賞的日本軍隊發生面對面的敵對衝突時,也會因為這一階段的羡慕和崇拜而形成一種畏懼、恐怕的心理,進而表現出信 心不足,而蔣介石的這種心理狀態所帶來的後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4/3 上午 10:46:17編輯過]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2/4/3 上午 07:47:18
--  【貼圖】戒嚴時期台灣小學課本裡留學日本的「蔣總統」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4/3 下午 07:51:35編輯過]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6/10/28 上午 04:06:34
--  【轉貼】蔣介石到底有沒有“學歷造假”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

 

?》 1929年 1937年 》、 1945年 5月 ——

 

20年 》、 》、 《“ 稿》、《 》、 ……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1945年 6月

 

1 1945年 6月

 

1927年 2月 ”。 ③1935年 7月 。” ④1936年 10月 ⑤1937年 7月 》, ⑥1939年 2月 》,

 

1937年 》, 便 ——

 

2

 

1933年 10月 2日 穿 1938年 4月 17日

 

3

 

1942年 8月 22日 。” ⑩1919年 。( 11 1945年 1月

 

4 1945年 6月

 

。…… 便 —— —— 。—— 。…… 。” 12

 

——

 

5 1945年 5月

 

1945年 5月 ,…… 。” 1946年 》, 。( 13 1948年 6月 》, ”, 。( 14

 

40年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20%比

 

 

20.2% )。

 

912小 300小 104小 1910年 11月 62名 55 19聯 1911年 6月 8月 12月 。( 15 30 40年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 》)

 

 

①李 ,《 ?》, )》, 2006 ②陳 :《 》, ③明 /編 ,《 》, 1927年 2月 P02 ④衛 /編 ,《 》, 1935.07 P14 ⑤周 ,《 》, 1936年 10月 31日 》, 1937年 5月 ⑥廠 /編 ,《 》, 1937年 7月 P01 ⑦蕭 /編 ,《 》, 1939年 2月 P09 ⑧(日 )石 /著 /譯,《 》, 1937 P25 》, ,“ P36-41 ⑨蔣 ,《 》, 1933年 10月 2日 ,《 》, 1938年 4月 17日 ⑩蔣 ,《 》, 1942年 8月 22日 。( 11 ,《 》, 1919年 6月 30日 :“ 。”( 12 ,《 》, 1945年 6月 29 30 日 ○六 。( 13 /主 ,《 》, 1946年 10月 P63-68。( 14 /主 ,《 》, 1948年 6月 P02。( 15 ,《 》, 介 親 50年》, 2015 P53-84

 


符合您條件的共有3條 ,第:1 頁/共 1 [1]